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二级字, 读作沂(yí)。水名,发源于山东省,由江苏省入海。山东境内有多个相关地名,临沂(沂州府)、沂源、沂水、沂南等,另有沂蒙山也较为著名。[1]

[]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𠀤鱼衣切,音溰。水名。《说文》水出东海费县。一曰沂水出泰山,盖靑州浸。《周礼·夏官·职方氏》靑州,其浸沂沭。《水经注》沂水于下邳县北西流,分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迳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闲以为圮,子房遇黄石公,即此处。《地理通释》曾氏曰:徐州之水,以沂名者非一。郦道元谓出尼丘山,西北迳鲁之雩门,谓之沂水。出泰山武阳之冠石山,亦谓之沂水。 又山名。四镇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注》靑州之沂山。

又地名。《左传·定五年》大败夫㮣王于沂。《注》沂,楚地。

又州名。本秦琅邪地,宋置北徐州,周攺沂州,今属兖州府。

又沂水,县名。本春秋郓邑,今属靑州府。俱见《广舆记》。

又姓。《一统志》有沭阳令沂州。

又《集韵》《正韵》𠀤鱼巾切,音银。器之𬬱锷。𬬱或作沂。《尔雅·释乐》大篪谓之沂。

又《杜笃·论都赋》奋彗光,埽项军,遂济人难,荡涤于泗沂。《班固·答賔戏》张良受书于邳沂。俱作鱼巾切。

详细字义

◎ 沂Yí 〈名〉 (1) (形声。从水,斤声。本义:沂水。古水名)

(2) 同本义 [Yi River]

(3) 源出山东省曲阜县东南的尼山,西流至滋阳县(今兖州市)合于泗水。

(4) 大沂河古又称沂水。源出山东省的沂山,南流经沂源县、沂水县、沂南县、兰山区、郯城县境入江苏省

(5) 山名。又称东泰山[Yi mountain]。在山东省沂水县北,临朐县南

(6) 古州名 [Yi district]。州治在今山东省临沂市

(7) 村名:前沂城,后沂城。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姜庄乡境内。现存战国时楚国古"沂城"遗址,据考证:沂城始建于公元前598年,为楚国宰相孙叔敖下令所筑,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左传.宣公十一年》中记载了筑城的详细经过:“楚令尹𫇭艾猎(即孙叔敖)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趾、具糇粮、度有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清朝乾隆年间的《古氾城志》中载:“沂,楚邑,是时襄城属楚。今县东南四十里霍堰左有城土筑,匝以深池,名沂城者,想即古之沂城。”现存的沂城遗址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200米。城中曾经出土有铜镜,战国铁剪,汉代砖瓦残片,陶器及五铢钱等文物以及马匹的骇骨等物。

(8)汉典记载,沂有圣洁、高远,超极(超越极限)、满载溢出的神圣之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