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清纯的木香花(杨静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纯的木香花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清纯的木香花》中国当代作家杨静波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清纯的木香花

主持:王娜

王娜评语:

作者杨静波将两篇看似不相连的文章放在一起,实则蕴含着相同的哲理。一文写植物,盛开的木香花恬静芬芳,隐喻生活的美好春光。一文写食物,普普通通的咸鸭蛋,亦是生活中的至味清欢。

作者以身心去经历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能够看到万物的生长,体会到万物有灵,对万物怀有敬畏谦卑之心。此文如同暗夜中的一束光,照亮我们,让我们学会在平淡生活中找寻温暖,在丰盈中学会生长。

作者已授权| 2023年6月

审核:陈骄

清纯的木香花

文 | 杨静波


江南的四月,大多数春花都已谢幕,绿色在雨水的滋润下四处蔓延。

一个阳光十足的午后,我被一簇簇白色的木香花叫醒,浓郁的香味在我的周身弥漫开来。对于这清香,我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从邻院周伯家飘来的,周伯家的木香花把西边的山墙都占满了,似一条白色的瀑布从上往下垂着,散发出温馨优雅的气息。

木香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誉,花开时节,香气袭人、沁人心脾。如一条绣着花的锦缎,随风摇曳,尽情释放着季节的恩赐与柔情。此时的木香花正处盛开时节,你看它兴高采烈的样子,春风得意,它用近乎癫疯的神态展示出自己的妩媚和成熟,它用脱俗的馨香赢得了世人的喜爱与好评。爱情往往可以使人沉醉,使人忘乎所以,四月的木香花也是一样,它心中一定有一位白马王子,正与它愉悦,那种美、那种醉,让所有经过它身旁的人都忍不住驻足,不愿离去。

站在木香花跟前,遥想自己,我的春天不也跟木香一样吗,盛开着怒放着,一丝浪漫油然而生,一丝甜蜜萦绕于心。啁啾的鸟鸣伴着“沙沙”的春雨,让木香花愈加丰盈起来,它的香味愈加清新。你看,白色的木香花多像一位书香女子,身着白色布衣,甜美地笑着,给人一种明媚清纯的感觉,既温柔也恬静。它不争显不张扬,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娇艳和韵味。黄庭坚说:“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熏贾女香。日色渐迟风力细,倚栏偷舞白霓裳。”多么贴切的写照。

汪曾祺先生也爱木香,他在《昆明的雨》中写道:“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我静静地守候着木香花,看着它不染风尘的白,闪着无法调制的光,我心甘情愿地被它俘虏,被它吞噬……无需过多的语言形容,无需过多的色彩描绘,因为它的世界已蕴含了无限,真想按下时光的暂停键,定格在这个别样的暮春。

周伯告诉我,这棵木香树已经生长在这里20多年,像是他的家人,他们一起接纳着阳光雨露,一起催生着未来和希望。谈话间,一对年轻人走过,女孩对着身边的男孩说:“帮我在这拍张照片”“好的,你靠近一点,最好拿一枝花凑近鼻子闻一闻,香吗?”“不用凑近闻,木香花,香飘十里。”······看着这对情侣远去的背影,周伯说:“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呀,他们逢上了好光景。”可不是吗,生活的美好正被春光一点点捡拾,那些光彩动人的镜头,那些甜美温馨的画面,让我有一种想重生的冲动,我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永远有一颗浪漫的情怀,永远幸福年轻。

临近谷雨,温度一天天升高,估计再有几天,木香花就要凋谢了。但我相信,明年这个时候,它还会再开!

人间至味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服饰、创新、思维。苏轼言:“人间有味是清欢。”大概是他在尝过百味之后,感觉还是初心最美好最真实,才得出的结论吧。繁华褪去,大道至简,人间至味,最是清欢。

温柔的岁月,需要回归宁和,切实的味道,需要趋向清淡,因为最美的生活就是平淡、寻常的烟火人生。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夏丏尊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道:“咸有咸的味道。”。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幺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品味可以超越咸淡,这种超越不是没有味觉,而是有超乎寻常的感悟: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民以食为天,所有的奔波与梦想,只有落实在一粥一饭里,才是最真切的体会与最真实的幸福。其实,越是好吃的食物,外表看上去越是平淡无奇,因为它能勾勒起我们温暖回忆。一种味道就是一种记忆。有些味道,让人存有一辈子的念想,叫你念念不忘。那些留在记忆里的味道,以最独特的姿势,柔软了时光,定格了过往,最终都化成了我们心底无尽的思绪,回味无穷。

百度上说:至味,就是最美好的滋味,是最美味的食品。一碗白米粥配上一个咸鸭蛋,就是人间至味,最好吃。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还算可以,一年中有一半的光景,都有咸鸭蛋吃。有的是亲戚朋友送的,有的是父亲出差时买的,还有的是母亲自己腌制的。试想一下,拿着一个咸鸭蛋,对着光一照,找到它的“空头”,在桌子上轻轻一敲,然后剥去空头处的硬壳,白色的蛋白即可看见,接着用筷子轻轻一戳,蛋中的油就会向外涌出,轻吮一口,油香四溢,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

这时,母亲会把整个蛋黄挑到我们碗里,饱满油亮的蛋黄,沙软细腻,香味十足,再喝上一口白粥,米香蛋香交织在一起,让人意犹未尽。蛋黄销魂,蛋白亦不辜负。滑如凝脂,入口柔嫩,配上一碗白粥,淡而不寡,咸香适宜,超级过瘾。前两年,你从高邮老家带回来两箱双黄咸鸭蛋,我很是开心。虽然这种地方特产在超市也能买到,但经过了你的手,跨越了几百里,意义则非同寻常。它不再是新鲜这么简单,还蕴藏着更深的意义。

据《本草纲目》记载,咸鸭蛋能滋阴清肺,降火除热。是一道既美味又健康的美食。因此,每到四月中旬,母亲便买上几十个鸭蛋,先用刷子把鸭蛋一个个刷洗干净,晾干水分,然后,用开水把一定数量的盐化开,待水凉透后,倒入一个小口缸里,倒上点白酒,再将洗净的鸭蛋轻轻浸泡其中,最后用塑料袋把缸口封住,用一根绳子系紧。大约四五十天左右,咸鸭蛋就腌好了。不过,这种腌制方法,蛋黄不太红,油也不是太多。

现在,我跟朋友学会了一种腌制方法,能让鸭蛋里的蛋黄更快的出油,这就是先把洗净的鸭蛋放在白酒里泡一下,然后取出滚上盐,用保鲜膜把它包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之后装进干净的密封罐里,盖上盖子,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1个月就可以了。

去年,闺蜜从香港回来,她想起了我们儿时编的鸭蛋网,问谁会编,当晚,四姐就编了一个,第二天我开车带她们去郊外玩,结果鸭蛋网就挂在了我车上,至今还在,它是在等着它的主人带它回家。

如今,咸鸭蛋的吃法也不再是那么单一了,有咸鸭蛋粽子,咸鸭蛋月饼等等。记得老爸就做过一道菜,叫做“蟹黄”豆腐,就是用咸鸭蛋的蛋黄来炒豆腐的。年前,儿子买回来上好佳咸蛋黄味田园薯片给我,味道也超级棒。咸鸭蛋已经不再是过去拮据的苦日子里罕见的美食了,它已经衍生出更多的情趣和情调,一年四季都与我们不离不弃,大小席面都能光顾,独树一景。

我们能从这普通的咸鸭蛋身上,品尝到人间至味,循着它的光鲜,体恤到蕴含的阳光、泥土和青山绿水。生活就是这样给我们带来喜悦的,有时尽管是一瞬间,却让我们感受到永久的温暖、一生的幸福![1]

作者简介

杨静波,笔名洋漾,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市作协会员,作品在《渤海风》《扬子晚报》《江南时报》《江苏工人报》《诗意人生》等报刊及多家平台上发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