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洪洞通背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洪洞通背拳又称无极通背缠拳,是中华武林宝库中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并兼内外两家之优而别具于我国传统武坛。该拳法犀利钢劲,招式变化无穷,是中国武术中被流传的最广泛的拳法之一,被广为学习。

简介

“无极”乃无穷无尽,无边无岸,永无边缘是也!通者;即四面八方、四通八达,来往无阻也!背者,脊背也!故曰通背之意乃为:气沉于丹田、力发于背。而通于周身。缠即缠绕之意;周流无息,攻守无止。拳论曰:“精存于内,气行于身、神通于背、功成于恒。”洪洞通背拳又称无极通背缠拳,是中华武林宝库中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并兼内外两家之优而别具于我国传统武坛。

传奇

山西洪洞,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拳种——洪洞通背拳。相传此拳种不好看却管用,不为外人所知也从不传给外地人,甚至连山西人知道的也极少。相传当年师父教拳,弟子之间要以布相隔。如今,以封闭著称的洪洞通背拳登上了武林大会,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洪洞通背拳的一代宗师,乃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神拳”郭永福[1]。郭永福是河南温县人,原系镖师,因打死恶霸逃入山西。郭永福的技艺由此生根发芽,成为洪洞通背拳。通背拳是以108个动作组成的母拳套路,又以数十个子拳套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原始风貌。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因为它的封闭,保持了它的纯粹,与其他拳种很少有交叉的地方。

如此拳术,为何只是久藏深山,不被外人所知?第九代传人史小白分析,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保守。当年有个日本弟子来学艺,想用录像机把招法全部记录下来,但遭到师父的断然拒绝。即使同一个师父带几个弟子,徒弟之间都要用布隔开。另外,基本上不传授外地人,只是洪洞本地人才能学习[2]。这样的苛刻要求,在史小白的记忆中,学成的徒弟不足10人。

另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影响发展的还有一个武术界的通病——派别之争。在洪洞,通背拳存在徐、秦、樊、陈四大分支。四派长久以来,在为一个问题争执不休,谁是正宗?争来吵去,不可开交。这种内部争端解决不掉,也直接影响了拳种的向外推广。

如今,曾经拒绝录像的洪洞通背拳,在开放与融合的现实世界,也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未来。走上电视,这是一条与过去背道而驰的道路,却是社会发展的应变之道。洪洞县委宣传部长晋廷瑞,对于洪洞通背拳的挖掘与发扬,初拟了一个三步构想:申报省非遗、上武林大会、申报国家非遗。

2008年12月,洪洞通背拳入选了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3月,与有关方达成协议,作为一个拳种的比赛进入武林大会。下一步工作争取今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洞通背拳,也期待有名动天下的那一天。

视频

洪洞通背拳 相关视频

山西洪洞通臂名家樊汉武先生演示洪洞通背108式拳
刚猛的洪洞通背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