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汤永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汤永言 汤永言男,汉族,1982年生,安徽怀远人。出生于武术与中医世家,幼年时随家父习中医穴位针灸,练三皇炮锤,四门抖,宋门擒拿术,少年时跟随八极拳大师李学义之子李道轩习练八极拳。

八极拳简介

八极拳起源:

八极拳全称《吴氏开门八极拳》,述及渊源还要从沧州吴氏说起。明建文元年(一三九九)燕王朱棣为夺帝位,举兵“靖难”沧州一带惨遭兵燹,赤地千里,百人幸难逃一。朱棣继位后,降旨迁氏,“以实空地”。明永乐元年(一四0三)回族吴氏祖讳祚永公奉招特授直隶河间府沧州盐运司运判,由安徽徽州府歙县阖家迁沧,落居沧州南关。自此,吴姓回族在沧繁衍生息,丁兴家旺。先后购置今孟村县孟村镇、何吕店、海兴县小路村、南皮县鲍官屯、黄骅市吴庄子、山东庆云县后庄科(时属沧州)等大量田产,分庄立户。

其中,四世祖(以下以祚永祖为一世,下同)讳才公生四子,名安、泰、王平、琏。泰之子(六世)三统、三槐、三善迁孟村,琏之孙(七世)师孟迁后庄科,即孟村和后庄科吴姓皆四世才爷之后。后庄科师孟祖后人中有一曾孙(十世)名钟字弘声,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自幼丧父,衣食无着,襁褓中由其母怀抱投奔孟村族人,在其年长族侄(十一世)允明公及本族共帮之下,安家落户,长大成人。

吴钟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痴迷武术。八岁入清真寺颂经习文,十五岁弃书习武。业经多师,汇通百家,以天经“阴阳”“无形”之理,解道家“易经”之论,采奇撷妙创成独绝之术,在套路编排上皆以“两仪桩”即“吴”字篆书像形为根式(两仪桩亦称八极架)八极拳门的套路动作,技击招数及其变化皆由“吴”字演变而出,这是八极拳命名冠以吴姓的重要标志。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吴钟公二十三岁,只身南游于福建晋江少林寺(孟村吴氏八极拳谱原记为“浙江少林寺”。经笔者考证,浙江并没有少林寺,有“晋江少林寺”,“浙”与“晋”在当地口音相似属笔误),技败众僧。一杆大枪三进三出少林寺,无一暗器着身,折服长老,震惊寺官,长老赠其锦镖一囊,镇寺官员惊叹“神枪”。此后,“神枪”吴钟名扬四海,与当时的“短打擒拿”名家康大力,提柳单刀名家李章结为好友,并称“武林三杰”。

学武经历

1996年有幸在北京得咏春拳大师黄淳梁指点,习练咏春拳及108式实战木人桩功法。

1998年为得八极拳精髓,专程前往上海拜“申城八极王”王长典及其嫡子盛清元先生学拳,潜心专修吴氏八极拳及道家无极拳,主攻八极散手,无极内功。

2006年专程前往桂林,随武当隐侠(张三丰秘传)太极拳传人,生息拳社创办者陆天先生,潜心主修太极拳和生息拳,深得先生真传。并有幸被先生聘为拳社副会长及高级教练,同陆先生一道开展太极,八极,以及生息拳的研究与教学.

2010年获得中华民间传统武术“八极拳”七段位、中国一级武术教练资格。2012年上海八极门开展太极、八极拳的研究与教学,获得优秀武术培训机构称号,学员弟子遍布海内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