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湖位于武汉市武昌东北部,东邻中北路,南至小龟山,西抵武昌至大冶的铁路线,北达徐东路。清末修筑的粤汉铁路穿湖而过,路西为小沙湖,又名内沙湖,现已近乎湮没;路东为大沙湖,又名外沙湖,即沙湖[1]。按武汉市水务局最新公布的测量数据,内沙湖现实有面积0.134平方公里,外沙湖现实有面积3.197平方公里,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也是武汉市区内环线内唯一的湖泊。

中文名称: 武汉沙湖公园

外文名称: Wuhan Shahu park

地理位置: 武汉市武昌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

占地面积: 367.09公顷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石壁龙湫、泉亭松韵、琴堤水月、东山残碣、雁桥秋影、雁山晨钟、兰岭香风、寒溪渔梦、欧岛浴波、沙湖放棹

创始人: 任桐

建造时间: 917年始建;2010年复建

发展历史

历史上,沙湖却有过自己的美丽与风光。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六子朱帧为楚王,朱帧就藩武昌长达五十多年。沙湖因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很受朱祯的喜爱。沙湖边芦苇常被朱祯制成音质优美的芦笛,故沙湖又曾名“歌笛湖”。

清末湖北道员任桐极爱沙湖之美,曾自封“沙湖居士”,别号琴父。任桐在沙湖边仿《红楼梦》中大观园修建了中国第一个带有现代特征的游乐公园,并以“琴园”命名,园内按四季造景,春景有花柳塘,夏景有荷塘,秋景有月榭,冬景有梅岭,园中还有“乐乐厅”等建筑。同时在庭院边修了一条路接通长江与沙湖,名为“琴园路”。园林建成后,轰动一时,成为当时著名的庭院,为当时聚居武汉的各路文人雅士必游之地。康有为曾经为之作联:“琴谱茶经,轮换风雅;园花池月,悟彻禅机。”抗战时期,琴园被毁,琴园路也被讹传成秦园路。  而积玉桥这个地名,与沙湖也不无渊源。

据《江夏县志》记载,积玉桥原名鲫鱼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是座内室一丈多的石桥。每年夏季沙湖涨水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1931年石桥毁坏,193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木头桥面的桥梁,1938年又毁,现仅残留桥基,尚可依稀辨认。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

在90年前,国学大师黄侃游武昌琴园写了一首五言古诗,近日由武汉大学在读历史学博士刘文祥首次发现。刘从上海图书馆馆藏文献中查到这首诗及出处后,将电子影印件捐赠给沙湖公园。公园旋即派人前往上海图书馆,从章太炎主编的《制言》汇编中,找到了这首题为《偕门人咸宁唐祖培(季申)、黄冈严绂蕙(士采)游武昌琴园》的诗:

长夏苦溽蒸,相偕理烟艇。

江风不作波,天宇旷以迥。

何人倚乐郊,占此地一顷。

葺治尚未半,游者不可屏。

爱闲在我曹,触处心已领。

归途迎夕晖,健足夸先骋。

此诗二子和,共约追逋景。

主要景点

清末湖北道员任桐极爱沙湖之美,曾自封“沙湖居士”,他在《沙湖志》中仿“西湖十八景”总结出“沙湖十六景”,可见当年沙湖之美。

《沙湖志》也成了沙湖公园景观工程设计人员的灵感来源。公园将以大面积植物群落为背景,以游憩道“串”起景观。该设计方案选取沙湖十六景中的十景进行提炼加工,形成了新的“沙湖十景”。通过传统或现代化的造景手法,再现任桐所描绘的意境。

新“沙湖十景”为:石壁龙湫、泉亭松韵、琴堤水月、东山残碣、雁桥秋影、雁山晨钟、兰岭香风、寒溪渔梦、欧岛浴波、沙湖放棹。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三所所长邓俊峰介绍,设计方案几易其稿,多次调整,历史人文区、市民休闲区已于2012年11月初开工,按照要求,全部工程于2013年基本建成,向市民开放。工程由武汉市园林局及地产集团建设。

公园景观结构可归纳为:“一桥、一堤、三片、十景”。一桥——沙湖大桥;一堤——如横琴状卧于沙湖之中的琴堤,将历史人文区划分为内、外两湖;三片——根据功能需要将公园分为原朴、古典、现代三大风格片区;十景——创新再现旧“沙湖十六景”中的十景,即新“沙湖十景”:泉亭松韵、琴堤水月、东山残碣、雁桥秋影、兰岭香风、石壁龙湫、雁山晨钟、寒溪渔梦、沙湖放棹、鸥岛浴波。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沙湖位于武汉市武昌东北部,东邻中北路,南至小龟山,西抵和平大道北达徐东大街。清末修筑的粤汉铁路穿湖而过,路西为小沙湖,又名内沙湖,现已近乎湮没;路东为大沙湖又名外沙湖,即沙湖。按武汉市水务局最新公布的测量数据,内沙湖现实有面积0.134平方公里,外沙湖现实有面积3.197平方公里,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也是武汉市区内环线内唯一的湖泊。

现已经建立沙湖公园A区与部分B区。其中水域面积291.42公顷,陆地面积75.67公顷,是武汉最大公园,相当于9个解放公园面积,仅公园建设方面投入就达8亿元。该园共分为5个区,特色鲜明,2013年基本建成,同年5月26日免费试开放。

沙湖

沙湖公园位于武汉中央文化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城中湖公园。

公园总面积377公顷(含水域),其中陆地面积约90公顷(含岛屿)。全园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历史人文区、市民休闲区、文化艺术区、生态湿地区、运动森林区。

沙湖又名“歌笛湖”,清末湖北道员任桐极爱沙湖之美,曾自封“沙湖居士”,别号琴父。任桐生长在江南水乡,深谙园林艺术,他在沙湖边仿《红楼梦》中大观园修建了一座带有现代特征的游乐公园,并以“琴园”命名。任桐把一生忘情于山水的志向全部凝聚到一本《沙湖志》里,具体到琴园里,他还为沙湖提炼出了“沙湖十六景”。“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人类与自然的融合”。公园本着“传承古典,创造经典”的目标,用古典园林的形式营造一个适合现代功能的开放式城市公园。

公园分区

作为开放式公园,沙湖公园仅出入口就有大小12个,机动车停车位1500余个,非机动车位1350个。

公园将分为5个各具特点的区域:历史人文区、市民休闲区、文化艺术区、湿地观赏区、运动游乐区。

市民休闲区位于公园正南方,用泥巴经特殊处理后,堆砌起12米高的人造假山,将喧闹的城市隔离开来。文化艺术区为公园主入口,与公正路相连,广场下方将建设拥有300余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还包括800多米长的亲水休闲带。

湿地观赏区紧邻五九铁路,10余个人工岛屿与道路相连,占地9000多平米,这里将是喜欢垂钓市民的理想场所。该区域还包含一个独立的湖心岛,将吸引各种鸟类,方便市民观赏。

运动游乐区靠近长江隧道武昌出口,设有亲子乐园、野餐草地,将建孩子们喜欢的小木屋、小绿地等。

大事记

1381年,朱桢17岁就藩武昌为楚王。朱帧就藩武昌长达五十多年。沙湖因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很受朱祯的喜爱。沙湖边芦苇常被朱祯制成音质优美的芦笛,故沙湖又曾名“歌笛湖”。

1900年,粤汉铁路的建设,将沙湖人为地一分为二,分别为“沙湖”(又称“外沙湖”)和“内沙湖”。

1900年,清朝光绪庚子年间,任桐宦游至鄂,不期而遇沙湖,从此独爱沙湖。

1916年,民国六年,武胜门外五里许,黄鹤楼之北、歌笛湖之西沟口地方,有琴园,占地百亩。任桐在沙湖边仿《红楼梦》中大观园修建了中国第一个带有现代特征的游乐公园,并以“琴园”命名,园内按四季造景,春景有花柳塘,夏景有荷塘,秋景有月榭,冬景有梅岭,园中还有“乐乐厅”等建筑。

1931年前,琴园向市民开放,门票5分大洋。

1931年,武汉发洪水将琴园淹没,之后因为战乱毁于一旦。

2009年底,武汉武汉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三所所长邓俊峰接到了沙湖公园整体规划的项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