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洪灵菲」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回退源初之水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Skii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1 個標籤撤銷)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行 1: 行 1:
洪灵菲(1902-1934),现代作家,笔名林曼青、林阴南、李铁郎等。广东潮州人<ref> {{cite web | url =https://book.douban.com/author/1752095/ | title =洪灵菲 | accessdate =2019-03-28}}</ref>。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6 岁开始从事体力劳动,后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学生时代,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国民党的通缉,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邻国。曾参与出版《我们月刊》。1930 年“左联”成立时,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 年被国民党逮捕,洪灵菲被捕后,坚守共产党的机密,坚贞不屈。1934年中秋前后,年仅32岁的洪灵菲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线》等。
+
''' 洪灵菲''' (1902-1934),现代作家,笔名林曼青、林阴南、李铁郎等。广东潮州人<ref> {{cite web | url =https://book.douban.com/author/1752095/ | title =洪灵菲 | accessdate =2019-03-28}}</ref>。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6 岁开始从事体力劳动,后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学生时代,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国民党的通缉,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邻国。曾参与出版《我们月刊》。1930 年“左联”成立时,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 年被国民党逮捕,洪灵菲被捕后,坚守共产党的机密,坚贞不屈。1934年中秋前后,年仅32岁的洪灵菲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线》等。
  
 
==左翼文化运动==
 
==左翼文化运动==
行 12: 行 12: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内容待查]]
 
[[Category: #待校稿##]]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2]]   
 
[[Category: #参考资料待查#]]
 
[[Category: #检查]]
 
  
[[Category:  中国作者]]
+
 
 +
[[Category: 中國人]]
 +
[[Category:080 普通叢書]]
 +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
[[Category:010 目錄學總論]]

於 2022年8月23日 (二) 09:42 的最新修訂

洪靈菲(1902-1934),現代作家,筆名林曼青、林陰南、李鐵郎等。廣東潮州人[1]。出身貧苦的農民家庭,6 歲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後到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讀書,學生時代,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後,遭到國民黨的通緝,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鄰國。曾參與出版《我們月刊》。1930 年「左聯」成立時,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 年被國民黨逮捕,洪靈菲被捕後,堅守共產黨的機密,堅貞不屈。1934年中秋前後,年僅32歲的洪靈菲被槍殺於南京雨花台。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線》等。

左翼文化運動

1927年冬,洪靈菲結束了他海外的流亡生活,到了上海,回到了黨組織的懷抱。洪靈菲恢復了黨的組織關係以後,立即開始了新的鬥爭。當時,中國革命正處於低潮。除了擔任中共上海閘北區委第三街道的黨小組長外,他和戴平萬、林伯修等組織了革命文學團體「我們社」,還通過大學時的老師郁達夫,結識了蔣光慈錢杏郫孟超等「太陽社」的成員。也就是這個時期,開始了洪靈菲文學創作的鼎盛時期。

從1927年冬至1930年春,他寫出了近200萬字的作品,有《流亡》、《前線》、《轉變》、《歸家》、《氣力出賣者》、《家信》、《大海》、《兩部失戀故事》等。以及大量的詩歌、散文、文學評論、譯著。這些,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寶貴財富。

洪靈菲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另一個突出的貢獻,是他為發展和壯大左翼文化運動而作出的努力。


參考資料

  1. 洪靈菲.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