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江背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背镇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辖镇,位于兴国县城东南,319国道、兴赣高速贯穿境内。辖区面积132.4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24万人(2018年),下辖13个行政村(2019年)。江背镇是“江南草席之乡”,是原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故里。2018年,江背镇工业企业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5家。[1]

中文名: 江背镇

别 名: 江背洞

行政区划代码: 360732101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

地理位置: 兴国县城东南

面 积: 132.43 km²(2018年)

下辖地区: 13个行政村(2019年)

政府驻地: 江背圩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1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3.24 万(2018年户籍人口)

车牌代码: 赣B

历史沿革

解放前为江背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八月,设为兴国县第二区(辖原江背、自强乡)。

1957年1月,江背直属县领导。

1958年8月,成立江背公社。

1984年5月,改公社为江背乡。

1988年12年,改乡为江背镇。

行政区划

2019年,江背镇下辖13个行政村:江背村、郑塘村、澄龙村、华坪村、水沟村、洛光村、高寨村、长山村、来源村、果源村、园岭村、寨联村、新建村。 镇政府驻江背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背镇地处兴国县东南,东与东村乡、樟木乡和于都马安乡交界,南与杰村乡相连,西与潋江镇、长岗乡毗邻,北与鼎龙乡接壤。 距县城19千米,距赣州市98千米。 全镇面积132.43平方千米。

地势地貌

江背镇属丘陵地区 ,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 境内四面环山,最高的山马长岽海拔有593米。

气候

江背镇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水文

江背镇境内江背、高寨、来源三河为主要河流,于高寨的摇丘排汇合入江背河,于水沟村汇合入兴国东河,流入平固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江背镇耕地1.7万亩,山地面积12.36万亩。

矿产资源

江背镇境内已探明矿产5种,包括钨、莹石、钾长石和丰富的红石和黑芝麻石资源。

著名人物

江背镇名人有清代一品提督曹才禄,原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红军长征时期的十八勇士之一、原江西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的杨尚堃,曾任江苏省政协主席、南京市市长周爱民,“魏家三杰”的地道战专家少将魏洪亮,正军职干部、著有《跟随周恩来副主席长征》的魏国禄,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魏廷槐。

人口

2018年,江背镇户籍人口32375人。

经济

江背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席草、烟叶、蔬菜、油茶、脐橙、花卉等。畜牧业以生猪和鸡、鸭、灰鹅等家禽为主。林木覆盖率71%,活立木蓄积量19.86万立方米。江背镇是席草的重要生产和加工基地,有草席厂、制衣厂、电子厂、采石厂、采矿厂等,以及小型水电站2座,年装机容量155千瓦。2018年,江背镇工业企业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5家。

交通运输

319国道自东向西穿江背镇境内18千米。 兴赣高速公路从华坪、郑圹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江背镇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时期名为“赤坳”,清朝初期改称为“江背洞”,又称“江背洞八坑”。根据县志记载,江背镇的先人80%是从广东迁来的,因此99%以上都讲客家话,境内客家文化浓郁。江背圩茶文化起源于明朝时期,素有龙岗梅窖擂茶、江背细茶之称。

地方特产

江背镇地方特产有江背糕点、米果、油炸豆腐、红釉猪、白斩鸭、手工鱼丝。

风景名胜

江背镇境内旅游景点东有青云山,西有钟鼓山,遍布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有华坪公婆石、穿鼻岩,维妙维俏,已有4部电影电视在此拍摄取景。

荣誉称号

江背镇有“江南草席之乡”之称。

视频

乡镇书记的一天·江背镇的三驾马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