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阳市图书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洛阳市图书馆新馆位于洛龙区安乐镇原洛阳师范学院老校区,依托该校原图书馆改建而成。该图书馆是提供信息查询、资源检索、参考咨询、数字资源下载、网络信息多媒体点播等服务的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是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地市级一级图书馆,是河南省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洛阳市支中心[1]

1933年,洛阳建立了河洛图书馆,它也是洛阳近代史中建立的第一个图书馆;1958年,洛阳市政府在馆址上新建了图书馆大楼,原图书馆全部迁入,并更名为洛阳市图书馆;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洛阳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2019年3月31日,洛阳市图书馆中心馆建成投用[2]

据2020年5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洛阳市图书馆总占地面积约7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拥有各类纸质馆藏文献资源128.6万册(件),馆藏古籍5.3万册,数字图书馆拥有自建数字资源6个,数字资源总量达21.68TB。

历史沿革

1933年,洛阳设立了河洛图书馆。

1953年4月,洛阳市老城区图书馆街设立洛阳市人民图书馆。

1958年,洛阳市政府在洛阳市西工区凯旋西路13号新建了图书馆大楼,原图书馆全部迁入,并更名为洛阳市图书馆。

1992年,洛阳市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现址上重新改建了图书馆大楼,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大楼于1994年竣工,1996年正式开馆投入使用。

201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市市图书馆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17年洛阳市委第63次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位于洛龙区卫国路东侧的原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改建为洛阳市图书馆中心馆,总占地面积约7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市图书馆馆舍做为洛阳市图书馆西工馆使用,继续面向社会开放。

2019年3月31日,洛阳市图书馆中心馆建成投用,面向社会开放。

2020年5月7日,洛阳市图书馆(西工馆)过期报刊书库和流通闭架书库的文献资源重新调整布局,搬迁至洛阳市中心图书馆。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据2020年5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洛阳市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馆藏文献资源128.6万册(件),馆藏古籍5.3万册,数字图书馆拥有自建数字资源6个,购买数字资源13个,数字资源总量达21.68TB。

古典文献

据2020年5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洛阳市图书馆现存古籍53006册,其中善本262种4026册,其中有11部珍贵古籍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元大德九年(1305)建康路儒学刻明清递修本《唐书》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14部古籍入选《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明崇祯刻本《市南子》二十二卷制敕六卷、清雍正十一年(1733)果亲王府刻本《古文约选》不分卷、清乾隆十六年(1751)武英殿铜版印本《西清古鉴四十卷钱录十六卷》、明万历朱崇沐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遗诗一卷》等都是罕见的珍本,另外明清古籍地方文献也是其馆藏特色,馆藏多达五十馀种,对于研究明清洛阳及河南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中州著名文化世家新安吕氏著作清雍正三年(1725)吕宪曾、吕宣曾刻本《梦月岩诗集》二十卷诗馀一卷、清乾隆吕氏刻本《力园诗草》十卷集古诗一卷等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和研究价值。

数字资源

据2020年5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数字图书馆拥有自建数字资源6个;购买数字资源13个;数字资源总量达21.68TB。

视频

洛阳市图书馆 相关视频

洛阳市图书馆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自带广场舞场地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