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江百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百龙
著名武术教授
出生 1940年4月17日
国籍 中国
知名于 武术教学
知名作品 <武当拳之研究>

江百龙(jiangbailong) 著名武术教授

江百龙,男,1940年4月17日生,湖北省潜江市人,著名武术教授,习武40余年 。从事武术研究及教学训练工作30余年,曾任武汉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教务处处长、武术系主任,兼任中国营养协会理事、武汉体育科学理事、武汉发明协会理事、中国武术协会常委、武汉市技击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武术协会主席、武汉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及武汉体育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委等职,并荣获中国"武林百杰"、"武术九段"称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江百龙 职 业 著名武术教授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湖北省潜江市 出生日期 1940年4月17日
代表作品 《武当拳之研究》 主要成就 武术教学

个人简介

江百龙[1]1940年4月17日生,湖北省潜江市人,著名武术教授,习武40余年 。从事武术研究及教学训练工作30余年,曾任武汉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教务处处长、武术系主任,兼任中国营养协会理事、武汉体育科学理事、武汉发明协会理事、中国武术协会常委、武汉市技击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武术协会主席。

教育经历

为国家培养出武英级运动员和一级运动员数十名,近十名毕业生曾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任教;不少运动员曾获全国武术锦标赛前六名的好成绩。如今,江百龙已晋升武术九段,他培养的一批批武术专业人才,也分散在全国各地担任专业教学训练工作。

武术一生

江百龙出生于中医世家,1962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本科武术专业。在著名武术家温敬铭教授门下系统地习练过各门派拳术、中国式摔跤、散打、短兵、刺枪术等。 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0年任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兼院科研处体育科技管理工作。江百龙坚持"科技兴体"、"科技兴教"的方针,大胆改革高等体育院校科技体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1997年-2000年9月,与各级领导和同事共同创建了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任武术系主任,并完善了本专业的各项建设。

1988年,随中国体育学院代表团出访美国;1991年赴前苏联任教半年,1992年赴韩国培训亚式武联教练、裁判员。

1999年6月,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同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家政府津贴。

2000年9月-2002年9月,担任深圳龙源学校校长。 2003年9月-2005年12月,担任武汉体育学院督导处督导员。

2006年6月,中国武术协会批准授予习云泰等165人晋升段位称号。其中九位在武术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武术工作者被授予九段,江百龙就是新晋升的九段中杰出的一位。

2012年11月25日,"市长杯"武术太极拳比赛仲裁委员会成员江百龙、陈正雷,以及许坤祥等武术名家名师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勐泐文化广场,与当地武术爱好者切磋技艺。陈正雷还现场进行了太极拳展示,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贯致力于民间传统武术的挖掘和整理工作的江百龙就着手进行有关武当拳方面的研究。他亲自到国家体委向有关领导说明了课题的意义并获得特批了一个题目。那一段时间,几乎每一个假期江百龙都在武当山度过,他还走遍了北京、上海、南京、开封、成都、青岛等地的图书馆,阅读大量文史资料近万册,碑拓数十处,达数百件,以及将近三十万的原始资料和近十万的论证资料,终于写成了《武当拳之研究》一书。同时他也被称为"武当拳研究第一人"。

1988年至今,江百龙先后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及其他体育科技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他主编的《武术理论基础》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徒手技击术》《防身绝招》专著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论著还有《中国武术史》《中医学基础》《中国摔跤》《现代散打》《跆拳道》《泰国拳》《擒拿手》《竞技推手》《空手道》《武术家》《中国短兵》等。其主要科研成果曾获武汉体育学院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各一项,黄鹤发明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国家体委体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项。 其中,由他著作的《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于1992年8月通过鉴定,获专家好评,国内几家报刊、杂志发表评述文章,给予较高评价;曾参加武术统编教材的撰写工作,该教材获国家教委特等教材奖。 在他担任教学训练工作期间,他又悉心指导年轻教师出版了八本专著,内容涉及现代散打、中国式摔跤、擒拿、泰拳、跆拳道、竞技推手、短兵、两节棍。江老师用科普读物的形式定位和操作这一系列读物,据说目前这几本书的发行很好。

此外,在几位研究生和武术爱好者的协助下,江老师从1997年便开始操作有关明清武术典籍的研究工作。为了这一工作,江老师呕心沥血,走遍了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的图书馆,跑遍了古籍读物资料室。江老师说:"由于目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古文基础比较差,所以对武术典籍的内涵和外延上都很难把握准确。明清武术典籍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武术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中国武术理论最基础的资料,明清武术是中国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

正是出于对明清武术典籍阅读工作的重视,所以江百龙才下定决心一定要著作一部《明清武术拳学理论通》,系统、全面地阐述明清武术典籍的来龙去脉、作者简介、成书情况、撰写体例、学术价值以及阅读应注意的问题等等,并将许多重要的武术典籍翻译成白话。这给中国武术的研究者对明清武术典籍的阅读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指导。

退休过后的江百龙对待问题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自己认为是处于一种"平民心态":"自得其乐,用平常心对待一切。返璞归真,用中庸心态处理问题。名和利对我来说已经完全不重要了,我只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快乐的状态,身体健康,生活自在。"所以他几乎每周都会开车到乡村去兜兜风,到农家去住住,与淳朴的老乡聊聊天,或者去钓钓鱼什么的。江老师说他现在很喜欢这种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

个人故事

电话那头的江老师先骗我自己正在北京办事,然后又说等他明天回武汉再跟我联系,还是和以前一样爱开玩笑。这一转眼的工夫,江老师从系主任退下来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问他这几年过得怎么样,他说:"很充实,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去年开始,我又被武汉体院返聘了。"

目前,江老师在体院担任"院督导员"工作,体院的四位督导员都是原来各系的主任。听江老师介绍,院督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对全院的训练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监督、举报、评估,并拥有一票否决权。

督导员的工作虽然不需要天天坐班,按江老师的话说,就是:"想什么时候去看谁的课,就不打招呼直接去看,随机抽样。每天巡视,提着个包,从这个馆走到那个馆,走走看看。"

其实院督导员的工作可不像江老师开玩笑说得那么简单,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是很大的,不仅要对体院的教学随机抽样观摩、巡视,还要对主管教学有关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检查,监督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对院里的一些重大决策以及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方案和意见。

从去年开始,体院上上下下对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学态度也比原来认真了许多,这和四位督导员大胆亮出几张黄牌很有关系。

江百龙对年轻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是出了名的,前一段时间,他又指导年轻教师出版了八本专著,专著内容涉及现代散打、中国式摔跤、擒拿、泰拳、跆拳道、竞技推手、短兵、两节棍,江老师用科普读物的形式定位和操作这一系列读物,据说目前这几本书的发行很好。"我还准备再搞两本,再介绍一下中国剑道和日本空手道,一共十本组成一部丛书,全面介绍中国传统搏击和中外各种搏击术。"

此外,在几位研究生和武术爱好者的协助下,江百龙从1997年便开始操作的有关明清武术典籍的研究工作也终于接近尾声。

"由于目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古文基础比较差,所以对武术典籍的内涵和外延上都很难把握准确。明清武术典籍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武术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中国武术理论最基础的资料,明清武术是中国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正是出于对明清武术典籍阅读工作的重视,所以江百龙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搞成这部《明清武术拳学理论通》。"我不仅要将明清武术典籍翻译成白话,更要对武术典籍的来龙去脉、作者简介、成书情况、撰写体例、学术价值以及阅读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进行全面的讨论,希望能够给中国武术的研究者对明清武术典籍的阅读提供一些指导。"

为了这一工作,江百龙可谓呕心沥血,这几年来,他走遍了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的图书馆,跑遍了古籍读物资料室,"目前已经成稿,大约六七十万字,这部书实在是弄得辛苦,弄得我的眼睛都快毁了。"

从去年开始,江老师又在学院的要求下重新带起了研究生,"我这几天正在给他们讲《周易》,我备课已经备了一个多月了。"

一个偶然,江百龙发现现在学生居然对《周易》完全不了解,他想,学武术的人怎么能对易经一点儿都不懂?易经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源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开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怎么能够对它连一点儿起码的概念都没有呢。于是江百龙对学生说:"这样吧,其他一切知识都先不讲了,先讲《周易》。"令江百龙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对《周易》非常感兴趣。"这下我麻烦了,我本来其实也是个半吊子,这回一备课,也趁机重头再学一次。"

江老师谈起了现在的学生:"他们很聪明,但是我总觉得他们在渴求的热情和学习的勤奋上不如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每次讲完课我不提问题他们就很少提问题。"江百龙回忆起以前温敬铭老师给自己讲课的情景:"每次温老师上完课,我们起码围着他问半个多小时。'您刚才讲了一个问题,我感觉也不完全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您看是不是就是这样……'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有稀奇古怪的想法,经常问得温老师哭笑不得。"

江百龙的一双儿女目前都在美国波士顿,当年儿女出国的时候,江百龙教了儿子散打和擒拿,教给女儿一套剑,现在儿女在国外都是事业有成,已经完全不用他费心了。问江老师想不想和老伴去美国合家团聚,他说:"我可不想去国外生活,走一走玩一玩可以,真在那儿生活,哪儿有在这里这么自在。"

退休这几年来,江百龙对待问题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说自己现在是"平民心态":"自得其乐,用平常心对待一切。返璞归真,用中庸心态处理问题。名和利对我来说已经完全不重要了,我只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快乐的状态,身体健康,生活自在。"

"江太公"喜欢钓鱼,每周要是不钓个一次两次,他就觉得缺了点儿什么似的。每到周五晚上,江百龙就开着他的丰田车,没有目的地往乡下开,"到哪个农家住一住,吃餐农家饭,休息休息,第二天早晨起来再钓个鱼。"江百龙说他喜欢这种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

视频

武当拳之研究 江百龙


参考资料

  1. 江百龙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