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渣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渣津镇隶属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地处修水县西部腹地,东邻马坳镇,南毗东港乡,西南接上衫乡,西连石坳乡、古市镇,北抵大椿乡。 辖区面积144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4个社区。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户籍人口5.42万人。

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工业企业50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8家。[1]

建置沿革

清代,境域分属崇乡四十七八都、四十九都、五十一二都,仁乡五十六七都、五十八九都,西乡六十七都。

中华民国时期,分属渣津乡、司前乡和古市乡,隶属黄龙区(区公所驻渣津)。

1949年9月,设黄坊、高田、莲花、噪口、司前、泉坑、石埠7乡和渣津街,隶属渣津区(九区);1956年9月,合并为黄坊、莲花、司前、花园4乡;1958年9月,黄坊、莲花2乡合并,组建东方红公社;1959年,东方红公社改为莲花公社,司前、花园2乡合并组建司前公社;1960年3月,莲花公社、司前公社及石坳、东港、靖林合并为渣津公社;1961年9月,石坳、东港、靖林析出,境内分设莲花、司前、花园3个公社;1966年5月,花园公社并入司前公社;1968年9月,莲花、司前和石坳3个公社合并为渣津公社;1972年1月,石坳分出,仍设莲花、司前2个公社;1983年9月,莲花公社更名为渣津公社;1984年6月,撤销渣津公社、司前公社,设立渣津乡、司前乡;1993年1月,渣津撤乡建镇;1996年1月,司前乡并入渣津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渣津镇下辖4个社区及16个行政村:津龙社区、古艾社区、杨坑港社区、黄泥湾社区、西堰村、东堰村、长仑村、朴田村、莲花村、长潭村、板坑村、帅塅村、龙坪村、水车村、司前村、紫鹿村、田西村、石门村、福星村、渣津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渣津镇地处修水县西部腹地,东邻马坳镇,南毗东港乡,西南接上衫乡,西连石坳乡、古市镇,北抵大椿乡,介于东经114°11′06″-114°19′12″,北纬28°56′42″-29°06′54″之间,辖区面积1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渣津镇境内地貌主要为丘陵,地势南北两端高,北面李婆尖、岛石尖、暗坑岭、龙安山与南面长仑山、高障山、杨梅尖遥相对峙,中部为冲击河谷小平原。最高点岛石尖海拔688米,最低点帅家塅海拔124.8米。

水文

渣津镇属鄱阳湖水系修河流域,噪口水自西北部古市镇流入,东港水自南部东港乡流入,于罗汉矶汇合后为渣津水,东流马坳镇。支流上衫水自西南部石坳乡流入,于镇西注入东港水;杨津水从北部大椿乡流入,于司前艾城桥注入渣津水。

自然资源

渣津镇有耕地面积3.2万亩,山林面积13万亩;有黄金、石煤、石灰石、瓷土和陶土等矿产资源。

人口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1.2万户,4.76万人,集镇常住人口1.61万人。

2017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常住人口7.24万人。

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户籍人口5.42万人。[3]

经济

综述

1999年,渣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财政总收入966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25%和37.86%。

2007年,渣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财政收入11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18元。

2008年,渣津镇完成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元。

2017年末,渣津镇辖区有企业244家,企业从业人员1.21万人。

农业

2008年,渣津镇有桑园面积244公顷,产茧120吨;年生猪饲养量2.7万余头。

工业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工业企业4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078万元。

2017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工业企业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

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工业企业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

商贸

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58家。[4]

社会事业

教育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中学2所(其中修水县第四中学为县直完全中学,招收县内西边地区高中生及镇内司前片区初中生),在校学生4800人(其中镇内初中生1887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4773人,教职工435人。

医疗卫生

2008年末,渣津镇建有修水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医务人员113人,病床100张;村卫生所16所,专业卫生人员120人。

社会保障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敬老院3家,院民325人。

邮政电信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邮政网点1处,投递线路115千米,投递点60处,乡村通邮率100%。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电信服务网点2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移动电话用户1.26万户,互联网用户700户,电话普及率90%以上。[5]

城镇建设

城镇建成区

2008年末,渣津镇集镇建成3.8平方千米,新增房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6.33万平方米。

2017年末,渣津镇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2万公顷。

供电

2008年末,渣津镇区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2万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5.2千米,年用电量1140万千瓦时。

给排水

2008年末,渣津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日生产能力5000吨,年供水量16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交通运输

渣津镇境内有省道柯龙线穿境而过,有村级公路15条,总里程178千米。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渣津镇境内有中共赣北特委、红十六军军部、修水县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旧址19处;有兜率禅寺、万寿宫、云宵殿等佛教、道教古寺(宫、庙、殿)17处;有香火、福星、艾城等古石桥10座。

民俗风情

客人进门,主人递上一碗盐菊花凉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凉茶有色,有香,又略有咸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许花椒子。待客的茶俗,代代相传,一直很少变化,旧日里无热水瓶,故先以凉茶应急。山区集市贸易欠繁荣,来了客人,临时砍肉困难,腊肉、鸡蛋则可随到随取,不致窘迫,生活条件提高后,有些人视情况已取消了凉茶,靠集镇近的,"泡泡茶"也尽量用新鲜猪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麦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类的饮料待客,以显示生活富足。

风景名胜

渣津镇境内有龙安寨、石人洞、飞来石、仙人潭、螺蛳顶等山水胜境13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