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汉光武帝

增加 5,873 位元組, 4 年前
{{Emperorcn box|圖像=[[File:Han Guangwu Di汉光武帝.jpg|240px300px|東漢光武帝像]]|名稱 = 漢光武帝[https://kknews.cc/history/y2yjk6n.html 原圖鏈接]
|姓名 = 劉秀
|廟號 = [[世祖]]
}}
'''漢光武帝劉秀'''({{bd|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catIdx=H漢}}),[[表字| ]]'''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ref>{{cite book |author = [[范曄|-{范}-曄]] |title=《[[後漢書]]·張衡傳》 |quote =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 }}</ref>{{efn|{{cite book |author = |title = <ref> 《后汉书注》 |chapter = 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 上 注[二] |quote = [[南陽郡|南陽]] </ref> 南陽 郡,今[[鄧州]]縣也。[[蔡陽縣|蔡陽]],縣, 故城在今[[襄陽]][[棗陽市]]西南。}}}}(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東漢]]建立者,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 生平经历 ===== 出生 ===漢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前5年1月15日)夜於[[陳留郡]]濟陽縣出生<ref>《後漢書》作者范曄論:“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於縣舍,有赤光照室中。”<br>《東觀漢記》卷一:“皇考初為濟陽令,有武帝行過宮,常封閉。帝將生,皇考以令舍下濕,開宮後殿居之。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帝生,時有赤光,室中盡明如畫。”<br>東漢王充《[[论衡]]·吉验篇第九》:“光武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生於濟陽宮後殿第二內中,皇考為濟陽令,時夜無火,室內自明。皇考怪之,即召功曹吏充蘭,使出問卜工。”</ref>。刘秀出生的时候,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當年稻禾(嘉禾)一茎九穗,因此得名秀
劉秀為[[漢高帝]]九世孫,[[漢景帝]]七世孫,长沙定王[[刘发]]之后, 出身於南陽郡的地方豪族。[[新朝]]末年國家動蕩,各地寇盜蜂起。[[地皇 (王莽)|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其兄長[[劉縯]]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起兵。25年,在[[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登基稱帝,改元[[建武 (東漢)|建武]],[[國號]]為「漢」,史稱東漢。此後,[[東漢統一戰爭|劉秀逐步掃平各方勢力,最終統一中國]]。劉秀在位三十二年,社會逐漸從新朝末年的動蕩中恢復,故稱「[[光武中興]]」。[[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逝世於[[漢魏洛陽故城|雒陽]]。
===軍事才能===
劉秀的軍事才能很高。稱帝之後遣眾將攻伐四方,往往能從前方上報的排兵布陣形勢中發現問題,有時因前方不能及時得到糾正,便為敵人所敗。此外,劉秀待人誠懇簡約,寬厚有信,[[竇融]]、[[馬援]]等均由此歸心。對外政策方面,引[[南匈奴]]內遷入塞,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郡|西河]]緣邊八郡,詔單于徙居西河[[美稷縣|美稷]]。<ref>「遣中郎將段郴授南單于璽綬,令入居雲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將,將兵衛護之。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厥。於是雲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門、上谷、代八郡民歸於本土。遣謁者分將施刑補理城郭。發遣邊民在中國者,布還諸縣,皆賜以裝錢,轉輸給食。」(《後漢書·卷一下》)<br />「於是復詔單于徙居西河美稷,因使中郎將段郴及副校尉王郁留西河擁護之,為設官府、從事、掾史。令西河長史歲將騎二千、弛刑五百人,助中郎將衛護單于,冬屯夏罷。自後以為常,及悉復緣邊八郡。」(《後漢書·卷八十九》)</ref>但此舉也成為東漢朝廷和民眾沈重的經濟負擔,在東漢與北匈奴的戰爭中南匈奴僅起到出兵助攻的作用,談不上替東漢守衛北邊。到了東漢中期由於羌患,使得南匈奴在北邊不斷發起暴亂,對東漢北邊邊防乃至北方內地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從而成為東漢北邊的一大邊患。<ref>薛海波:《南匈奴內遷與東漢北邊邊防新論》,《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 第3期。</ref>
赤眉、綠林起義爆發後,地皇三年(西元22年),劉秀與其兄為恢復劉姓統治,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棗陽南),組成“舂陵軍”。地皇四年,劉秀在昆陽之戰中建立大功。更始帝劉玄北都洛陽後,劉秀被派往河北地區鎮撫州郡。河北地區的豪強地主率宗族、賓客、子弟先後歸附劉秀,成為他的有力支柱。 劉秀拒絕聽從更始政權的調動。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編了河北地區的農民起義軍,擴充了實力,因此,關西稱劉秀為“銅馬帝”。不久,與更始政權徹底決裂。建武元年(西元25年)六月,劉秀在群臣的擁戴下稱帝于(今河北柏鄉北),重建漢政權,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東漢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劉秀打敗了赤眉農民軍,控制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六年統一了關東,使河西的竇融歸附。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後平定天水、巴蜀。經過12年時間,劉秀終於完成了統一事業。===整頓吏治===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首先致力於整頓吏治,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他雖封功臣為侯,賜予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干預政事。對諸侯王和外戚的權勢,也多方限制。在行政體制上,劉秀一方面進一步抑奪三公職權,使全國政務都經尚書檯,最後總攬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強監察制度,提高刺舉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部刺史的許可權和地位。又令全國共並省400多個縣,吏職減省至1/10。與此同時,劉秀還採取了不少措施來安定民生,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建武六年下詔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東漢初年的封建租賦徭役負擔,比起西漢後期和戰爭期間有所減輕。他前後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為庶人,使流民返回農村,促進 平经历 産。他統治的時期,史稱“中興”。 建武十五年,劉秀針對當時“田宅逾制”和隱瞞土地戶口的嚴重現象,下令全國檢核土地戶口。郡縣守、令不敢觸動貴戚官僚和世家豪族,反而在清查過程中“多為詐巧,不務實核”,“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結果,激起各地農民的反抗,郡國的豪強大姓也乘機作亂。對此,劉秀採取了不同的對策。對於農民的反抗鬥爭是進行分化和鎮壓,對於大姓兵長,則在處死度田不實的十幾名郡守之後,即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強地主讓步。光武帝在其統治末年還“宣佈圖讖于天下”,企圖以儒家學説與讖緯神學的混合物作為思想武器,加強對人民思想的統制。<ref name="中興之主">{{cite web |url=http://big5.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ddw/2008-04/09/content_14700601.htm | title=漢光武帝劉秀簡介:漢朝中興之主 | language=zh | date= 出生 2008-04-09 | publisher=中國網 | author=| accessdate=2019-02-04}}</ref> ==評價<ref name="評價">{{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y2yjk6n.html | title= 關於 光武 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前5年1月15 ,後人評價實在太高了,毛主席說了大實話 | language=zh | date=2017-11-10 | publisher=每 )夜於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4}}</ref>==*西晉—[[ 陳留郡司馬彪]] 濟陽縣出生<ref> 漢書》 作者范曄論:“皇考南頓君初為濟 至於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憑焉。發跡於昆 ,以 數千屠百萬,非贍智之主,孰能堪之?討賊 亂,克復炎漢,號稱中興者,無以加之矣。*東晉—[[袁山松]]《後漢書》十二月甲子夜 之間,廓清四海。雖曰中興,與夫始創業者,庸有異乎?誠哉馬 光武 之言,固已廖廓大度,同符高祖,又等太宗之仁,兼孝宣之明。一人之體,其殆 縣舍 故能享 赤光照室中 神器,據乎萬乘之上矣 ”<br> *南北朝—[[范曄]] 東觀 卷一:“皇考初為 陽令 身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唐—[[李靖]]《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光武獨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 賢於高祖遠矣!*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修文,崇德報功,勤政治,養黎元,興禮樂,宣教化,表 過宮 常封閉 勵風俗 帝將生 繼以明章,守而不失 皇考以令舍下濕 於是東漢之風 開宮後殿居 忠信廉恥及於三代矣。*南宋—[[陳亮]]《陳亮集》自古中興 盛,無出於光武矣 建平元 奮寡而擊眾,舉弱而覆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 十二月甲子夜帝生 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此雖天命,抑亦人謀乎!何則?有一定之略,然後 赤光 一定之攻。略者不可以倉卒制 室中盡 而功者不可以僥倖成也。*明—[[楊廷和]]《 史》三代以前,聖莫如禹;……三代以後,賢莫 漢光武 ”<br>東漢王充《*明末—[[ 论衡王夫之]] ·吉验篇第九 《讀通鑑論 :“ 光武之得天下,較高祖而尤難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測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 光武 允冠百王矣,何也?前而高 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生於濟陽宮 殿第二內中 而唐宋 皇考為濟陽令 皆未有如光武之世 時夜無火 胥天下以稱兵 室內自明 數盈千萬者也 皇考怪 通其意,思其變,函之以量,貞 以理,豈易言哉!豈易言哉!*清末—[[梁啓超]]《論私德》漢尚氣節,光武、明、章 即召功曹吏充蘭 獎厲名節,為儒學最盛時代 使出問卜工 收孔教復甦之良果 ”</ref> 尚氣節,崇廉恥,風俗稱最美 *[[毛澤東]]—點評《東觀漢記》出生 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用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的皇帝。*[[南懷瑾]]—《原本大學微言》在中國兩千年左右的歷史上,比較值得稱道,能夠做到齊家治國 时候 榜樣 有赤光照耀整 以我 房間 人膚淺的認定 當年稻禾(嘉禾)一茎九穗 大概算來 因此得名 只有東漢中興之主的光武帝劉 一人 。 ==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东汉軍政人物]]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