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10日 (一) 20:12 由 海心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江苏,简称“苏”,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得名。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簡稱「蘇」,是中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京,以「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得名。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地跨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1]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遠古人類、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省區之一。江蘇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擁有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3] 江蘇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名勝古蹟遍布全省,全省13個城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也是中國5A級景區最多的省份 [4] 。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素有「山水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地理上跨越南北,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5] 。地形以平原為主,陸地面積10.32萬平方千米 [6] ,占全國的1.08%。人均國土面積在全國各省區中最少,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 [7] 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8] ,截至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0.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7189元 [9] ,常住人口8029.3萬人。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5] 。 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 [10] ,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9]


中文名稱 江蘇

外文名稱 Jiangsu Province

別 名 蘇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13個地級市、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市轄區

政府駐地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68號

電話區號 025、0510—0527

郵政區碼 210000至226000

地理位置 中國東部沿海,長江、淮河下游

面 積 103229.17平方千米

人 口 8029.3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方 言江淮官話、吳語、中原官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中山陵、雲龍湖、三台山、花果山、太湖、蘇州園林、瘦西湖等

機 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等

火車站南京南站、徐州東站、蘇州站、連雲港站等

車牌代碼 蘇A—蘇N

GDP 85900.9億元(2017年)

[9] 人均GDP 107189(2017年)

[9] 著名高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

歷史名人劉邦、項羽、李煜、劉裕、孫權等

當代名人喬冠華、厲聲教、華羅庚、范曾等 黨政領導 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

歷史沿革

先秦至秦漢 夏、商、周三代,江蘇北部屬東夷、淮夷,江蘇南部屬勾吳 [11-12] 。夏朝隸屬九州中的徐州和揚州。商朝後期至西周,出現了徐、吳兩個諸侯國。 [11]

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齊、魯、宋、吳、楚等國。 [11]

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以北分屬東海郡和泗水郡。 [11]

西漢初年,郡國並行,江蘇省先後分屬楚、荊、吳、廣陵、泗水等國,會稽、丹陽、東海、臨淮、琅邪、沛等郡。東漢永和五年(140年),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

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

兩晉時期

西晉建國初,江南復屬揚州,江北復屬徐州。東晉及南北朝時期,江蘇省大體上以淮河一線為界,以南屬南朝,以北屬北朝。從晉懷帝永嘉年間到南朝宋元嘉年間(307年~453年),南遷移民,其中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蘇省,在今南京、鎮江、常州一帶最為集中,蘇北地區則以揚州、淮陰等地為主 [13] 。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均定都於南京。

隋唐時期

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蘇州、常州、蔣州(今南京)、潤

江蘇城市風貌

州(今镇江)、扬州、方州(今六合区)、楚州(今淮安区)、邳州、泗州、海州和徐州。 [11] 

唐分中國為十道,江蘇分屬河南道、淮南道及江南東道。

五代時期(907年~960年),淮北的徐州先後屬梁、唐、晉、漢、周,江南的蘇州屬吳越錢氏,其他各州先後屬楊吳和南唐。

宋元時期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江南和淮南。 元代實行行省制,江蘇南北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 [11]

靖康之亂後,靖康元年至紹興十一年(1126年~1141年),北方人民南遷以本階段人數最多,短短十餘年,「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紹興十一年(1141年),紹興和議達成,和約規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遷的浪潮始告消退 [13] 。

明清時期

明初定都應天府(今南京),今江蘇範圍內先後稱為南京、京師,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復稱南京,大致轄有今江蘇、安徽兩省和上海市,因相對於北直隸稱南直隸,南京是明朝陪都。南京應天府治江寧、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區)。轄:江寧(縣治在今南京市區東南部)、上元(縣治在今南京市區西北部)、句容(縣治在今江蘇省句容市)、溧水(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江浦(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六合(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溧陽(縣治在今江蘇省溧陽市)共8縣。

明洪武十三年(1386年),罷中書省,蘇州府歸屬南直隸(南京)六部管轄。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遷都北京,蘇州府歸屬直隸南京六部(簡稱南直隸)管轄,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11]

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 [11]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今上海)、安徽二省,江蘇省(巡撫衙門駐蘇州)轄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揚州府、淮安府, [14] 兩江總督署駐江寧,江蘇巡撫衙門駐蘇州。這是江蘇建省之始,「江蘇」之名取江寧、蘇州兩府首字而得名,簡稱「蘇」。

到清末時,江蘇省轄有8府3直隸州1直隸廳。期間,太平天國曾在咸豐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年~1864年)間建都南京,稱天京,並曾在境內短暫地設置過天京省、天浦省和蘇福省。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江寧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4府和通州、海州2直隸州範圍置江淮省後旋即撤裁。 [11]

近現代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析置江蘇省江寧縣設立南京特別市,析置江蘇省上海縣、寶山縣設立上海特別

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

市,分出江蘇省,直隸於國民政府行政院,稱院轄市。 [11] 民國十七年(1928年)至1949年,鎮江成為江蘇省省會駐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立行政督察區。江蘇省的體制一直延續到民國以後。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蘇全境解放,設蘇北、蘇南行署區及南京市三個省級行政區。 [11] 1952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安徽的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蕭縣和碭山縣劃歸安徽。 1953年1月,三個省級行政區合併,恢復江蘇省建制,南京市降為省轄市,並將省會設在南京市。 [11]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3年1月,蘇北、蘇南行署區及南京市三個省級行政區合併,江蘇省轄6個省轄市(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8個專區(徐州、淮陰、鹽城、揚州、鎮江、蘇州、松江、南通),69個縣,6個縣級市。 [11]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江蘇省松江專區9縣(上海、嘉定、寶山、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9縣)和南通專區的崇明縣先後劃歸上海市管轄,松江專區撤銷。上海面積自此擴大了10倍。 1983年,江蘇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陰、鹽城、揚州、鎮江11個地級市。 1996年,揚州、泰州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陰(今淮安)、宿遷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 2001年,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 [11]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5月,江蘇省共轄13個地級市、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市轄區,815個鄉鎮,縣(市)中包含崑山、泰興、沭陽3個江蘇試點省直管市(縣)。 [7] [15] 江蘇省行政區劃詳情

區劃名稱 行政代碼 車牌代碼 電話區號 市轄區、縣、縣級市

南京市 3201 蘇A 025 玄武區、秦淮區、鼓樓區、建鄴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

無錫市 3202 蘇B 0510 濱湖區、梁溪區、新吳區、錫山區、惠山區、江陰市、宜興市

徐州市 3203 蘇C 0516 雲龍區、鼓樓區、賈汪區、泉山區、銅山區、豐縣、沛縣、睢寧縣、邳州市、新沂市

常州市 3204 蘇D 0519 天寧區、鐘樓區、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區、溧陽市

蘇州市 3205 蘇E 0512 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崑山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

南通市 3206 蘇F 0513 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區、如東縣、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海安市

連雲港市 3207 蘇G 0518 連雲區、海州區、贛榆區、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

淮安市 3208 蘇H 0517 清江浦區、淮安區、淮陰區、洪澤區、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

鹽城市 3209 蘇J 0515 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響水縣、濱海縣、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東台市

揚州市 3210 蘇K 0514 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寶應縣、儀征市、高郵市

鎮江市 3211 蘇L 0511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泰州市 3212 蘇M 0523 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興化市、靖江市、泰興市

宿遷市 3213 蘇N 0527 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蘇地處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跨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陸域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土地總面積的1.12%,高郵市周山鎮志光村龍華組確定為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點。 [1] [16] 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共26個海島。 [17]

點擊可查看詳情© 2018 Baidu - GS(2016)2089號 - 甲測資字1100930 - 京ICP證030173號 - Data © 長地萬方

地形地貌

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陸地面積為103229.1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積占比86.89%,達89706.03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1916.16平方千米,山地面積1606.98平方千米 [18] ,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 [19] 江蘇是中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雲台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連雲港雲台山玉女峰為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19]

水文

啟東圓陀角 啟東圓陀角 長江橫貫江蘇東西433千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718千米,海岸線長957千米。 [1] 江蘇地處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長江橫穿江蘇省南部,江水系江蘇省最可靠的水資源。境內有太湖、洪澤湖、高郵湖、駱馬湖、白馬湖、石臼湖、微山湖等大中型湖泊,以及大運河、淮沭河、串場河、灌河、鹽河、通榆運河、灌溉總渠和通揚運河等各支河,河渠縱橫,水網稠密。 [20] 中國五大淡水湖,有兩個位於江蘇,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澤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還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個。 [21]

氣候 江蘇等溫線 江蘇屬於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氣候分明,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江蘇各地平均氣溫介於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沿海部分地區和里下河腹地最熱月在8月份,平均氣溫26~28.8℃,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溫度由沿海向內陸增加。江蘇省春季升溫西部快於東部,東西相差4~7天;秋季降溫南部慢於北部,南北相差3~6天。 [22]

自然資源編輯 水資源 江蘇境內降雨年徑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間。江蘇省平原地區廣泛分布着深厚的第四紀鬆散堆積物,地下水源豐富。 [20] 江蘇地處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氣候過渡帶,河湖眾多,水系複雜。江蘇省本地水資源量321億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過境水量9492億立方米,其中長江徑流占95%以上。 [23] 江蘇地下水資源量142.4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134.4億立方米,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13.1億立方米,重複計算量5.1億立方米。 [24]

土地資源

截至2018年4月,江蘇耕地面積6870萬畝,人均占有耕地0.86畝。全省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共26個海島。沿海未圍灘涂面積5001.67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灘涂總面積的1/4,居全國首位。 江蘇濕地資源豐富,江蘇濕地面積為282.19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195.32萬公頃,人工濕地86.87萬公頃。濕地的分布,沿海以近海與海岸濕地為主,蘇南以湖泊、河流、沼澤類型為主,里下河地區以河流湖泊為主,蘇北以人工輸水河與運河為主。 [17]

礦產資源

江蘇地跨華北地台和揚子地台兩大地質構造單元,有色金屬類、建材類、膏鹽類、特種非金屬類礦產是江蘇礦產資源的特色和優勢。截至2018年4月,江蘇發現的礦產品種有133種,探明資源儲量的有68種,其中鈮鉭礦、含鉀砂頁岩、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氣等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居中國前列。 [23]

植物資源

截至2016年,江蘇省森林面積156萬公頃,林木覆蓋率22.8%,活立木總蓄積量9609萬立方米,國有林場76個、面積10.67萬公頃。 [25] 江蘇重點國家保護植物有金錢松、銀縷梅、寶華玉蘭、天目木蘭、琅琊榆、香樟、青檀、櫸樹、香果樹、銀杏、短穗竹、秤錘樹、明黨參、珊瑚菜、獨花蘭、蓴菜、野菱、野大豆、水蕨、中華水韭等,計20種,分屬17科19屬,其中中國特有種13種。全省共建立林木種質資源原地保存地46處,面積1.29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內,保護種質資源樹種1063種,如金錢松、寶華玉蘭、南京椴、楸樹、青檀、黃連木、銀杏、銀鏤梅等。 [24]

動物資源

截至2016年,江蘇共有野生動物604種,其中獸類79種,爬行類56種,兩棲類21種,鳥類448種。鳥類主要是野雞、野鴨,沿海有丹頂鶴、白鶴、天鵝等珍稀飛禽,沿海地區還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850多種,尚有可利用和開發前途的野生植物資源600多種。水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東部沿海漁場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呂四、海州灣、長江口、大沙等四大漁場,盛產黃魚、帶魚、鯧魚、蝦類、蟹類及貝藻類等水產品。內陸水面有2600多萬畝,養殖面積1140萬畝。有淡水魚類140餘種,是中國河蟹、鰻魚苗的主要產地。被稱為「長江三鮮」的鰣魚、刀魚、河豚,「太湖三白」的白魚、銀魚、白蝦,都是水中珍品。 [24]

人口民族

2017年末,江蘇常住人口802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0.7萬人,增長0.38%。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041.1萬人,女性人口3988.3萬人;0-14歲人口1099.4萬人,15-64歲人口5856.7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1073.2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71‰,比上年下降0.05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03‰,與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長率2.68‰,比上年下降0.05個千分點。 [9] 江蘇絕大部分人口為漢族,占比99.5%。江蘇是少數民族散居省區。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有少數民族人口70多萬。其中常住人口384926人,占江蘇總人口的0.5%。江蘇少數民族有4個特徵:一是55個少數民族齊全,江蘇98個縣(市、區)都有少數民族居住,其中高郵市菱塘回族鄉是江蘇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二是少數民族占江蘇總人口的比例小,僅為0.5%。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超過萬人的只有10個(蒙古族,回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土家族,水族);100人以下的有15個少數民族。三是回民占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較大,占34%。城鎮少數民族居多,約占60%;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南京市,有9萬多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37%。四是少數民族幹部數占江蘇幹部總數的0.4%,少數民族人口文化素質也高於江蘇平均水平,每十萬人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為88960人,比江蘇平均數高2716人。 [26]

經濟概況

綜合 2017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0.9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76.7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38654.8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43169.4億元,增長8.2%。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7189元,比上年增長6.8%。全年平均每位從業人員創造的增加值達180578元,比上年增加17907元。全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4.7∶45.0∶50.3,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4.4%,總量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2.7%,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3.6%,總量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1.0%,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經濟活力持續增強,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58326.7億元,比上年增長7.5%,占GDP比重達67.9%。私營個體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4.1%,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5.4%。年末全省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258.6萬戶,全年新增49萬戶,註冊資本128648億元,比上年增長31.2%;個體戶510.4萬戶,全年新增99.1萬戶。年末城鎮化率達68.8%,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9] 2017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000.2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投資11030.2億元,增長5.6%;港澳台及外商投資4484.5億元,下降4.4%。投資中,民間投資37485.5億元,增長9.5%,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70.7%。分類型看,完成項目投資43371.1億元,比上年增長7.3%;房地產開發投資9629.1億元,增長7.5%。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4211.1萬平方米,增長1.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2486.7萬平方米,下降1.4%。 2017年,江蘇200個民生領域補短板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完成投資4100億元。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啟動或建成。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工程順利啟動,連徐高鐵全線建設陸續開工,全國最大的內河水運工程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基建疏浚工程開工,寧和城際軌道交通一期、寧高城際軌道交通二期工程開通運營,連鹽鐵路全線鋪架及新建站房工程完成。 [9]

第一產業 主要農產品產量圖 主要農產品產量圖 2017年,江蘇糧食播種面積540.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2.6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2萬公頃,減少2.2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1.2萬公頃,減少2.7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40.8萬公頃,減少2.2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539.8萬噸,比上年增產73.8萬噸,增長2.1%。其中,夏糧1260.6萬噸,增長3.6%;秋糧2279.2萬噸,增長1.3%。 2017年,江蘇造林面積3.6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3.5%。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35.4萬噸,比上年下降3.0%;禽蛋產量186.1萬噸,下降6.3%;牛奶總產量59.9萬噸,增長1.6%。水產品總產量520.1萬噸,下降0.6%,其中淡水產品370.6萬噸,海水產品149.5萬噸,分別下降0.8%和0.1%。 2017年,江蘇有效灌溉面積達413.2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4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7.7萬公頃;新增設施農業面積3.4萬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991.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7%。 [9] 第二產業

2017年,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5%,其中輕工業增長8.6%,重工業增長6.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增長7.8%,集體工業增長2.0%,股份制工業增長8.0%,外商港澳台投資工業增長6.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工業增長6.7%,私營工業增長8.0%。 2017年,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利潤總額10359.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企業虧損面11.6%,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為15.0%、6.7%和7.2%。 2017年,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中,醫藥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5.1%,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7%,通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9%。代表智能製造、新型材料、新型交通運輸設備和高端電子信息產品的新產品產量實現較快增長。全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99.6%,3D打印設備增長77.8%,新能源汽車增長56.6%,服務器增長54.2%,光纖增長42.4%,智能手機增長26.4%,太陽能電池增長25.9%。 2017年,江蘇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7955.9億元,比上年增長8.4%;竣工產值21542.9億元,增長1.3%;竣工率達77.1%。全省建築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870.2億元,增長3.0%。 [9]

第三產業

2017年,江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7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8385.3億元,增長1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352.1億元,增長14.1%。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28660.8億元,增長10.5%;餐飲收入額3076.6億元,增長11.4%。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0.4%,飲料類增長9.2%,煙酒類增長6.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2%,金銀珠寶類增長12.9%,日用品類增長8.7%,五金、電料類增長7.7%,書報雜誌類增長17.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9%,中西藥品類增長14.4%,通訊器材類增長18.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7.3%,家具類增長12.8%,石油及製品類增長8.3%,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9.9%,汽車類增長6.7%。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網上零售額增長49.8%。 對外貿易 2017年,江蘇貨物進出口總額40022.1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出口總額24607.2億元,比上年增長16.9%;進口總額15414.9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利用外資保持穩定。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254家,比上年增長13.9%;新批協議註冊外資554.3億美元,增長28.5%;實際使用外資251.4億美元,增長2.4%。新批及淨增資9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資大項目347個,比上年增長19.7%。全年新批境外投資項目631個,中方協議投資額92.7億美元。 [9]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江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0%,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全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51.4萬件、22.7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8.7萬件,比上年增長15.1%;發明專利授權量4.2萬件,增長1.4%;PCT專利申請量達4590件,增長42.9%;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2.5件,增長22.2%。全省企業共申請專利36萬件。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3.7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72.9億元,比上年增長19.7%。省級以上眾創空間達607家。2017年,江蘇共有54個項目獲國家科技獎,獲獎總數位列全國各省第一。

2017年,江蘇組織實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138項,省資助資金投入9.7億元,新增總投入93.4億元。全省按國家新標準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1.3萬家。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0359項,已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162個。 2017年,江蘇全社會研究與發展(R&D)活動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左右(原可比口徑)。全省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22萬人,其中研究與發展(R&D)人員80萬人。全省擁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00人。全省各類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中,政府部門屬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達450個。全省已建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168個,科技服務平台29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63個,企業院士工作站359個,經國家認定的技術中心110家。 [9] 體育事業

江蘇曾舉辦第一屆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

江蘇的奧運健兒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第二届男篮世界杯,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十一届国际泳联花样游泳大奖赛,国际剑联女子佩剑世界杯扬州站。

2016年,江蘇體育運動員在里約奧運會和殘奧會取得優異成績。在重大比賽中獲世界冠軍22項,獲金牌67人次,獲銀牌44人次,獲銅牌62人次。 [35]

文化事業

2017年末,江蘇共有文化館、群眾藝術館113個,公共圖書館114個,博物館317個,美術館27個,綜合檔案館113個,向社會開放檔案69.1萬件。共有廣播電台8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21座,電視台8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有線電視用戶1997.7萬戶。生產故事影劇片41部。報紙出版22.7億份,雜誌出版1.3億冊,圖書出版6億冊。 [9]

醫療衛生

2016年末,江蘇共有各類衛生機構32080個。其中醫院167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7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110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43.3萬張,其中醫院擁有病床34.8萬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1.9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9.6萬人,註冊護士21.8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0.6萬人,婦幼衛生保健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1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達99%以上。分級診療制度加快實施,基層診療人次占診療總數的比重達到60%。 [35]

教育事業

2017年,江蘇共有普通高校14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53.4萬人,在校生176.8萬人,畢業生49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6.5萬人,在校生17.7萬人,畢業生4.6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6.7%,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 65.2萬人(不含技工學校)。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9.3%。特殊教育招生0.4萬人,在校生2.8萬人。全省共有幼兒園6982所,比上年增加115所;在園幼兒260.5萬人,比上年增加3.3萬人。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8%。 [9]

交通 綜述 2017年,江蘇旅客運輸量比上年下降4.9%,貨物運輸量增長9.4%,旅客周轉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4.2%和24.4%。全省機場飛機起降46.3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8.1%;旅客吞吐量4446.3萬人次,增長19.6%;貨郵吞吐量57.1萬噸,增長10.6%。完成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25.7億噸,比上年增長6.4%,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9億噸,增長8.7%;集裝箱吞吐量1724萬標準集裝箱,增長5.9%。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5.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692公里,新增35公里。鐵路營業里程2770.9公里,鐵路正線延展長度4735.9公里。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619.5萬輛,增長12.9%;淨增184.9萬輛。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1408.2萬輛,增長12.5%;淨增156萬輛。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987.6萬輛,增長10.7%;淨增95.5萬輛。 [9] 公路 2017年末,江蘇公路里程達15.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688公里。 [38] 江蘇省首輪規劃的「四縱四橫四聯」高速公路網主骨架全面建成,包括京滬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連徐高速公路、鹽靖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寧宿徐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徐濟高速公路、寧連高速公路等。寧鹽高速公路、鹽蚌高速公路等正在規劃中。 截至2016年底,江蘇農村公路密度達138公里/百平方公里,農村公路網密度和高等級公路比重全國領先。 [39] 航空 截至2017年6月,江蘇共分布有9個民航機場與9個一類航空口岸。其中無錫、鹽城、常州、連雲港白塔埠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另外南京馬鞍國際機場近期為軍用遠期為軍民合用機場,連雲港花果山國際機場為民用遷建機場。 [40-41]

民俗文化


文化 古代文化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93年發 江蘇符號 江蘇符號 現的南京湯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距離2017年的5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考古工作者於1954年在泗洪雙溝鎮東下草灣發現的人類化石,據測定年代介於北京猿人和現代人之間,距2017年約4~5萬年,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學界稱之為下草灣人,又叫泗洪新人。距2017年的六七千年前後,大江南北進入新石器時代興盛階段,據初步調查,江蘇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其中淮安青蓮崗文化、高郵龍虬文化、海安青墩文化、蘇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陰陽營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五彩繽紛,星羅棋布。在草鞋山遺址發現了馬家浜文化水稻田,該稻田距2017年約有6000年的歷史,是中國發現最早有灌溉系統的古稻田。 [11] 現代文化 吳韻漢風是形象表達江蘇文化的一種說法。江南以蘇州為代表,是吳文化圈,吳儂軟語、蘇州評彈、崑曲是最典型文化表現形式;江北以徐州為代表,語言和人文環境又完全不同,京劇《霸王別姬》、琵琶曲《十面埋伏》,還有話劇《大風歌》─最能代表它的風格。而南北交界的省會南京,又有着獨特的氣質。 [3] 江蘇文化主要由「吳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等組成。 [55] 截至2016年12月,江蘇共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3座和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3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32座,中國歷史文化街區5處,擁有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數量均列全國首位。 [2] 江蘇地域文化 分類 簡介 楚漢文化 楚漢文化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為中心的區域性文化,它以6000年前的青蓮崗文化、大墩子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灣新人文化為淵源。它的顯性特徵是剛強雄渾。 [55] 吳文化 吳文化的地域通常指靠近太湖的蘇、錫、常地區,其具有清新氣息、柔美風格、鮮活靈性,形成了聰穎靈慧、細膩柔和而又視野開闊、樂於創新等顯性特徵。 [55] 金陵文化 金陵文化以古都南京為中心,其顯性特徵是南北交匯、兼容並蓄、開放包容,可謂獨樹一幟。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國文化,這三大塊歷史文化又可統屬於「都城文化」。 [55] 淮揚文化 淮揚文化以揚州為中心,淮揚地區河多水多,船多橋多,呈現出古、文、水、綠、秀的地域風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清新優雅與豪邁超俊相結合的顯性特徵。 [55] 海洋文化 江蘇海洋文化區通常指連雲港、鹽城、南通的沿海區域, [56] 早在先秦時期,長江古沙咀由揚州向東經過二千多年向外伸展,形成了一個海洋文化區。蘇東海洋文化主要包括山海文化、西遊文化、 [57] 海鹽文化、 [55] 江海文化。南北之間同中有異,具有滄海桑田、大膽開放的海派氣概。 [56]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江蘇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0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5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32名、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5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11個、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32名。省級非遺傳承示範基地21個、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25個、非遺研究基地14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0個。 [58] 文學 西漢淮陰(今淮安)枚乘是漢大賦的開山祖師,被後人推崇為「文章 美麗江蘇 美麗江蘇(32張)

领袖”。盛行于梁、陈间的宫体诗,追求声律上的和谐美与韵律上的回旋美,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唐江都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韵律和谐婉转,被闻一多称为“顶峰上的顶峰”。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极富感染力,后人尊之为“词圣”。长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都享誉世界。和它们并称四大古典名著的《三国演义》《红楼梦》,也与江苏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唐代的传奇、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受读者喜爱。江苏民间口述文学丰富性和艺术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世纪80年代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三部集成(故事、谚语、歌谣)编纂,江苏省收录2亿多字资料。 [55] 

音樂 江蘇素有「二胡之鄉」美譽,「江南絲竹 崑曲 崑曲 」是最富代表性的民間音樂。古琴藝術在中國具有突出地位,先後形成常熟虞山琴派、揚州廣陵琴派、南京金陵琴派等重要的地方性音樂流派。江蘇流傳的民歌有12800餘首,有六合民歌《茉莉花》、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廣為流傳。歷史上產生過大小曲種50餘種,現尚存20餘種,蘇州評彈(蘇州評話、蘇州彈詞)、揚州評話、揚州彈詞、揚州清曲、徐州琴書、南京白局都是代表性曲種。 [55] 戲劇 江蘇戲劇表演藝術歷史悠久,品種較多,名家迭出。地方戲種有20餘種,影響較大有崑曲、錫劇、揚劇、淮劇、淮海戲、柳琴戲、梆子等。小劇種主要有海門山歌劇、通劇、丹劇、海州童子戲、徐州丁丁腔、洪山戲、淮紅戲、高淳陽腔目連戲。外來劇種主要有京劇、越劇、徽劇、滬劇、黃梅戲、呂劇等。泰興、揚州等地木偶戲歷史悠久、藝術手段豐富。 [55] 方言 江蘇分為3個方言區,即江淮官話區、吳語區、中原官話區。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