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浦安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德怀与浦安修

浦安修(1918年7月-1991年5月2日),上海嘉定人,1918年生于北京。全国解放后,先后任纺织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轻工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的夫人。

1979-1987年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8年3月任全国政协常委,1991年5月2日在北京逝世。青年时代,她就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延安参加组织群众,为保卫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陕甘宁边区陇东土改工作团和晋西北土改工作团,其后,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工作。

人物生平

青年时代她就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她受党的派遣,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参加组织群众武装训练以及部队政治工作。1938年4月去延安,任陕北公学党总支妇女干事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训练班秘书。1938年11月,再赴山西抗日前线,为保卫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3年秋,她回到延安,任中央妇女委员会研究员。

她先后参加了陕甘宁边区陇东土改工作团和晋西北土改工作团。其后,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工作。

全国解放后,她服从组织分配,先后担任西北局国营企业党委副书记,纺织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轻工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1957年她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担任政治教育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学校党委副书记。

作为彭德怀同志的夫人,彭德怀同志受到错误批判后,她受到株连,被免去党委副书记职务,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浦安修被列为全校批斗的重点对象,遭受迫害。她提出与彭德怀离婚,但组织上未获批准,彭德怀病重去世前想与之见最后一面的心愿也未实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获得彻底平反,恢复了学校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党中央为彭德怀同志平反以后,她积极协助组织为受彭德怀同志株连的冤案平反,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她参与彭德怀同志史料的收集工作,到老根据地访问老党员、老干部、老房东,在她的主持下,将彭德怀同志在受审查和"文革"时期写的生平简历和材料,整理成《彭德怀自述》一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彭德怀同志光辉的一生,为向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教育,提供了珍贵史料。她还把彭德怀同志平反后补发的部分工资和《彭德怀自述》稿费、分别捐给彭德怀同志家乡和左权县、武乡县的学校建设校舍、购买图书,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

婚姻生活

浦安修与彭德怀结识于延安,当时彭德怀返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一次中组部举行的聚会中认识了浦安修,之后经时任中组部副部长李富春的介绍,二人确定了关系,并结为夫妻。之后浦安修便随彭德怀转战南北。解放后她没有留在彭德怀身边工作,而是请求到工业部门工作。抗美援朝之后调回北京,先在轻工业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到中央党校学习,之后调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被打为反党集团,会后彭德怀携全家搬出了中南海,在这期间,浦安修在工作岗位上面临了很大压力,单位长期要她交代彭德怀生活中的"反革命言行",而彭德怀给毛主席写的八万言书,更加剧了彭德怀的"罪行",七千人大会之后将彭德怀定性为"里通外国",而浦安修在单位里也长期遭到批斗和不公正对待。最终浦安修承受不了巨大压力,向组织提出与彭德怀离婚,邓小平、周恩来都看了她的报告,最后没有批准。然而此后,浦安修就开始与彭德怀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