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沿江路 (广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沿江路 (广州)
图片来自ppfocus

沿江路位于中国广州市市区珠江北岸的临江道路。东起东湖路南端,西至六二三路,全长2946,宽11~20米。全路分东、中、西三段,东湖路至东华南路沿江东路;东华南路至海珠广场沿江中路;往西为沿江西路。目前车辆通行方向北京路长堤大马路东端及长堤大马路西端至人民南路为双向通行,其于均为由西往东单向通行。

历史介绍

  • 沿江东路原为珠江边的沙滩,1956年建成马路,称沿江东路,1967年改为沿江三路,1982年复名。
  • 沿江中路东段因鸦片战争后在此曾驻过八旗兵水师营,原称八旗大马路,1951年改为东堤大马路;西段在1920年筑堤而成,取名南堤大马路;1967年沿江中路东、西两段改称沿江二路,1984年改今名。
  • 沿江西路东段原为珠江北岸的浅滩,陈济棠主粤时期,1931年到1932年间,在长堤大马路之南又填筑了东自龙王直街(原长堤电灯局处)、西至仁济路口的一段弯曲河岸浅滩,炸毁了海珠礁石,并耗资75万元,筑成了1159米长、11~20米宽、沥青路面的新堤大马路(今沿江西路),起自永安堂(今市儿童图书馆)东端,止于爱群大厦西端。原为河岸的长堤大马路成了内街。这一工程既清理了珠江河道的主要险段,又填辟出大片陆地以供修造马路、街道,由此获得铺位面积约40万平方米和一大片广场。至此,天字码头起向西直到广州海关成为修直的河岸马路[1],1981年改今名;沿江西路西段原称西堤马路,1940年代一度改称哲生一、二、三、四路(“哲生”为曾任广州市市长孙科)。1967年改为沿江一路,1982年复名。

参考文献

  1. 修筑长堤 广州市情网 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