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南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南街道位于长寿区长江南岸,东南与涪陵区石沱镇相邻,西与巴南区麻柳嘴镇接壤,北临长江,与凤城街道、晏家街道隔江相望,地势南高北低。江南街道地处长江南岸的三峡移民重地;是秦朝女实业家巴寡妇清的故乡;是百年重钢凤凰涅槃之地,长江上游精品钢材基地。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1]

中文名: 江南街道

外文名: jiangnan Town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重庆市长寿区

面 积: 67.89 km²

下辖地区: 7个村和2个社区

电话区号: 023

邮政区码: 401258

气候条件: 亚热带气候

人口数量: 21509人(2010年)

车牌代码: 渝D

发展规划

地理环境

江南街道地处长江之滨南岸,三峡库区移民重镇,是历史形成的长、涪、巴三区交的“物质集散地”。与长寿主城区一江之隔,陆路距离公6公里。长寿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江南街道与主城区已连为一体,把江南街道建设成为长寿经济社会发展的南大门已经启动。围绕长江大桥南桥头8平方公里南部新城规划建设,服务于南部新城区的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资源现状

江南街道幅员面积67.89平方公里,辖7个村(52个村民小组)和2个社区(1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1509人(2010年)。耕地面积24335亩,其中田11227亩,土13108亩,人均耕地1.17亩;林地面积27414亩,森林覆盖率达27.6%,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由沿江河谷、低山浅丘、高山深谷三部分组成。最高海拔864米,最低海拔147米,江岸线31公里。2004年农业总产值7989万元,占全镇工农业产值23689万元的%。其中种植业产值4803万元,林业产值79万元,畜牧业产值2913万元,渔业产值194万元。粮经种植面积比例5:5,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3:2,全镇粮食总产1470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731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形成了以“王家滩萝卜”、高山反季节蔬菜、榨菜为主要品牌的5000亩蔬菜产业;以江南经心柚、沙田柚、五星大枇杷、血脐橙等为主要品种的5000亩柑橘、伏淡季水果产业,建成了古庙生态产业示范区和扇沱果业园区、五定、江丰、兴茂园、保时利农业公司,集约经营面积达2000亩,兼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实现了公司稳步发展,带动农民不断增收的格局。

规划思路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江南街道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定位以及生态学原理,按照“服务主城、富裕农民、振兴江南”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增加农民收为中心,保障粮食生产基础地位,依靠科技进步,以农业增加农民收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生态观光农业及加工业,形成产业结构合理、效益突出、优势明显的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具体规划建设“沿江蔬菜、浅丘经果、3个农业经济带。

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农业“11235”综合开发工程,规划到2010年,建成10000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000亩再土经果林;2000亩精养鱼池; 30000亩天然生态保护林;5000亩城郊型蔬菜生产基地。

街道概况

江南街道地处长江以南,是长寿区三峡库区移民重镇,长寿区十里钢城基地,长寿区长江南岸新城。2009年10月22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江南镇,成立江南街道,街道办事处驻江南街道江南中路1号。江南街道幅员面积67.89平方公里,总人口21509人(2010年),街道下辖7个村(52个村民小组)和2个社区(17个居民小组),城镇建成区域面积75公顷,耕地面积759公顷,森林面积2500公顷,森林覆盖率36.9%。2012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43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088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30万元,增长77%;新增工商户155户,发展微型企业38家,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1418元,增长16.2%。街道区位优势独特。街道紧依长江而建,东与涪陵相邻,西与巴南接壤,北与凤城、晏家隔江相望,地处三区交界的地域要冲。街道交通条件便利。长江黄金水道绕城而过,境内具有深水江岸线21公里。茶涪路、龙石路、五庆路、大碉路等多条干线公路纵横交错,长寿长江大桥及建设中的长寿长江公路二桥与长寿长江铁路大桥将江南与长寿主城紧密相连。规划建设中的沿江高速公路横贯巴南、涪陵、长寿三区,是渝东南片区的交通主动脉;渝怀铁路、重钢铁路支线在江南设站汇集。江南自然资源丰富。万亩原始森林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五堡山森林茂密、溶洞交错,是都市休闲度假的胜地;龙桥湖常年水光潋滟、绿树成荫,素有“十龙宝地”之美称;怀清台、扇沱码头、王爷庙古刹遗址等人文景观,见证了江南千年历史古韵。近年来,街道坚持以“服务大重钢,建设新江南”为战略目标,以“以文化人,以德治街”为执政理念,团结带领全街道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街道、重庆市市容整洁小区、重庆市安全社区。在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目标综合考核中被区政府评为一等奖。街道以“服务大重钢,建设新江南”为战略目标,始终坚持“保稳定就是保发展、抓民生就是抓经济”发展思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服务重钢、基层党建、社区建设、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模式,着力打造“江南样板”,在推进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农业变工业的征程中谱写了壮美的新篇!

视频

江南街道新春访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