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汉宫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宫春》是南宋时期理学家、诗人汪莘的作品之一。

“诗源太虚说”是汪莘诗歌创作的一个理论基础,它对前人的诗歌理论有继承也有发展。汪莘认为诗歌散见于太虚之间,需要诗人通过其才智才能够看到,最终表现为诗歌,并且通过诗歌可以起到"观其时"的效果。汪莘的诗包括写景诗、爱国忧民伤时诗、交友诗等,艺术特点有细致精微、哲理性、以才学为诗等。其诗歌最善于表现月及四时的景物,透过这些诗歌可见他对自然世界的喜爱之情。

汉宫春

理学思想

汪莘,字叔耕,休宁人,生卒年月不详。与朱熹同时代,约略小于朱熹。明程曈《新安学系录》中的新安学系图,将汪莘列入朱子及门弟子。《紫阳书院志》也曰:“文公归里,乡先正受学者甚众,今论定高第弟子十二人列于从祀”。汪莘就是其中之一。汪莘自幼不羁,青年时代有大志,但不肯降意于场屋声病之文,乃居安丘园研究《易[1]》。后又隐居黄山,稍遂其高蹈之意。

嘉定年间,皇帝诏下求言,汪莘三次上书,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以及行师布阵之法,但如石沉大海。时陆九渊著名弟子杨简见其所上之书,给予高度评价说:“真爱君忧民之言也。”朝中大臣真德秀等人欲以遗逸引荐于朝也没有结果。

时朱子召赴经筵,汪莘致书朱子曰:父子兄弟,天伦之最切者也,侧睹今日之事,有可为伤心者。先生劝讲经筵,实居师保之职。前日责在大臣,今日责分先生矣。财不待先生而富,兵不待先生而强,唯主上父子之间,诸公所不能济者,待先生而济。若惮于为父子深爱之本,而利于体貌臣工之末,以是为治,未有能久者[2]

视频

汉宫春 相关视频

微课 宋明理学之理学的兴起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