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泉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泉志》,出版社: 中华书局,ISBN:9787101096118。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之一,由我国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陆费逵(伯鸿)先生在上海创办[1]。中华书局从1912年至2012年,共出版图书3万余种,获奖图书累计563种,其中国家图书奖[2]和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获奖数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内容简介

钱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很密切的,小到日常购买,大到购置不动产,事事都离不开钱。钱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其中金属铸币在我国至少已行用了二三千年。从先秦到近代,历朝历代铸造的铜币、铁币、金银币数量惊人,品种繁多。于是,就有了对钱的关注,有了围绕钱的文化,有了民间收集不同品类的钱的习俗,有了关于钱的学问及著作。《泉志》就是一部关于钱的专著。它是中国古代较完整地流传至今的成书早、被奉为经典的著作,它的作者是宋代洪遵(1120-1174)。

说到中国古代关于钱的专著,洪遵《泉志》并不是早的。据《隋书·经籍志》等记载,南朝梁顾炬著有《钱谱》一卷。洪遵讲:“梁顾炬始为之书,凡历代造立之原,若大小轻重之度,皆有伦序,使后乎此者可以概见。”如所记属实,则顾氏《钱谱》并非简单地罗列钱图,其内容还包括一些理论性的探讨。然而此书早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后人征引的片段中推想其大概。洪遵征引顾炬的话中,又言及一部《刘氏钱谱》,则《刘氏钱谱》应比顾炟《钱谱》成书更早。《隋书·经籍志》还记载唐以前曾有人著有《钱图》一卷。这部《钱图》也早已失传。关于它,无论其作者,还是其内容,都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记载中,唐代关干钱的著作仅两部,一部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封演,他同时是《封氏闻见记》的作者。此入主要生活于唐玄宗至德宗时期。他的书名为《钱谱》和《续钱谱》(各一卷)。另一部《钱谱》的作者是姚元泽,关于姚元泽的生平,我们找不到可靠的资料。刘昀《旧唐书》卷一〇二《韦述传>讲韦述“钱谱、玺谱之类,当代名公尺题,无不毕备”。家备钱谱似是一种时尚,或许此类著作不只上述二种。另有五代入张台的《钱录》(《宋史》、《玉海》记为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为二卷,《通志》则记为三卷)。张台行迹无考(说他是五代人,是因为他的书中言及五代钱而未言及宋钱)。

到了宋代,搜集、收藏古币似乎已成一种习俗。文人刘敞一次请韩维、梅尧臣等友人来家里饮酒,席间拿出自己收藏的齐大刀、王莽错刀给众人鉴赏,于是大家以诗唱和,成为美谈。南宋周辉记:“亲党洪子予收古泉币数十百种,自虞夏以降一无遗者,每出示坐客,道以所然,皆有依据。大抵古钱轮郭皆重厚,叩之有声。虽王莽小钱名径六分,重一铢,然亦不致轻薄。岂上古鼓铸但求精致,初不计铜齐耶。洪死,尝叩其子,云悉举入棺矣。或言其家虑为势力者攘取,故为之辞。”(周辉《清波杂志》卷七)又据载:“[董]逌之祖尝得古钱百,令迪考次其文谱之,以前世帝王世次为序。”(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上)南宋王十朋一次发现两个儿子在搜集古币,因赋诗一首,即《孟甲孟乙好蓄古钱,因示以诗》。可知搜集、收藏古钱币在士大夫中有一定普遍性。集币者既多,自然而然地就推动了钱币学著作的发展,特别是人们希望有一种著作,既供他们“按图索骥”,同时又可提高自身文化品位。与洪遵生活年代接近的周辉更公开倡言:“好事者傥裒诸家所谱,更考近世圜法沿革,萃为一帙,板行于世,不亦善乎!”《泉志》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产生的。

作者介绍

汪圣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两宋财政史》、《中国钱币史话》、《两宋货币史》、《两宋货币史料汇编》、《宋代社会生活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书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 中国国家图书奖历届获奖书目(第1-8届),豆丁网,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