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风光)原图链接来自 美篇网 的图片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是浙江师范大学下辖的二级学院之一,其前身为浙江师范大学交通学院,成立于2005年1月,是浙江师范大学工科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1]

科研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0人,教授10人,副教授42人,博士54人,外教9人,国家高端外专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7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人,普通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100余人,留学生70余人。

学科设置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系、交通运输系、机器人工程系、工业设计系4个系;有智能制造工程(含国际化)、交通运输(含国际化)、机器人工程、工业设计4个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专业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和浙江省一流专业,智能制造工程(前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浙江省一流专业;有机械工程、计算机智能控制与机电工程、职业教育学、智能交通技术4个学科硕士点,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加工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点。

学院拥有轨道交通研究中心、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精密机械与智能结构研究中心、高性能材料加工与应用研究中心、装备状态监测与智能维护技术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民防研究所等8个校级研究机构。教师研究水平高,成果丰硕。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国家级教改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70余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百余项。获省部级高校教学成果奖5项,主编教材18部。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被国际权威检索刊物SCI、EI摘录和引用的有600多篇。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二等奖1项,各种专利500余项。研究成果引起新华社、光明日报等的关注。根据基本学科数据库(简称ESI)的统计,我校工程学在全球研究机构中排名进入了前1%。

教育基地

学院教学、实验条件优越,设施齐全。拥有国家发改委“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面积达128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与装备”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机械工程、车辆工程2个浙江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省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培养基地”、铁道部“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学院与上3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德国西门子公司、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共建实验室和产品研发中心。多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各类奖学金。

视频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 相关视频

2018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机械类招生宣传视频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交运161毕业微视频《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会深解读:探索加强二级学院党的全面领导,搜狐,2018-09-20
  2. 151人才工程计划,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