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洛克斐勒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洛克斐勒中心

图片来自cntraveler
面积    22英亩(8.8公顷)

建于    1939年

网站    www.rockefellercenter.com

建筑师   雷蒙德·胡德, 华莱士·K·哈里森

洛克菲勒中心英语:Rockefeller Center)是座落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第五大道的一个由数个摩天大楼组成的城中城,由洛克菲勒家族出资建造,设计者为Raymond M. Hood。由十九栋大楼组成,各大楼底层相通。1987年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国家历史地标。 洛克斐勒中心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这块区域占地22英亩,由19栋建筑围塑出来的活动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也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DOWNTOWN”。洛克斐勒中心几乎是费理斯画作的完美呈现,包括建筑群的分布与高低的配置,第五大道旁较为低矮的国际大楼缓缓起伏到第六大道旁最高的奇异电器大楼(69层楼),交错横贯之间的是供市民使用的广场〈海峡花园”Channel Garden”、下层广场”Lower Plaza”等〉,这座迷你的小都市每天可容纳25万人次上班、观光、消费。 严格来说,洛克斐勒中心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七大道,介于47街至52街之间,区内涵括餐厅、办公大楼、服饰店、银行、邮局、书店…,甚至还有地下铁通道贯穿连结,建筑师聪明地利用大楼间的广场、空地与楼梯间制造人行流动的方向,让一天超过25万的人潮在此穿梭无虞。

洛克斐勒中心在建筑史上最大的冲击是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这种为普罗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Civic Space)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冲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彻底落实为广大中产阶级服务的30年代,建筑物不再是取悦上帝及皇帝的工具。

历史

1928年,世界首富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之子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与大都会歌剧院合作开始了此建筑计画。

然而,第二年的1929年的大萧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也使大都会歌剧院撤出了投资。这时,小洛克菲勒面临两个选择,放弃或继续。他说:“我明白现在的我只有两条路,一是放弃整个计画,二是完全由我一个人的资金继续完成他。”他选择了继续,独自承担起这个巨大的计画,限期24年。(可选择延期另外三期各21年,总共87年)他当年坚持继续计画的原因,很大部分是为了创造建筑的就业机会并提振美国人民的信心。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私人建筑计画。在纽约曼哈顿装饰风艺术风格的十四栋摩天大楼,占地22英亩,于1930年5月17日正式动工,于九年后的1939年11月1日完成。建筑名称是家族幕僚Ivy Lee所建议的。小洛克菲勒原先并不想以自己的姓氏命名,但考量到这名字能吸引到更多商家与人潮,接受了提案。

整个中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930年代建造的十四栋大楼,为古典风格。第二部分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新建的四栋大楼,为现代风格。

1989年10月,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点的这一年,三菱地所以8.46亿美圆(以当时的汇率,约合1100多亿日圆)的价格购买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拥有者洛克菲勒集团Rockefeller Group)51%的股权[1],从而取得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控制权,成为日本当年海外投资的经典案例。此后,三菱地所又分批购买了洛克菲勒集团剩下的所有股权[2]

1996年7月因为无法偿还贷款,洛克菲勒集团将最初建造的14栋大楼转让[2]。2000年,房地产业者Jerry Speyer(洛克菲勒第三代领导人David Rockefeller的好友)以18.5亿美元买下了这14栋大楼。

而较新的4栋大楼则仍然为三菱地所的全资子公司洛克菲勒集团所拥有。

设计建筑师

哈里森,伍斯特(Worcester,美国,1895/1981)1931年至1940年哈里森完成了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Center)建筑群设计,设计案地跨三个街区,有十四栋大楼,加上一座歌剧院,在当时是少有的巨大工程,楼前的水道花园和下沈式广场很有特色,创造了建筑群体布局的范例。洛克斐勒中心位在纽约曼哈坦区,基地原本属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土地,原先计画作为校园的一部份,另一个构想则是兴建一个新的歌剧院取代旧的大都会歌剧院,这个计划还包含一些商业空间。

设计理念

最初基地是由廉价公寓和剧院占领,而计画是以3个巨大的办公楼,和一个大城市歌剧院使区域复苏。而整栋建筑群的焦点是洛克斐勒30广场,它是最大且最先建造完成的(1934年成为RCA总部)。

表现手法

使用直线和对称的构成,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合成树脂玻璃。立面设计是由下而上层层退缩。在广场出入口上方使用了金属色系的马赛克,而广场中央也摆放了金属色系的雕塑,达到绚丽的装饰效果。

建筑特色

此广场由三面道路所围绕,空间的封闭条件凹角有破绽,乃一不利的基地。应如何使此一基地变为成功的封闭的外部空间。

1. 由此游步道前进,前二低建筑与RCA大楼成游离状,更向中央前进,有以褐色花岗石之壁面为背景,再前进,骤然间低陷之广场进入视界。此低陷广场于冬季作为溜冰场,其他时期作为屋外餐厅,具外部空间的机能。因有低陷广场,人们可在其周围游动、休息、而发生动因。

2.由第五大道顺游步道向RCA大楼前的道路走去的人们,并不会感到道路间无阶梯之高低差,但经过游步道抵达前面道路时,需经过一段阶梯,因游步道系一下坡路之故。此四个阶梯之前的部分乃为阻挡视线的壁面,为克服三面道路的恶劣条件,才予全体广场以封闭空间的印象。

3.有此四个阶梯的原因是因为游步道是一倾斜的路之故,自此处出入的人们并无任何疑虑而自然的登上阶梯,游步道的倾斜与此阶梯的连接并无任何人留意,所以游步道的高低差乃为使此广场名闻世界的诀窍。

4.自第五大道经W49街或经W50路至RCA大楼前面的道路时,该阶梯的高低差,若经过游步道时必须经过阶梯始能到达前面的Ro kefeller Plaza。游步道的高低差,三角形部分乃为使此广场名闻世界的诀窍。[3]

相关条目

视频

🇺🇸🎄New York Christmas Walk - Fifth Avenue to Rockefeller Center Christmas Tree - 【4K 60fps】

参考文献

  1. [1] ,纽约时报:Japanese Buy New York Cachet With Deal for Rockefeller Center
  2. 2.0 2.1 洛克菲勒集团历史
  3. 纽约洛克斐勒中心,cem.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