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自汉隐帝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粲(?-318年),字士光 ,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前赵昭武帝刘聪之子,十六国时期前赵君主。

刘粲即位后,整日游玩宴饮,大权逐渐落到靳准手里

刘粲初封河内王。建武元年(31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刘汉昭武帝刘聪病逝,其子刘粲即位。改年号为汉昌。 刘粲即位后,整日在游玩宴饮,国家大事一概不管,全由靳准处理,大权逐渐落到靳准手里。

要铲除刘粲,必须要铲除以刘骥为首的宗族势力

随著权力的扩大,靳准逐渐有了废刘粲而自立的念头。为此他将自己的心腹大臣招来商量此事。有心腹大臣认为:靳准虽然掌握著朝中大权,可以刘骥为首的刘氏宗族依然有著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吴王刘逞,刘王刘劢都手握重兵,如果贸然行事,肯遭受灭顶之灾。要铲除刘粲,必须要铲除以刘骥为首的宗族势力。 为了除掉这股势力,民间传出了刘骥将趁刘粲外出祭祖之机刺杀刘粲的传言。消息传到刘粲的耳中,刘粲认为这是有人趁机挑事,企图离间刘粲兄弟感情的谣言,命令御史对其彻查。 看到刘粲下令彻查,靳准彻底慌了神。于是,他将刘骥意图谋反之事告诉了皇后。皇后听到消息后,立即劝谏刘粲要他做好准备,防范可能发生的政变。刘粲听从了皇后的劝告。 靳准来到刘骥府,对刘骥说道:"皇上将要赴宗庙祭祖,万一有人乘机行刺,那该如何是好?为防不测,你应该多带些甲士去你保护皇帝。可按照律法,宗庙内不许外人进入,这该如何是好。″ 刘骥答道:"不如在宗庙内设置伏兵,如果有人图谋不轨,即可将其拿下。如果平安无事,也不会有人知道庙内驻兵之事。”靳准点了点头,对此表示赞同。

"刘骥手握兵权,不采取紧急措施,肯生动乱。″

转眼间就到了祭祖的日子,皇帝刘粲领著文武百官来到宗庙前。刘粲刚要进去,靳准突然劝道:"最近盗贼出入频繁,万一有人胆大包天,趁机劫持圣上呢,为安全起见,臣建议,派人假扮圣上入庙内检查,确定庙内安全方可进入。 ″ "既然如此,那就由你全权负责吧!″刘粲话音刚落,靳准便派两名亲信前往庙内检查,其中一人扮作皇帝,一人扮作太监。二人刚一进入庙中,便大呼"有刺客″其中作太监装扮的人,假装刺杀假皇帝。埋伏在庙里的士兵见状倾巢而出,将太监装扮的人剁为肉泥。在外面的靳准听到动静后,迅违率兵冲入庙内,不问清红一皂白,将庙内人员全部屠杀。稍后,刘粲也进入庙内,见一人气息尚存,忙问道:"何人派你来的。″那人断断续续从口中吐出刘骥二字,当刘粲欲再问时,那人已气绝而亡。 靳准趁机奏道:"刘骥手握兵权,且有吴王和齐王相助,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肯生动乱。″ 刘粲便命靳准带人捉拿刘骥等人。靳准领命而行。靳准一到刘府便将刘骥,以及吴王,齐王等人一并斩杀。然后假传诏命,任命自己的两个弟弟代理他们的职务。

商讨政变之事,王延合宁死不从

杀害刘骥等人后,靳准便招集金紫光禄大夫王延合,商讨政变之事。王延合宁死不从,靳准只得将其软禁起来。不料,王延合趁竟趁看守不备,偷偷溜走。

皇帝刘粲及其家属全部被杀

靳准见王延合逃走,料想事情已经败露,自己已退无可退,于是命令自己的弟弟带兵捉拿王延合,命令亲信之人带兵攻打皇宫。不多时,便传来王延合被捉,所部已攻入皇宫,皇帝刘粲及其家属全部被杀的消息。

见刘粲已死,靳准便起兵"平叛"带兵杀入皇宫,将宫内男女老幼全部杀死。不久"叛乱″平息,靳准便自立为大司马,大将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