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泾渭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泾渭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地处高陵区西南部。东濒泾渭河交汇处,与崇皇乡相连,南与未央区革滩街道隔河而望,西南连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西与咸阳市泾阳县崇文镇相接,西北与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接壤,北与湾子镇相连,总面积65.9平方千米。泾渭街道境内有泾渭分明自然景观。截至2020年6月,泾渭街道下辖11个村(居),其中:5个社区、6个行政村。2011年,泾渭街道总人口12.09万人,农业总产值达到4.637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6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357万元,各类存款余额2.4亿元。[1]

中文名: 泾渭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

地理位置: 高陵区西南部

面 积: 65.9 km²

下辖地区: 5个社区、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泾渭中路62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201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12.09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因地处泾河、渭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而得名。

春秋属秦地。

汉朝时曾为汉惠帝刘盈安陵的园林“鹿苑”。

唐武德二年(619年),分高陵县泾河以南地设鹿苑县,辖今泾渭镇;贞观元年(627年),撤销鹿苑县重新划归高陵县。

1949年后,为马家湾乡。

1958年8月,成立灯塔公社,

1959年1月1日,改为马家湾管理区。

1961年5月20日,归三原县高庄公社;同年9月1日,改为高陵县马家湾公社。

1966年后,曾改名旭东公社。

1972年,复为马家湾公社。

1984年,又复改为马家湾乡。

2001年,撤乡设镇,与姬家乡合并为泾渭镇。

2012年,撤销泾渭镇,设立泾渭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辖长庆龙风园、长庆泾渭苑、陕汽车城花园3个社区,米家崖、梁村、西营、东营、雷贾、店子王、陈家滩、泾渭堡、姬家、肖家、罗家、朝李、毗沙、东城坊、邓家塬、姜李、杨官寨、高刘、雷家、泾吴20个行政村;下设44个居民小组、137个村民小组。2012年,泾渭街道辖米家崖、粱村、店子王、西营、东营、雷贾、陈家滩、泾渭堡、姬家、肖家、罗家、朝李、毗沙、东城坊、邓家塬、姜李、杨官寨、高刘、雷家19个行政村。2016年3月,西安市政府同意将泾渭街道内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划出,分设姬家街道。截至2020年6月,泾渭街道下辖11个村(居),其中:5个社区、6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米家崖村。

地理环境

泾渭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西南部。东濒泾渭河交汇处,与崇皇乡相连,南与未央区革滩街道隔河而望,西南连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西与咸阳市泾阳县崇文镇相接,西北与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接壤,北与湾子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9千米,总面积65.9平方千米。距县城13.7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辖区总人口12.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6万人,城镇化率79.4%。另有流动人口8636人。总人口中,男性61519人,占50.9%;女性59381人,占49.1%。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泾渭街道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4.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36.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泾渭街道财政总收入7646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完成营业税1000万元,增值税5000万元,企业所得税500万元,个人所得税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46.8%、42.0%、8.7%。人均财政收入71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5.5元。

第一产业

2011年,泾渭街道耕地面积15615亩,人均0.2亩。2011年,泾渭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46370万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泾渭街道粮食生产18421.7吨,人均172.2千克。其中小麦9432.7吨、玉米8989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奶牛、家禽为主。2011年,泾渭街道生猪饲养量2611头,年末存栏965头;羊饲养量1565只,年末存栏826只;牛饲养量748头,年末存栏228头;家禽饲养量35.6万羽,上市家禽33.2万羽。2011年,泾渭街道生产肉类1027吨,其中猪肉824吨,牛肉20吨,羊肉73吨、家禽肉110吨;禽蛋615吨,鲜奶1172吨。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累计造林3000亩,其中防护林400亩,经济林2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0万株,林木覆盖率6.9%,活立木蓄积量26万立方米。2011年,泾渭街道水果种植面积665亩,产量106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葡萄、柿子、梨、桃等,其中苹果500吨,葡萄200吨、柿子160吨、梨100吨、桃100吨。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大型农业机械221台(辆)。

第二产业

泾渭街道初步形成了以油田设备、汽车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兵器工业等新型产业集群。2011年,泾渭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32.1%。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商业网点1135个,职工7066人。2011年,泾渭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35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57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9%。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邮政网点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4千米,投递点4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2.0万份、期刊5000册,业务收入9.8万元。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1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9万户,比上年增加101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9.7万户,比上年增加25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55千米。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0万元。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信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5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储蓄1万元,是1949年的5.9倍,比1978年增长2.3倍;各项贷款余额1.94亿元,比上年增长5.4%。

交通运输

泾渭街道包(头)茂(名)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6千米,双向4车道,有马家湾、泾河2个出口。有县乡(镇)级公路14条,总长53千米。2011年,泾渭街道日均发送44辆客车,日客运量5280人次;2011年,泾渭街道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5000辆、3000吨位;客运汽车164辆、3280座位;货运量13.8万吨2011年,泾渭街道客运总量13.0万人次,货运总量20.5万吨。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3条,公交运营车辆160辆,年客运量568万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幼儿园(所)20所,在园幼儿3034人,专任教师2079人;小学17所,在校生2767人,专任教师2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2800人,专任教师2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泾渭街道教育经费达2986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648.6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633.7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12.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9%、38.6%、38.9%、27.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5.1%,比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3个,会员500个;文化站2个,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0个,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藏书5600余册;还有村文化活动中心20个、农家书屋10个。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西营战鼓、邓家塬锣鼓等。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卫生院2个;病床198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6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9张,固定资产总值169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20人,其中执业医师100人,执业助理医师50人,注册护士70人。2011年,泾渭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8.1万人次,住院手术9200台次,出院病人4683人次。重点医院有陕汽医院、长庆职工医院、太和医院等。2011年,泾渭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4859人,参合率100%。体育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体育场地22个。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5%。

社会保障

2011年,泾渭街道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43万元,比上年增长21%,基金支出合计43万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027人,比上年末增加103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25394人,比上年末增加904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70人,比上年末增加71人。参加生育保险164人,比上年末增加10人,全年共有164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0人次。

社会福利

2011年,泾渭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0户,人数362人,支出105.99万元,比上年增长23%,月人均244元,比上年增长20%;城市医疗救助14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2户,人数1640人,支出221.73万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9人,支出41.6万元,比上年增长71.5%;农村医疗救助4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40人次,共支出8.2万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临时救济100人次,支出9.5万元,比上年增长23%。2011年,泾渭街道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15人,紧急转移安置2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0亩,倒塌房屋18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救灾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55.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4.4万元。社区服务设施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7个。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2个。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28千米,生产能力12万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62千米,污水处理厂1个,工业废水处理率62%。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3座,主变压器8台,高压输电线路22条,总长度139.9千米。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9.9%。燃气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镇区天然气(煤气)管线102.9千米,供(加)气站1个,天然气(煤气)用户13068户,其中1业用户23户,居民用户13045户,燃气普及率为27%,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403.9万立方米。截至2011年末,泾渭街道有公园1个,公园面积1.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79.8公顷,绿化覆盖率32.3%,人均绿地7.4平方米。

风景名胜

泾渭分明自然景观为本区历史景观之一。位于长庆东路以东,泾渭河汇流之处。汛期,泾水相对为浊而渭水相对为清,非汛期,泾水相对为清而渭水相对为浊。二水任性而自遇,清浊而并流,界线异常分明,成为千古奇观。骚客文人常以此指陈时势,剖析义理,悟出了许多人生哲学,教育了不可胜记的人民群众。唐代吕牧《泾渭扬清浊》诗云:“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京。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流听一声。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御猎思投钩,渔歌如濯缨。合流合禹力,同共到沧瀛”。

视频

【陕西省泾渭街道重点示范镇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