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汕头莲花峰风景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汕头莲花峰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面积1.14平方公里。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陆上远观,像一朵莲花含苞待放;海上远眺,则如盛开莲花,故称“莲花峰”。景区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是登高眺望、寻古问今的旅游胜地。

景观列举

莲花峰历史悠久、景点众多,主要景点有古莲花峰、万人冢、终南石、忠贤祠、莲峰古寺、古炮台、观海长廊、奇泉井、文天祥塑像、望夫石等,还有许多名人石刻,其中有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的草书“虎”字、书法家于右任和刘海粟等的题字等。现代作家老舍也在这里题诗曰:“遥怜信国此峰头,水黑云寒望帝舟;今日红旗明碧海,神州儿女竞风流。”诗里写的是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此遥望海上慨叹宋之将亡的典故。后人在此建立了文天祥的纪念堂和雕塑,并开辟莲峰书院。[1]

莲花峰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也是旅游的好去处。莲花峰海岸线绵长,沙洁水清,夏日弄潮戏水,另有一番情趣,在季节时令适宜时,还可领略到景观壮丽的莲峰海色八景:碧海静波、浅滩怒涛、乘风扬帆、夕阳归舟、大屿塔,狮首航灯、春朝蒙雾、秋阳浴日等。

景区由来

这自然奇观与一位英雄的实际连接起来,因而地以人传,人以地掺,莲花峰日益著名。南宋末,元兵入侵,宋朝廷节节南退。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抵潮阳,此时,宋帝乘船奔新会崖门。文天祥登上海门莲花峰,寻瓦工内不见帝舟,悲痛顿足,石碎成莲花状,又用剑在石峰刻下“终南”二字,表示“南退到此为止”。时当正午,特地把南字里面的“¥”别写为午,以示午时望帝之意。这书法珍品,连同美丽的莲花峰,寄托了人们缅怀民族英雄的深情。后人在此建立了文天祥的纪念堂和雕塑,并开辟了以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莲峰书院。莲花峰周围有天然浴场,有专门的游艇会带游客到海上去观赏莲花峰。[2]

景点景观

莲峰海色

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峰前一片汪洋,碧水蓝天,飞鸥只只,白帆点点。春夏之夜,天将欲晓,海面上闪烁着银光,环绕莲花峰久久不散,日出方消失,这就是海岸奇观著称的“莲峰海色”,为潮汕八景之一。

东侧海滩

峰东侧海滩,沙白水洁,是天然的海边浴场。夏日弄潮戏水,沙滩日浴,别有情趣。也可乘坐飞艇,驶出象山外海,体验大海一望无垠的博大,尤其是那大海的日出,一轮新阳从海平面喷薄而上,金光万道,何等壮观。[3]

西侧海滩

西侧海滩,怪石嶙峋,百态千姿,有酷肖之狮首山,余则若虎若豚,不一而足,风暴袭来,波涛汹涌,白浪排空,似千军万马,动魄惊心。其上悬崖,为景区之侧峰曰巾峰,峰若儒生之巾故得名。峰上有块遥望归航的巨石,是渔家女的“望夫石”,它使人们回忆起渔家过去的苦难史。望夫石北还有明清时期的古炮台遗迹,四个炮眼中的四尊古炮窥视着入港的海面,明清时期曾在靖海抗倭的海防上立过功,历历在志。自宋文天祥登峰望帝之后,历代不少名士文人在此记史刻壁,留下了有名的书法诗文百余处,内容丰富,书体各异,形成莲花峰摩崖石刻群,被称赞为不朽的石头史册,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名家刘海粟、老舍、赵朴初、关山月、启功等也为莲花峰添色增辉。

“龙”、“虎”石刻

顺着弯弯小路,朝东峰门拾阶而下,峰门两侧有清光绪年间留下的“龙虎双厢”。右侧“龙”字是练江使者陈尚发所题,其书一气呵成,若骄龙腾飞于九天之上。而左侧“虎”字,系清抗法名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所书,一笔写就,势若双眼圆睁之猛虎。两者都是用象形草书写成,呈现出生龙活虎气概轩昂的风格。中国现代书画大师刘海粟当年观此两字,深为感触,遂挥毫题下了“云龙风虎”四字。好一个风云际会,给“龙虎双厢”注入新的活力。

文天祥雕像

矗立于我们面前的是文天祥的石雕塑像,“文信国公”是文天祥的谥号,谥号是古代有地位的人死后,皇帝给他另取的称号。石像高16米,由74块不同规格的花岗岩石雕筑而成,塑像神态凛然,巍巍眺望,有气吞山河之感,令瞻仰者肃然起敬。

忠贤祠

忠贤祠是纪念文天祥和南宋遗臣隐士张鲁庵而建的。张鲁庵名奂,海阳县人(今潮安县人),少年即为博士弟子,精通易理。宋亡后,誓死不侍元,带着琴书隐居于莲花峰。张鲁庵的隐退虽与文天祥精忠报国的行为完全不同,却和文天祥一样表现了信仰坚定的气节,真可谓殊途同归了。

民间传说

海门莲花峰也有摩崖石刻群,其中有宋代至清代、民国及现代的几十处石刻,较为著名的有“终南”二字石刻,相传为南宋丞相文天祥剑刻。史料记载,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兵抗元,驻兵海门,到海门莲花峰眺望帝舟,但见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以为此是中国最南地方了,故刻石“终南”。

民间传说此二字为文天祥剑刻,此说史无考证,但据《潮阳县志》记载,此二字“为宋末丞相文天祥题刻”。另一大石上有楷书“古莲花峰”石刻,“莲花峰”系文天祥命名并题刻于石(见清乾隆《潮州府志》)。

又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记载:“乾隆年间,参将吴本汉于‘莲花峰’崖刻上加一‘古’字,伪称其子‘随父上任七龄吴皋所书’。”故民间传说“古莲花峰”之“古”字为七龄童补书并非事实。

还有许多名人石刻,其中有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的草书“虎”字、书法家于右任和刘海粟等的题字等。现代作家老舍也在这里题诗曰:“遥怜信国此峰头,水黑云寒望帝舟;今日红旗明碧海,神州儿女竞风流。”[4]

文化启迪

莲花峰不仅海色山光,秀丽多姿,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明清古建筑“忠贤祠”、“观海楼”、“崇文亭”;纪念性建筑“万人冢”、“文公石雕像”等。“忠贤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拓建为“莲峰书院”,该祠匾联林立,尚有文天祥手书刻石二幅,使瞻仰者流连忘返。至于另一省级文物“万人冢”则是抗战时期日军残杀渔民的历史罪证,现为陵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莲花峰蕴涵着忠烈正气,启迪后人,把人们引入哲理的海洋,激发着人们爱国爱乡之情,游览一番,终生受益。她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观光团络绎不绝。年游客量接近50万人次。

交通指南

  • 乘车路线
  • 西堤客运站有公车直达海门莲花峰,或在汽车总站、客运中心站(火车站)、中旅等汽车站坐车到潮阳,在东山路口下车,然后换乘公车121路或309路。
  • 自驾路线
  • 汕头市区--深汕高速--朝阳出口--左进入S234--右进迎宾路--左进莲峰南路

参考文献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