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海蚌念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蚌念珠

中文名称:海蚌念珠

别称:铁苋菜、叶里藏珠,中药名为血见愁

科:大戟科

属:铁苋菜属

种:铁苋菜

海蚌念珠,别名:血见愁、铁苋菜、叶里藏珠。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露尤多。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1]

信息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大戟目

族:铁苋菜族

分布区域:中国各地

名称来源

顾名思义,这种植物与含珠的海蚌有关。细细观察,海蚌是指其叶状的三角状卵形的苞片,合时如蚌壳形;含珠则是指3朵雌花生于苞片内,三个子房如三颗璀璨的珍珠躺在苞片中,犹如海蚌含珠一般,有的地方因故也叫叶里藏珠

形态特征

为大戟科铁苋菜属一年生植物。株高20-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有棱,具毛。叶卵状披针形、卵形、菱状卵形,长2-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缘有钝齿,两面叶脉上具短毛;叶柄长1-3厘米,有毛;托叶披针形,长1-2毫米。

海蚌含珠的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多数,生于花序的上部,带紫红色;苞片小,缘具睫毛;萼在蕾期合生,花期4裂;裂片卵形,膜质,雄蕊8。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通常3花生于叶状苞片内;苞片三角状卵形,长约1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锯齿,背面有伏毛;萼3裂,裂片宽卵形;子房球形,有毛;花柱3,分枝,带紫红色;通常每苞片内仅有1果成熟。蒴果,近球形,径约3毫米,表面有毛,毛基部有瘤状突起。种子卵形,长约2毫米。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

分布范围

全中国几乎都有分布,长江流域尤多。

主要价值

作为中药的海蚌含珠,它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药用

【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叶互生,卵状菱形至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两面有毛或近于无毛。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极短,长2~10毫米,生于极小的苞片内;雌花序生于叶状苞片内;苞片开展时肾形,长1~2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形;花萼4裂;无花瓣;雄蕊8;子房3室。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被粗毛;种子卵形,长约2毫米,灰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旷野、路边较湿润的地方。分布黄河流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各地。

主产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地亦产。

【性味】苦、涩,凉。

【性状】

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巳成空洞。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气微芳香,味淡。

【功效】

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以全草入药。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经脉】归心,肺、经。

【主治】

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药方】 ①治痢疾坠胀:铁苋、辰砂草、过路黄。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咳嗽气喘:铁苋干品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皮炎,湿疹:铁苋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阿米巴痢疾:鲜铁苋菜根、鲜凤尾草根各一两,腹痛加鲜南瓜藤卷须五钱。水煎浓什,早晚空腹服。

⑤治外伤出血:鲜铁苋菜适量,白糖少许。捣烂外敷。

⑥治蛇咬伤:铁苋菜、半边莲、大青叶各一两。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⑦治跌打创伤:血见愁六钱至-两。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⑧治小儿疳积:鲜铁苋菜一至二两,和猪肝煎汁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小儿腹胀,睾丸肿大:铁苋菜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子宫出血:铁苋菜鲜品一至二两。捣汁服或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⑾治乳汁不足:铁苋菜鲜晶五钱至一两,或干品二至三钱。煎水,煮鱼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⑿治丹疹,湿疹:灯盏窝捣绒,取汁外擦。(《贵州草药》)

⒀治哮喘或咳血:灯盏窝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⒁治附骨疽瘘管:铁苋菜干品二至三两,勾儿茶干根茎二两。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2]

参考资料

  1. 铁苋菜图片,浴花谷
  2. 海蚌含珠,中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