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戈
沈戈.jpg
国籍 中國
职业 大连开发区国防高级技工学校校长
知名于 连续两届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

沈戈女,大连开发区国防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沈戈从教十四年来,她以聪慧睿智的头脑,超前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创建了“六个教育”教学体系,为推进民办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成功之路。2004年被授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还先后被评为开发区十大女杰、开发区十大创业功臣辽宁省巾帼创业标兵连续三届被评为开发区劳模,连续两届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

人物特写

1978年,沈戈凭借聪慧和实干精神被国营企业招为正式职工。她的事业如鱼得水,各项工作非常出色,很快被组织列为普兰店商业局副局长人选。在官位和事业面前,她毅然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选择下了基层,自荐当上了濒临倒闭的商业和供销集团职业学校的校长。这一干就是六年,硬是把这个烂摊子扭亏为盈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职业教育优秀校长1999年她又一次作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扔掉了铁饭碗,下海闯世界。她背着行囊,来到大连开发区,当看到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她感动了。她理智的分析了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产业结构的布局,决定继续办职业教育,为开发区内、外资企业培养专业人才。说干就干,在一无资金,二无校舍,三无场地的情况下,向亲朋好友借了三万元,租了几间空房子,开始走上了艰难的办学历程。为了招来学生,她带着老师,背着干粮,十下北三市,十上东三省。腊月二十九还在庄河的山沟里挨门逐户的宣传,看到人家炸丸子、蒸馒头,才知道过年了。就是凭着这种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劲头,终于感动了学生家长。第一年招了80名学生。为了诚信,不辜负家长的期望,沈戈同学生吃住在一起,给学生做饭、洗脚、送汤、喂药,同时认真备课,亲自给学生讲课。学生家长感动的说:“把孩子交给沈老师俺们放心,就是不成材也能成个人。”工夫不负有心人,沈戈像妈妈一样对待学生,一传十,十传百,结果第二年招生,由在校生招来的学生达400多名。现在国防技校已有学生达3100多名。

人物轶事

沈戈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她自己的工资除了扣税不到3000元,而骨干教师的工资已近4000元。至今她没有专车,全凭两条腿和骑坏了的三辆自行车。她对自己要求很严,但凡是谁有困难,她都会无私的去帮助每一个人。一次去瓦房店招生,发现一群聋哑孩子在比划着要钱,她二话没说,就带领雕刻老师给孩子们送去带锔、钻床、刨床、发电机、气泵和雕刻用的原材料,共达20多万元。现在聋哑学校的学生们都掌握了专业技术,还能挣钱养活自己,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为了众多家庭的幸福,让更多的孩子学到技术,她十上北三市,深入特困户家中进行调查,于是她做出了“对失去父母的孤儿全部免费,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减免一半学费”的决定,每年都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这样的孩子得到免费上学的资助和免费就业安置。家住普兰店徐大屯的孩子徐芬芳,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要退学,沈戈知道后冒着刺骨的北风来到了她家,发现她家的炕席破了,地上还堆着一大堆卖不出去的等外小苹果,她心酸的落下了眼泪,当既从兜里掏出500块钱给她,又以高价收购了这堆苹果,徐芬芳的爸爸感动的热泪盈眶,紧紧握着沈戈的手说:“我把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就是她的妈妈。”残疾学生周昆雨毕业后,两次送岗都都被企业送了回来,沈戈就不厌其烦的说服企业,让大家给残疾学生一个就业机会。失去双亲的龚梅菊同学一直梦想上大学,沈戈知道后,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这个同学,终于使她圆了大学梦。 几年来,她救助的孤残及单亲孩子已近170多名,赞助和减免学费60多万元。去年她还被大连市评为支持妇女儿童事业的突出贡献奖。沈戈是一名职业教育专家型的学科带头人,有学术专著出版及多篇职教学术论文发表。长篇论文《新一代技工队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大军》曾作为开发区管委会决策性文章,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