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西师范大学(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江西师大”,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会南昌市,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 中国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江西省2011计划”入选高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后留在江西的部分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

2003年4月,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整建制并入。截至2017年9月,学校共有瑶湖、青山湖、共青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04余万册,电子图书330余万册。 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 学校设有23个专业学院,87个本科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3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

历史沿革

1934年夏,蒋介石在白鹿洞书院主持庐山军官训练团时,偶见山南秀峰寺(开先寺)一带景色幽美,遂有该处最宜办学的感慨,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乘机提议在此举办大学,获其首肯。1936年,国民政府拨款100万元作为创办大学基金,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创办计划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暂被搁置。

1939年日寇犯赣,江西省政府迁往泰和,众多省内外学子云集,创办大学计划再度提出。国民政府审阅计划后增拨基金100万元,江西省政府邀集省内外知名学者组织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校舍设备、图书仪器和教育计划三个专门委员会,校名初定为江西省立中正大学。

1940年4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定校名为国立中正大学,直属教育部领导。10月,国立中正大学在泰和县杏岭开学,是为学校前身创校之缘起。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正大学曾有以庐山海会寺一带为永久校址的宏大规划,当时的校长萧蘧曾前往踏勘,并征得第一期土地1000亩,后因时局变化而未果。

杏岭肇基

1940年6月1日,中正大学筹委会在泰和城郊杏岭正式成立并办公。筹委会工作期间,国民政府任命著名植物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胡先骕(步曾)为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胡先骕于1940年10月1日到职,在就职典礼上提出要将学校办成“国内一个最好的大学”。10月4日,首届新生300余人来杏岭报到。10月31日,中正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是日成为学校校庆日。杏岭期间,虽然设备简陋,生活艰苦,仍有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创办之初学校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9人;至胡先骕1944年离任时,学校专任教师已增至203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39人,在校学生达1386人。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中正大学师生一方面为匡时救国而勤教苦学,另一方面也以各种形式组织抗敌救亡活动。

1942年7月7日,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在新干县石口村遭遇日寇骑兵包围,团长姚名达(显微)教授和团员吴昌达同学赤手空拳与敌搏斗,毙敌一人后壮烈牺牲。1945年1月,江西省政府自泰和向宁都迁移,中正大学随之撤离。学校在杏岭办学4年,开创了江西举办综合性大学的历史。

南赣砺志

1942年,因赣南行署专员蒋经国要求中正大学迁往赣南,学校遂于8月在赣县龙岭设立分校。除农学院外,中正大学新生(包括师范专修科的新生)均在龙岭分校报到注册,本科生在分校完成一年级课程后转入杏岭校本部学习。至此,中正大学形成了一校二地三个学院(文法学院、工学院与农学院)四个专修科(三年制师范专修科、两年制行政管理、税务与土木工程专修科)的办学格局,还创办了附属实验学校和附属中学。1945年1月,龙岭分校撤销,随校本部迁往宁都长胜墟。

1945年1月,中正大学随省政府各机关团体迁往宁都。学校大批师生历经磨难,从泰和经老营盘到兴国,辗转跋涉至宁都长胜墟。龙岭分校此时也迁来长胜,与校本部合并。在迁徙过程中,由于日寇袭击,学校的机器、仪器、标本和图书资料等损失惨重,导致后来的实践环节课程全部无法开设。学校于4月在长胜复课,校舍全部借用民房,并于6月毕业了第二届学生292人。为弥补迁徙时的缺课,学校当年未放暑假。8月日本投降,11月至12月,中正大学北迁南昌城郊望城岗。

望城凯旋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0月,中正大学决定暂迁省会南昌,以北郊望城岗原军政部营房为临时校址,并函电教育部和军政部备案。11月初搬迁开始,长胜、杏岭等地的校产从水陆两路运往南昌,12月底迁校工作基本完成。

1946年1月7日,学校正式复课。6月底,第三届学生314人毕业。望城岗阶段学校规模有所扩大,学校设备渐趋齐全,学术风气臻于浓厚,总体办学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随着民主思想传入校园,校内一批进步社团相继成立,中正大学学生积极投身于国统区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的学生运动。1947年5月21日,近千名学生在进城请愿路上遭到2000余名军警阻拌,数十名学生被打伤。“五·二一”血案发生后,中正大学学生的行动得到全国声援,新华社在523日的评论员文章中给予了高度评价。1948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南昌城市工作部在中正大学建立了地下党组织;1949年2月,中共中正大学支部正式成立。5月26日,中正大学学生载歌载舞将解放军迎入校园,学校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青蓝更始

1949年6月,南昌市军管会全面接管中正大学。8月1日,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0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城东青山湖畔的老飞机修配厂东面近千亩土地作为南昌大学永久校址。11月,南昌大学校部迁往新址,即今位于北京西路与文教路之交的青山湖校区(校内有湖名青蓝)。1952年全国大规模院系调整开始,南昌大学部分学院、系科陆续被调整到省内外其他高校。

1953年10月,以调整后的南昌大学为基础成立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撤销。江西师范学院继承了南昌大学全部校舍、大部分图书资料以及一部分仪器设备,师资队伍保留下来的约占三分之一。1954年师院附中开始招生。1965年成立靖安分院,次年靖安分院师生全部回到校本部参加“文革”。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恢复,青山湖校区迎来“文革”后第一届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1983年10月,江西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2000年10月31日,学校在青山湖校区举行建校60周年校庆。2003年4月,江西省金融职工大学成建制并入学校,原址改称江西师范大学青云谱校区。

拿山行返

1969年1月,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江西师范学院被撤销,以师院为主体成立井冈山大学,江西大学(文科各系)和江西教育学院同时并入。井冈山大学校址设于井冈山下沟边的拿山,原为共大拿山分校所在地。广大教职员工对此次迁校持有异议,但批评意见未能为当时的省革委会采纳。9月至10月,学校迁往拿山。为加速搬迁减轻运输压力,井冈山大学革委会提出“轻装上阵”,要求只带少量急需之物,其他物品则不妨丢弃,此项破坏性措施因群众同声反对而未被执行。搬迁过程中校产遭受巨大损失,但也有许多珍贵的图书资料被教职工自发保存下来。1970年4月,井冈山大学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分为学员班与干部轮训班。1971年4月,井冈山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2年10月,井冈山大学撤销,江西师范学院复校并迁回南昌原址。复校前学校作出决定,所有下放和外调的教师干部统统与学校“复钩”,此举使学校在短时期内收回了原有的师资队伍。复校时青山湖校区已面目全非:校舍被66家外单位瓜分占用,教学楼改成生产车间,田径场变为水稻田,图书馆被当作仓库。复校后经过长达数年的艰苦努力,占用校舍的外单位方逐渐从学校退出。1983年,学校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

瑶湖弦歌

江西师范大学从1999年起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新世纪伊始,江西师范大学跨入万人大学行列。经过一年多时间对南昌周边考察,江西师范大学于2002年决定在瑶湖西岸建设新校区。2002年12月24日举行新校区奠基仪式,江西师范大学于2003年6月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8000名新生入住。10月18日,江西师范大学在瑶湖校区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暨新校区二期工程开工仪式。瑶湖校区占地3000余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3万余人。从2008年起,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省省内开始按一本线招生。2009年,江西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承担“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任务的高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被正式批准承担“国培计划”任务的高校。

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2012年起,启动“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10月30日,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师范大学。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成为继华东师范大学后全国第二所师范院校国家大学科技园。2013年起,江西师范大学推行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招收1000名免费师范生,由此江西师范大学成为第七所可以招收免费师范生的高校 。

2014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江西师范大学排名全国第139位 。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共同下发通知,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江西师范大学成为全国“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10所试点高校之一。从6月3日起,江西师范大学恢复早操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