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林镇位于牡丹江西部,是海林市的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与牡丹江市西安区海南朝鲜民族乡相邻,北与牡市马厂相连。是2001年由原海林镇、新合乡石河乡合并而成,行政区划面积885平方千米(2017年),辖有32个行政村、75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113122人(2017年),居住有汉族、满族及朝鲜族等,其中朝鲜族人口为0.8万人。基本农田24万亩,其中水田2.8万亩。是中国猴头菇特产乡,黑龙江省最具魅力乡镇。[1]

中文名: 海林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海林市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东南部

面 积: 885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新合村、秦家村、石河村、斗银村

政府驻地: 海林市西河路

电话区号: 0453

邮政区码: 1571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13122人(2017年)

著名景点:威虎山、报恩寺、杨子荣墓

机 场: 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

火车站; 海林站、海林北站

车牌代码: 黑C

主要产业: 工业/农业

历史

海林镇,原为海林县县城,因而得名。原名“帐房山”。清代中晚期,始有居民。因东面有一突兀小山峰,形似“帐篷”,故名“帐房山”。清末,修筑中东铁路在帐房山建成火车站,定名“海林”,“帐房山”一名遂废。1910年(清宣统二年),隶属宁安府。中华民国成立后,1921年隶属宁安县团聚乡。东北沦陷时期,1933年设海林保,1939年改为海林街,约有人口七八千人,已经形成集镇。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设置新海县,为新海县城,设置海林区。1948年9月,新海、五林两县合并为海林县后,仍设海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10月改为第六区。1956年3月,撤销海林县,划归宁安县管辖,同年4月设置海林镇。1958年9月,成立海林人民公社。1962年10月30日,恢复海林县,始为海林县城。1964年5月,将海林公社划分为海林镇公社和新合农村公社。1980年将海林镇公社改称海林镇。

地理环境

海林镇地处海浪河下游及其支流斗银河河谷地带,地势低平。属平原河谷区。全镇总面积88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2.9万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省属海林林业局驻于镇内。海林镇地处山区和丘陵浅山区,地势是梯形,西高东低,海拔在180-800米之间。海浪河贯穿境内,海浪河全长210.5公里。境内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温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9-3.6℃之间。现已勘探查明60余种非金属矿中有大理石、石灰石、沸石、花岗岩等储量十分丰富,质地优良。

行政区划

全镇共辖4个街道和新海、共和、光荣、模范、蔬菜、牧羊场、江头等7个村。辖8个社区、32个村委会:新兴社区、子荣社区、英雄社区、海浪社区、林海社区、方兴社区、广场社区、团结社区、模范村、新海村、光荣村、共和村、蔬菜村、江头村、富强村、秦家村、永安村、泡子村、林山村、东德家村、斗银村、新民村、红光村、三合村、安乐村、马北村、大石头村、永丰村、新合村、平和村、五星村、江北村、石河村、石东村、文明村、大岭村、西德家村、密南村、庙山村、卢家村。

交通

海林镇地外对俄经贸走廊的中心区域和哈-牡-绥-东产业带上,位于牡丹江的副中心城市和后花园,距牡丹江市12公里,距牡丹江国际航空港15公里,距绥芬河口岸175公里,距东宁口岸220公里,201、301国道及滨绥、图佳铁路穿越境内,铁路、公路可直达北京、天津、济南、大连、满洲里等主要城市,现已开通北京、青岛、上海、广州和俄罗斯海参崴、韩国首尔等国内国际航线,交通十分便捷。

社会

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8.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3万人;朝鲜、满、回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2%。镇政府驻地林海路南段。

2013年全镇总人口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居住有汉族、满族及朝鲜族等,其中朝鲜族人口为0.8万人。113122人(2017年)。

经济

镇办工业主要有树脂布厂、锅炉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在农业生产上,大豆、玉米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在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上,确定了蔬菜、食用菌、烤烟三大富民主导产业,确定西香瓜、西洋参、绿稻、白瓜子、甜叶菊五个特色产业。海林镇党委政府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第一主导产业,全力建设食用菌小区和示范园区,通过两带八区的辐射带动,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亿袋(含森工),完成了新民和光荣千万袋村建设,引进了富源菌业正式运营,进一步壮大我镇的食用菌种植规模;全镇蔬菜种植面积3.2万亩,其中棚室蔬菜270万平方米,仅蔬菜村棚室蔬菜面积就在220万平方米以上,年外销各类蔬菜70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7700万元;烤烟面积万亩,是牡丹江万亩烤烟乡,建设和完善了密南千亩现代烟草科技示范园区;绿稻面积2.5万亩,全镇水稻基本上全采用大中棚育秧技术,鸭稻共育面积1500亩,放鸭6万只。

文化

城镇东山有革命烈士陵园以及杨子荣烈士墓。新农村建设。自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按照“沿线有亮点,整体有提升”的目标,围绕“路树住水能”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新水平。完成12个村的休闲广场建设,建成密南村占地17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和农民书屋,完成20个村级浴池,完成完成杖墙改造25930米,粉刷沿线房屋30万平方米,改造泥草房285户。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一是认真抓实基层党建。通过集中整治薄弱村、大下基层、党员学习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的开展,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密南村还代表海林市迎接了牡丹江市党建品牌接练检查,并受到了一致好评。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开展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帮带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强村带弱村、支部共建、村干部业绩档案、村干部周志、机关干部日志和以考促学等活动,转变了工作作风,有效地提升了镇村干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高效落实的执行力多年来,海林镇的各项工作一直名处前列,先后获得过各种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中国猴头菇特产乡、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全国统计工作先进乡镇、全国计划生育协会乡级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五个好”建设先进乡镇党委、黑龙江省最具魅力乡镇;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佳乡镇、牡丹江市平安建设平安镇等多种荣誉;海林镇是全国最大的猴头菇生产基地,“威虎山”牌猴头菇是第二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大山合杯邀请赛指定产品。

视频

海林市海林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