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参麦冬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参麦冬汤

 

 

 

求真百科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沙参麦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一。为润燥剂。具有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之功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属于肺胃阴伤者。

出处 《温病条辨 》卷一

歌诀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合方;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

组成

沙参三钱(15g)、玉竹二钱(10g)、生甘草一钱(6g)、冬桑叶一钱五分(10g)、麦冬三钱(15g)、生扁豆一钱五分(10g)、花粉一钱五分(10g)。

用法用量

水五杯,煮取二杯,每日服二次。

功用

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

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现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属于肺胃阴伤者。

方义

沙参、麦门冬清养肺胃,玉竹、天花粉生津解,生扁豆、生甘草益气培中、甘缓和胃,以甘草能生津止渴,配以桑叶,轻宣燥热,合而成方,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配伍特点

以甘寒养阴药为主,配伍辛凉清润和甘平培土药品,全方药性平和,清不过寒,润不呆滞,而清养肺胃之功甚宏,真乃王道之制。

运用

1、临床应用以身热不甚或不发热,咽干口渴、干咳少痰、舌红少苔,为其辨证要点。

2、现代临床常用以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小儿口疮,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口疮,又用以治疗秋燥,霉菌感染,心动过速,急性肝炎,呕吐,燥咳,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咽炎,小儿咳喘及腰腿痛等。

加减化裁

若余热未清者,加芦根,金银花;若阴虚热盛者,加玄参、生地黄;若咳甚线中带血者,加白茅根;潮热、盗汗、题红者,加炙甲、青蒿。

使用注意

外感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本方沙参、麦冬用量较桑杏汤、清燥救肺汤两方为大,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秋燥》中云:“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本方所治之证较桑杏汤证又深一层,较清燥救肺汤证燥热为轻,吴氏称本方为“甘寒救其津液”之法,功专滋养肺胃、生津润烛。

附方

名称百花定喘丸

组成:冬花、丹皮、陈皮、黄芩、桔梗、天门冬、生紫菀、麦冬、杏仁、北沙参、麻黄、花粉、前胡、薄荷、生石膏、百合、生五味子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三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每服一丸,开水送下

功用:疏风解热,止嗽定喘

主治:咳嗽痰喘,日夜不息,不能安眠,呼吸困难,胸满不畅,咽干口渴

参考资料

1. 沙参麦冬汤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引用日期2019-04-02][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