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溪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溪乡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德江县西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细沙溪)距县城21公里。[1]

中文名: 沙溪乡

国土总面积: 119.47平方公里

农业人口: 14568人

平均海拔: 1087米

性 质: 少数民族乡

乡镇概况

沙溪乡为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德江县西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细沙溪)距县城21公里。介于东经107°55-108°22,北纬28°16-28°22之间。东邻钱家,南接龙泉,西靠楠杆,北抵长丰,插入务川县,德江县最高峰“羊角脑”(1534米)就矗立在乡境内万山村,素有德江“屋脊”之称。2010年全乡辖14个村1个社区99个村民组,4056户,15605人,其中农业人口14568人,占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多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0%,属全县高寒、偏远的少数民族乡。乡政府所在地的万坝集镇又名“细沙溪”,是全县18个场镇之一,历来属德江西北大门商贾云集之地,集镇繁华。

民俗文化

花灯戏:花灯戏普及全乡各大村寨。据传由汉族艺人所创造,但一直在土家山区成长,已成为土家人民喜爱的一种地方小戏。每年元宵时节,则自发组织演唱。其形式为“二人转”,分一旦一丑;丑为男角,曰“丑角”,旦为女角,曰“旦角”。表演时,女旦一手舞扇,一手摇摆扬帕,与丑角面对面,常以“半边月”、“线拔子”、“犀牛望月”等步式边跳边唱。所唱内容多以吉利词语恭贺主人新年快乐,人财两旺,五谷丰登。有“开财门”,“ 门调”,“送金银”、“五更调”、“采茶调”、“盘灯”等多种牌调形式。

自然资源

沙溪乡土地宽广、土质肥沃、物产丰富。舒家、刀堡、石龙一线煤炭储量大,年产原煤3.5万吨,是德江的工业及县城居民燃料来源。全乡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左右,适宜水稻、玉米、小麦生长,境内有国家保护的重点动物娃娃鱼和重点植物银杏。有大型山塘、水库3个,面积300公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沙溪人民紧跟时代步伐,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沙溪气候温凉,常年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水稻、玉米、烤烟、花生等农作物生长,烤烟生产是全乡的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生态茶叶、生态畜牧、特色天麻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打造“生态沙溪”、“爽爽沙溪”发挥了主要作用。沙溪自然资源丰富,有保护较为完好的雪基河原始生态林,近4万亩国有林场,约6万亩天然牧场;矿产资源有煤、硫铁矿、萤石矿、汞矿等,其中煤的蕴藏量为1217万吨,占全县总储量的12.5%,可开采量608.5万吨,是全县广大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业用煤的主要供应地。同时,沙溪还有历史悠久、民族风味神韵的花灯,独具特色农家风味米花、熬熬茶以及色香味俱全的腊猪脚等。

扶贫开发

为了进一步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村党支部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凝聚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我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加速发展、加快调整、推动跨越”为主基调,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完善政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目标任务

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乡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集体积累逐年增加,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2011年在四堡村、龙坝村试点,到2013年底,实现基础较好的村集体经济有新发展、基础差的村集体经济有新起色的目标,力争90%以上的村集体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基本原则

坚持思路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村级主体,突出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搞行政命令,防止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防止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

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重点抓好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坚持资源整合,实现整体推进。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视频

沙溪乡欢迎您到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