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沉默君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沉默君

别名;迟雨(笔名)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4年1月4日

逝世日期;2009年8月20日

职业;编剧、作家

主要成就;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山东文艺创作乙等奖

出生地;江苏省常州市

代表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

星座; 摩羯座

沉默君(1924年1月4日-2009年8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国内地编剧、作家

1948年,创作小说《夫妻英雄的故事》,获得山东文艺创作乙等奖。1952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获得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1954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渡江侦察记》,获得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1957年,与黄宗江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海魂》 。1963年,担任剧情电影《自有后来人》的编剧 。1966年,"文革"前夕,沉默君流放到安徽省贫困的枞阳县接受劳动改造 。1971年,由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的现代京剧艺术片《红灯记》上映 。1978年,担任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委员兼创作组组长。1982年,创作电影剧本《台岛遗恨》。1984年,出版电影剧本集《孙中山广州蒙难记》。1987年,担任军事电影《死亡集中营》的编剧 。[1]

2009年8月20日上午,沉默君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在合肥逝世,享年86岁 。

目录

人物经历

沉默君从小热爱文艺。1938年,参加新四军,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 。1948年,担任华东野战军总后政治部文工团长,并创作了歌剧《叶大嫂》;同年,创作小说《夫妻英雄的故事》,获得山东文艺创作乙等奖。

1946年,开始担任文工团股长、副团长等职。1950年,担任第三野战军文化部创作员。1951年,参演剧情电影《海上风暴》。

1952年,在陈毅的支持和指导下,与沈西蒙、顾宝璋合作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 ,获得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1954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渡江侦察记》 ,获得华东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同年,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电影创作组组长。

1957年,与黄宗江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海魂》 ;同年,沉默君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军垦农场云山畜牧场劳改。1960年,沉默君被调到850农场文工队。

1961年,沉默君"摘帽"时,被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借调到哈尔滨搞创作。1962年5月,组织调他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 。1963年,担任剧情电影《自有后来人》的编剧,该片由于彦夫执导 。

1966年,"文革"前夕,沉默君被莫须有的罪名 "两开"(开除党籍、开除军籍)、"一保留"(保留公职),连降了9级,同时被驱逐出长春电影厂,流放到安徽省贫困的枞阳县接受劳动改造 。1971年,由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的现代京剧艺术片《红灯记》上映 。

1978年,担任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委员兼创作组组长。1982年,创作电影剧本《台岛遗恨》。1984年,出版电影剧本集《孙中山广州蒙难记》。1987年,担任军事电影《死亡集中营》的编剧 。

2009年8月20日上午,沉默君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在合肥逝世,享年86岁 。

主要作品

编剧作品

时间 名称 类型 1987年 《死亡集中营》 电影 1982年 《台岛遗恨》 电影 1963年 《自有后来人》 电影 1957年 《海魂》 电影 1954年 《渡江侦察记》 电影 1952年 《南征北战》 电影 1948年 《叶大嫂》 歌剧

文学作品

时间 名称 类型 1984年 《孙中山广州蒙难记》 电影剧本集 1948年 《夫妻英雄的故事》 小说

人物评价

在创作上,沉默君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他不以表现真人真事为满足,不受生活中真实情况的局限,而是把历史的真实与审美的追求辩证统一起来,力求达到故事性与典型性的和谐一致。他的电影剧本,都有戏剧性很强的故事情节和构思巧妙的矛盾冲突,文学性较强 (新安晚报评)。

在沉默君一生的电影创作中,前期电影剧作主要取材于他所熟悉或亲身参加过的部队战斗生活。对于自己尚未完全熟悉的题材,沉默君总是以各种方式认真地加以补充了解,力求做到驾轻就熟。他的创作贯穿着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红线,努力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他强调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和美育作用,认为艺术应该首先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因此,他总是把自己笔下的人物写得很美,不仅灵魂美、道德美,形象也美 (合肥晚报评)。

相关视频

武心潜龙陈清阳 沉默君

参考资料

  1. 沉默君简介 , 聚培训作文网,2021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