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渔涝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渔涝镇位于封开县中部,距县城江口镇约50公里,是封开县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省首批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01.46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8542人(2017年),下辖9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181个村民小组。林地面积11.4万亩,耕地面积1.59万亩,其中水田1.38万亩。[1]

中文名称: 渔涝镇

外文名称: YuLao Town

别 名: 文德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

下辖地区: 11

政府驻地: 渔涝文德路128号

电话区号: 0758

邮政区码: 526537

地理位置: 封开县中部

面 积: 118平方公里

人 口: 2.3万人(2017)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麒麟山森林公园

车牌代码: 粤H

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3万人,下辖9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181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渔涝镇位于封开县中部,地处北纬2330′,东经11144′,距县城江口镇50公里。东经河儿口镇可至肇庆等地,南经杏花镇接321国道,西经白垢镇续岭接省道水谷线,北经莲都镇、长安镇至怀集连结成网,属丘陵山谷小盆地。

气候特征

渔涝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量充足,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丰富。

自然资源

封开县渔涝镇农林资源丰富。竹、木和松脂是最主要的林产品,农产品则以渔涝黄烟、麒麟李、油脉菜等特产远近闻名。圩镇内设有编织、三鸟、成衣、黄烟、水果、肉菜等专业市场,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是封开县中部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近年来,渔涝镇委、镇政府以“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教兴镇”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地缘、资源的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经济

综述

2009年,渔涝镇工农业产值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4亿元,同比增长6.2%;工业总产值为1.1亿元,同比增长25%;农村人均纯收入5570元,同比增长7.5%。

2016年,渔涝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3亿元,上年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12791元。

第一产业

近年来,渔涝镇充分发挥益信“万头肉猪养殖场”和“万亩优质粮”种养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抓好西江北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种养业,培育特色产业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使全镇的优质高产水稻的插植面积达到97%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生产。麒麟李、柑桔、油栗等特色品牌不断发展,其中麒麟李、柑桔、油栗的种植面积分别为8200亩、8800亩和5000亩。2007年、2009年分别在前进、戴村创办150亩、1000亩的镇级油栗种植基地。“麒麟李”商标的注册使用和省级绿色无公害水果的认证,使麒麟李在省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并成为“一乡一品”拳头产品。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发展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杏花鸡的养殖,全镇年均养殖杏花鸡达5万只。同时,加大益信养殖场肉猪养殖,年均生产2万头肉猪。四是在抓好黄烟、花生、油脉菜等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五是加快发展高效林业,全镇速生丰产林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

第二产业

一是配合县华润水泥重点项目,抓好皮带廊途经该镇上扶、榃良、白沙塘三个村委会共长约5公里的征地、拆迁、补偿、水保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抓好近年来引进的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007年引入资金400多万元建设广信河水电站,引入揭阳老板创办“裕丰商场”和湖南老板经营家具商场;2008~2009年,抓好投资300万元的封开县森本木制品厂建设;2009年引进广东省广隆集团成功收购肇庆稳固饮料有限公司,并改名为肇庆麒麟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麒麟山”支装、桶装矿泉水等系列饮料产品,当年该公司的改造项目投资累计已超过1000万元。

第三产业

2007~2009年,镇级财税收入分别为87.2万元、80.23万元、92.8万元。全镇农信社储蓄存款额分别为10369万元、12727万元、14434万元;贷款额分别为7037万元、10815万元、12061万元;邮政储蓄存款额分别为3456万元、3547万元、3728万元。

交通

全面实现村村通道路硬底化建设,积极向县交通局等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快3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和农村危桥工程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07~2009年,共筹集资金250万多元建设了禾楼相生塘、上扶榄根、渔涝禾稠等共长10多公里的自然村道硬底化;投入资金80多万元完成渔涝禾稠桥危桥工程建设,抓好投资180多万元的石便白屋桥和上扶广信桥建设,解决广大群众行路难问题。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邮电邮政部门除传统的邮运、特快专递等业务外,邮政储蓄存款取得突破,至2009年底存款余额3728万多元。全镇固话装机2483门,宽带用户555户,2009年电信收购联通公司C网后,发展手机用户504户。

供电:渔涝供电所管辖10千伏线路54.944千米,配电变压器54台,总容量4260千伏安,其中公变47台,专变7台;设有营销、计量、线损、安全、用电检查、电费核算6大管理岗位及抄核收、用检、配电3个班组。2007~2009年,渔涝镇生活用电价格均为每千瓦时0.7元。2009年,渔涝供电所被肇庆市供电局评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供水2007年渔涝自来水厂筹集资金15万多元安装榃良—白沙塘段输水管道,新增用户200多户,使榃良和白沙塘村的村民饮上自来水。至2009年底,全镇用户1540户(其中城镇居民820户,农村村民720户),日供水量达900多立方米。

城镇建设

渔涝圩总面积1.7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6500人。镇区内商贸繁荣,商业以服装、家电和饮食服务业为主。设有编织、三鸟、成衣、黄烟、水果、肉菜等专业市场,每逢圩期,附近杏花、河儿口、白垢等镇的群众都到这里赶集,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是封开县中部农副产品的集散地。2007~2009年,渔涝镇以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建设步伐,重点是抓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其次是抓好排水排污等重点整治工作,优化了城镇环境。中心镇的整体形象不断提升,群众到圩镇购地建房出现热潮,三年来共新建楼房100多幢。

教育事业

全镇共有中学1所,在校生1542人,教职工73人,完全小学1所(中心小学),小学教学点10个,小学教师132人,在校生23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99%,初中升学率98.6%。2007至2009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新建了渔涝中学的学生宿舍、饭堂、厕所,投入24万元完善语音室、图书室、语音广播系统等设备设施。2008年,渔涝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到新校区,新校区总投入800万元,办学规模在全县同级学校中是首屈一指的。2007—2009年,渔涝镇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排在县同级学校的前列,历年来渔涝中学及中心小学均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教研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文化事业

2007~2009年,一是组织好春节、五一、国庆、元旦四大节日的文艺活动,并经常邀请市、县有关演出部门到镇演出,活跃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中心在原有的基础上增置音响等设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前进蕨村建设1间农家书屋,在戴村村委会建设1间文化室,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配合县文广新局开展好封开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在前进村上村自然村发现一座保存较好的明代古建筑——五显宫,这是本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为数不多的高规格木构架建筑,历史悠久,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有线电视实现光纤到镇有线到户,提高收看质量,电视节目从原来的10套增加到26套,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1600多户,至2009年底,全镇10个村群众均能收看到有线电视节目,全镇有约16500多人能够正常收看到有线电视节目。

体育事业

体育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共投入资金25万多元在镇府、卫生院、交警中队等单位和上扶、前进、袁村、石便等村分别建设了1个篮球场;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节日镇府均组织各机关单位和群众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等各种比赛活动。

医疗卫生

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间,门诊部1个。村给卫生站1个2007年,争取省老区基层卫生院改造资金等上级资金170多万元,建设一幢三层、建筑面积1487.4平方米的中心卫生院新门诊大楼,并于2008年投入使用;2008年,新增1套冷链设备和8张病床;2009年,购置1台11项自动尿液分析仪,购置使用电脑收费系统和完善护理(药房)工作站建设,改善患者诊疗环境。全镇卫生保健事业健康发展,破类疫苗接种率达到100%。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度,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从2007年的13148人提高到2009年的18091人,参合率逐年提高,2008~2009年均达100%。三年来,全镇共为3万多人次报销医疗费用达300多万元。

视频

封开县渔涝镇麒麟山果园即将迎来大丰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