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南荥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河南荥阳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荥阳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下辖9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管委,人口59万(2013年),面积90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荥阳是象棋的故里、郑氏的祖地、阀门之乡和建筑机械之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全国科普示范试点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河南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35个扩权县市之一。历史上,荥阳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社会贤达和仁人志士,战国时法家人物申不害、唐朝文人郑虔、晚唐诗人李商隐都出生于荥阳,宋代的王博文。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2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原煤、铝矾土、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等12种。其中原煤储量丰富,总量达6亿吨。水资源丰富,市区建有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3.2万吨。荥阳市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冬桃、金银花、石榴、柿子等。河阴石榴古为宫廷贡品,久负盛名;万山冬桃一枝独秀,享誉中州;荥阳柿子甲天下,柿饼以质软糖多,驰名中外,柿霜糖药食兼优。

基本内容

中文名:荥阳

省:河南

国家:中国

行政区类型:县级市

荥阳简介

荥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荥阳是郑氏和潘氏等姓氏的发源地,也是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的发源地。荥阳地理位置险要,素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重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役曾发生于此。例如,刘邦与项羽以荥阳的鸿沟中分天下,三国时刘备、关羽和张飞在荥阳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章邯、吴广、李世民、窦建德和李自成等历代兵家都曾在荥阳演绎战争大戏。在两汉时期,荥阳曾是和长安、洛阳平级的“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荥阳郡冶铁作坊是世界上最早的冶铁作坊之一,其冶铁高炉为当时世界之最。荥阳是著名诗人李商隐和著名思想家申不害的家乡;有“诗豪”之称的著名诗人刘禹锡,死后也长眠在荥阳这片土地上。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和柳宗元等一批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曾在荥阳留下足迹和不朽的诗篇。荥阳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

荥阳区位优势明显,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郑西客运专线从荥阳穿过;西气东输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在荥阳交汇;荥阳是距省会郑州最近的县级市,也是中国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城市之一。荥阳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级市,是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科技百强县级市。荥阳是全国最大的建筑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白刚玉以及阀门生产基地。荥阳的少林客车是中国第3大客车制造商,产品荣获“中国名牌”,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荥阳是河南省会郑州市辖县级市,距离省会郑州仅15公里,她西望古都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濒九曲黄河,东接省会郑州,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辖九镇三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索河街道、京城街道、崔庙镇、乔楼镇、豫龙镇、广武镇、王村镇、汜水镇、高山镇、刘河镇、贾峪镇、城关乡、高村乡、金寨回族乡、环翠峪风景名胜区,人口65万,有汉、回、满、土家、壮、羌、侗、布依8个民族,汉族59.8多万人,少数民族2.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7人。2009年,完成GDP360亿元,财政收入15.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人均GDP58064元(人民币)8634元(美元),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居第64位,在2007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居第5位,2008年10个乡镇跨入河南省乡镇百强行列,是全省百强乡镇最多的县级市。综合实力位居河南省县(市)第二位。

行政区划

荥阳市辖2个街道、9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索河街道、京城街道、崔庙镇(国家级重点镇)、乔楼镇、豫龙镇、广武镇、王村镇、汜水镇、高山镇、刘河镇、贾峪镇、城关乡、高村乡、金寨回族乡、环翠峪风景名胜区。302个行政村,2439个村民组,4个居委会。共有135000多户,57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127000多户,52.8万多人;非农业人口7000多户,4.1多万人。有汉、回、满、土家、壮、羌、侗、布依8个民族,汉族59.8多万人,少数民族2.1多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7人。

行政代码 面积 驻地 简介

索河街道 410182001 索河街道隶属于河南省荥(xíng)阳市,荥阳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郑州西15千米,北临黄河,是隶属于省会郑州的一个县级市,也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   

京城街道 410182002 京城街道隶属于河南省荥(xíng)阳市,荥阳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郑州西15千米,北临黄河,是隶属于省会郑州的一个县级市,也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  

乔楼镇 410182101 乔楼镇位于荥阳市中部,紧邻市区,东与豫龙镇相接,南与崔庙镇相望,西与城关乡接壤,全镇辖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00亩,辖18个行政村,185个村民组……

豫龙镇 410182102 豫龙镇地处荥阳东部,距荥阳市区2公里,郑州10公里,西临荥阳市区,东与郑州市中原区相接,南与本市贾峪镇毗连,北与本市广武镇相邻。东西宽度为8.2千米,南北长度为……

广武镇 410182103 " 荥阳市广武镇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荥阳市东北13公里处,北部紧临黄河,地理位置在东经113°69′——113°30′、北纬34°36′——34°58……

王村镇 410182104 荥阳市王村镇位于荥阳市西北部,南望巍巍伏山,北靠滚滚黄河,全镇91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81个村民组,56000口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气……

汜水镇 410182105 汜水镇,古称“雄镇”,是河南省荥阳市辖镇。东接七朝古都开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南有嵩岳名刹少林寺,北依华夏之源黄河,中有汜河水蜿蜒流淌,紧邻铝城上街区,与巩义市……

高山镇 410182106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东距郑州30公里,东经118°,北纬34°,东邻310国道,郑洛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美丽的汜河蜿蜒环绕,我镇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区,地势是西南……

刘河镇 410182108 刘河镇位于荥阳市西南部,距荥阳市区15公里,东邻崔庙镇,南接环翠峪风景区,西连巩义市米河镇,北毗峡窝镇,辖区总面积32.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邮政编码:4……

崔庙镇 410182109 崔庙镇隶属荥阳市,镇政府设在崔庙自然村,辖崔庙、盆窑、项沟、索坡、竹园、翟沟、石井、车厂、石坡、老庄、王宗店、白赵、王泉、栗树沟、芦庄、界沟、郑岗、郑庄、寺沟、……

贾峪镇 410182110 贾峪镇原为贾峪乡,1994年5月撤乡建镇。隶属河南省荥阳市,位于荥阳市区东南12公里、郑州市区西南15公里、新密市区东北20公里的“金三角”地带,总面积83.7……

城关乡 410182200 城关乡位于省会郑州西15公里,荥阳市西北部,是荥阳市的中心乡镇,区域面积54.4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161个村民组,总人口4万人。全乡综合经济实力位居荥阳……

高村乡 410182201 高村乡位于荥阳市北部,总面积57.82 平方公里,辖18 个行政村,51 个自然村,149 个村民组,总人口40351 人,50813 亩耕地,地势平坦、交通便……

金寨回族乡 410182204 金寨回族乡位于荥阳市西北,距市区10公里。全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南邻310国道,北靠郑洛高速公路,高速路引线从乡穿过。1986年省政府批准成立金寨回……

历史沿革

今天的荥阳,由历史上的东虢、京、荥阳、成皋、汜水、荥泽、武泰、河阴、广武等县和地区分合演变而成,其所辖的地域,在郑州城区以西、汜水虎牢关以东、嵩山山脉东段浮戏山以北、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广武山以南。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山川秀美,并且有荥阳关、虎牢关等险关要隘,有广武山、鸿沟等名山沟川。荥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立县历史已有2200多年,为历代政治要区和军事重镇。   

荥阳是历史上的政治要地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在历史上是郡治要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后,在荥阳设置三川郡,辖荥阳、巩、京等县;西汉时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辖荥阳、成皋(今荥阳汜水镇)、故市(今郑州西北)、密县、中牟、新郑、苑陵等县。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河南郡为荥阳郡,郡治仍在荥阳。   

北魏时,在武牢(即虎牢关)设北豫州部,置荥阳郡。北周灭北齐后,将荥阳及其附近地区组成的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所设在成皋(即武牢关、虎牢关)。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郑州州府治所仍设在成皋(即虎牢)。唐朝时,郑州的行政建置有所变化,其辖区变为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等县,直到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郑州州府治所才从成皋移至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   

1949年元月,豫西四分区改组为中共郑州地委与郑州专员公署(开封专区前身),由登封大金店迁来荥阳,辖新郑、郑县、密县、登封、巩县、荥阳、成皋7县,办公地点设在荥阳。直到1954年2月,中共郑州地委和郑州专员公署由荥阳迁开封,改称开封专区。   

荥阳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 在有记载以来的历史上,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所:春秋时,晋楚争霸,曾大战于此;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后,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在荥阳广武山麓建敖仓,储积大量粮食并派驻重兵,使荥阳一跃成为著名的军事重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亲率大军围攻荥阳,在这里与秦军大战,后吴广战死于荥阳;楚汉战争时,荥阳更是争夺的中心,刘邦与项羽在这里长期对峙、反复争夺,最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三国时,曹操在荥阳遭遇董卓大将徐荣“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引自《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而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在荥阳的虎牢关(今荥阳市汜水镇)大战,这就是有名的“三英战吕布”。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荥阳虎牢关、牛口峪一带与割据势力窦建德决战,以三千铁骑败敌十万大军,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投降唐朝,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根基,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虎牢之战”;明末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起义军集合荥阳大海寺,根据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向”的主张,各路义军四面出击,开创农民起义走向辉煌、明王朝统治开始崩溃的新时期。   

荥阳在历史上是水运枢纽,粮储中心大禹于荥泽分大河为阴沟,引注东南。魏惠王开鸿沟,在荥阳北开口(荥口),引黄水经圃田入大梁。秦始皇疏鸿沟以通淮、泗,漕运淮河南北粮食至荥阳敖仓。隋炀帝大规模修治洛、黄、汴河,称通济渠,沟通南北,连接东西,是当时的水运枢纽。唐代输天下之粮于武牢仓、河阴仓,再运至长安。北宋视汴河为国之命脉,漕运四方粮食至汴梁,荥阳人称为运粮河。当时,荥阳经济发达,市场繁荣。   

荥阳是历史上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公元前360年,战国时的魏国在荥阳开凿了鸿沟,自荥阳引黄河水流向东南,与淮水、泗水、济水、汝水等汇合,把荥阳同陈(今淮阳)、山东的定陶等著名城市以及江淮一带连成一个商业贸易网。鸿沟既可以用于水运,又能灌溉农田,在战国至秦汉魏晋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促进郑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鸿沟与黄河交汇处的荥阳,由于水陆交通方便,春秋战国以后地位日升,西汉至西晋、北魏时期,荥阳一直为郡治之所,管辖今郑州、开封的大部分地区。这时的荥阳,不但是郑州地区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是荥阳的繁荣时期。西汉时期主管财政的大司农桑弘羊,就把荥阳列为“天下名都”之一,与蓟(今北京市)、邯郸、洛阳等著名城市并列。[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