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沱江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沱江镇位于湖南省正南边陲、湘桂粤三省(区)结合部,素有"神州第一瑶都"的美誉,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连务江乡界牌乡南依东田镇大路铺镇,西靠江永县松柏瑶族乡、北接道县祥霖铺镇,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10公里,境内有沱、冯二水汇流。行政区划调整后共辖行政村39个,城市社区4个,居民委员会1个,移民社区2个,户籍人口数13.6万人,常住人口19.8万人。总面积306.77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92189人(2017年),镇人民政府驻舒家山(原沱江镇人民政府驻地)。镇内地势平坦,两面环山,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305天。境内207国道南北向贯穿境内,有瑶都大道连接线通往道贺高速公路,洛湛铁路通过镇内,设有江华火车站,交通便利。[1]

历史沿革

潇水在此地纳萌渚水、潇水经此地的河段又称沱江,镇沿用江名。1954年江华县人民政府由沱江镇迁驻水口。1955年沱江镇划人江永县560 | 390 | qq }}https://v.qq.com/x/page/j0842zdzt8n.htmlDispl 沱江镇] </ref> 辖。1958年复归江华瑶族自治县。1985年县人民政府从水口镇迁回沱江镇。镇境1949年解放,1950年设百家尾乡、竹园寨乡;1955年{{#iay:j0842zdzt8n | 划归江永县辖,建置未变;1958年设沱江人民公社;1961年设百家尾公社、鲤鱼井人民公社、竹园寨人民公社;1984年设沱江镇、沱江乡、竹园寨乡、鲤鱼井乡;1995年竹园寨乡、沱江乡、鲤鱼井乡合并到沱江镇。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调整后共辖行政村39个,城市社区4个,居民委员会1个,移民社区2个,户籍人口数13.6万人,常住人口19.8万人。其中辖竹园寨社区、塘头坪村莲花地社区小洛坪村、龙造窝村、鹿洞村、茫海洲村、阳华田村、栋青村、双顾村、白泉村、云梯山村、豸山社区、萌渚社区、茅坪村、天桥村、老县村、大鹿冲村、新城村、鲤鱼井村、山口铺社区、架枧田村、四联村、沱岭社区、山寨村、春晓社区、阳华社区、宝山社区、大干村、海联社区、赫洞村、六联村、车头村、桥头铺村、上宅洞村、下蒋村、亭路村、万石洞村、先锋村、下刘家塘村、赤卫村、木园村、消江湾村、桥头铺社区居民委员会、思源社区、为人社区。总面积306.77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92189人(2017年),镇人民政府驻舒家山(原沱江镇人民政府驻地)。

经济状况

全镇年生产总值5.73亿元,年财政收入1550万元。1996年被评为"湖南省百强镇",2001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卫生县城",2002年被中央授予"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近年,镇政府按照科技兴镇、依法治镇、"三种经济"立镇、推进"三化"富镇的工作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种草养畜为主的新型畜牧业正悄然兴起,珍珠椒、豆制品、瑶家腊味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充分依托县城提质扩容,构建新型工业园区工业化步伐加快;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提质扩容"的方针,扩新区、改老区、迁政府、建社区、一批重点项目拟在规划建设中;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的社区建设日益火红。

旅游资源

沱江镇是全县的旅游胜地,其中有"江华八景"的寒亭暖谷、浪石清流、阳华岩、奇兽虚明等四景坐落在本镇境内;有世界罕见的九龙井原始檵木林群落;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的豸山寺、凌云塔文物古迹;有独特的瑶族历史人文风情,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沱江是一块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的宝地。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与钟灵毓秀的奇山秀水交相辉映。瑶山英才辈出,中共早期党员、中共三大代表、曾任满洲省委书记、中央文库主要负责人的陈为人烈士、苏翼烈士等代表人物层出不穷。沱江镇作为江华的县城已有近550年的历史,境内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盘王殿: 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瑶族人民每到一地都要建立盘王殿,以纪念先祖。盘王殿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平头岩公园内,座北朝南,为混凝土仿古式建筑。在宽敞的停车坪下车后即进入高8.9米的瓠圣门(由云南省政协副主席赵廷光〈瑶族〉题写),两旁是瑶家的吊脚楼。沿着拼花鹅卵石路踏上一级连着一级的青条石台阶,仿佛走进了瑶族那悠久的历史画卷中,越往前走就越容易看见瑶族先祖盘王笑容可掬地在大厅里迎接您,与君畅谈瑶族久远的历史。而后拾级而上,则是亭阁式的后殿。整座盘王殿远望错落有致,红墙琉瓦,金碧辉煌;近看雄伟、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堪称中国瑶族第一殿。

豸山:位于县城沱江镇东面,屹立于潇水之畔,"峭壁摹空,悬崖俯流。"因山形似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豸獬)而得名。登上山巅,走近宝塔,东眺远处,云浮青峰如诗如画,西瞧县城尽收眼底,南瞰冯(河)沱(水)汇于眼前,北望江水滔滔从容而去;凭船游望,绿水倒映,青山白云,古代塔寺的红墙琉瓦,飞檐与现代跨河斜拉悬臂大桥相呼应,其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山顶,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凌云塔。山下的豸山寺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距今四百余年,豸山寺有两个独特的地方,一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建筑格局。二是其建于岩隙中,可以说是镶嵌在豸山的山体里面,正所谓的"山中有佛,佛在心中"。

佛爷岩:位于沱江镇山口铺长山岭,相传因宋代蒋水雄辟谷好道,坐石上化去成佛,故得名。洞旁散布着几十棵古树,洞口石壁高悬,灌木丛生,一年四季有泉水淙淙流出。该洞口长1500米左右,入洞后行至500米处有一洞厅,高约30米,上悬无数石钟乳,岩壁有石花、石旗、石盾、石碑随处可见,情态各异,有"莲花仙梯"、 "蘑菇云"、" 石幔飞瀑"、"猎豹怒吼"、"福寿门"等景观二十余处。岩内支洞较多,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的奇观。

九龙井天然檵木林:位于沱江镇东北方向五公里处之莲花地村白竹园自然村。这是一片神奇的檵木林。总面积8.5亩,174株,平均胸径24.7cm,树高7.6m,平均树龄500年。其中最大胸径48.4cm,树高12m,树龄1000年以上。据考察,在湖南省内乃至全国像该群落之结构的古檵木林群落实属罕见。特别是该群落内还点缀了壹株胸径17.8m,树高20m,冠幅18×16m2的千年古樟,树干根部涌出甜润的清泉(九龙泉之发源处),实乃旅游避暑之佳境。

阳华岩:位于县城东五公里的竹园寨村回山脚下。岩口向东敞开,洞中怪石嶙峋,岩下有清泉从石缝流出,泉水晶莹透澈。因风景之胜,历代文人墨客在岩壁留下诗文题刻四十多处。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阳华岩铭(有序)》石刻。这是唐朝大文学家元结于公元766年任道州刺史时游阳华岩所作,文中赞道:"吾游处山林几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家者,未也。"并称:"九疑万峰,不如阳华"。铭文由时任江华县令的名书法家瞿令问用隶书、小篆、大篆三种字体书写,刻之岩壁。因景绝、诗绝、字绝,一千二百多年来传为名迹。现为江华县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说到阳华岩,不能不提到"圣水豆腐丸"。豆腐丸又叫豆腐酿、豆腐圆。选料精良,制作精细,色鲜味美,清嫩可口。其制作方法是将精肉剁碎,以香葱、香油、精盐、味精等拌合,先做成馅,然后放入挖有空洞的鲜豆腐中间,再贴锅黄焖至熟即成。以沱江镇竹园寨得仙岩中的"圣水"磨制的豆腐为最佳品,享誉江南。瑶乡独特的风味小吃--瑶家十八酿由此而来。

相关视频

江华县沱江镇二小快闪《我和我的祖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