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温汤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温汤镇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南方18公里处,全镇辖地171.6平方公里,共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3万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1万人,境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明月山和国内罕见的地下富硒温泉,发展旅游疗养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先后被授予“全国村镇建设先进乡镇”、“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城镇”等光荣称号。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2019年10月,温汤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中文名: 温汤镇

行政区划代码: 360902103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宜春市

面 积: 171.6 km²

下辖地区: 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简介

温汤镇已有800多年的利用历史。温泉水日流量达10000多吨,年平均温68—72℃。源流一年四季不绝,无明显的季节差异,温汤温泉不含硫磺气,水质无色,无味,口感纯正,富含硒,偏硅酸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元素,可与法国著名的埃克斯矿泉相媲美。经中国医学院、卫生研究所和江西省地质矿产局等多家单位检测:温汤温泉属高温重碳酸钠弱碱性矿泉。该矿泉水中所含成分,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动脉硬化、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胃溃疡、慢性肠炎等二十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特别是对疥疮、手足癣等皮肤病,疗效更佳。温汤镇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镇上有天沐明月山温泉度假村、维景国际温泉酒店等一批高档温泉度假酒店。旅游,休闲,度假是温汤镇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尤其是明月山是佛教沩仰宗的发源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禅宗文化使温汤发展旅游事业更具前景。温汤也正在努力打造成为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花园式城镇。

经济状况

2004年,温汤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财政收入619.5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增长率居全区首位。2005年1—7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收入582.4万元,比去年313.4万元增长53.9%,全年有望突破1000万大关。农业创特色。200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9.1%。2003年,中央、省委“1号文件”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一是传统农业长足发展,全镇有近600亩摞荒的土地被重新开垦种上水稻,农民对政策空前拥护,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二是特色农业得到巩固。温汤镇五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四季果园、花卉苗木、香菇、蔬菜、土鸡养殖)稳固发展。工业抓重点。2005年,温汤镇完成工业产值1.3万元,增长3.1%,针对温汤镇发展旅游业的状况,在工业上主要抓好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重点抓好江特矿泉水公司和温汤进出口花炮厂两个骨干企业。江特矿泉水因富含稀有元素--硒,深具保健价值,有防病抗癌作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此,江特矿泉水公司拟投资8000万元实行整体搬迁,以巩固和发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年上交利税达40余万元,温汤进出口花炮厂加强整改,排队安全生产隐患,挖潜增效,实现利税100余万元,成为我镇工业发展的“排头兵”。第三产业增亮点。随着温汤镇旅游疗养事业的不断升温,房地产业非常火爆,现房价与宜春城区基本持平,商品房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04年共开发商品房面积50000余平方米,已上交利税160余万元,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服务性行业的兴旺,温汤镇餐馆饭店生意火爆,为温汤镇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通过区政府招商引资落户温汤的天沐温泉项目,总投资1.5亿元,第一期工程占地250多亩,投资6000余万元,涉及拆迁农户52户,197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拉动温汤镇经济发展,对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天沐温泉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服务工程建设,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基础建设

作为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第二接待站,温汤镇充分依托农运接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了集镇建设和改造步伐。争取资金300余万元重新铺设了宜温公路沥青路面;投资200余万元,修通了沿河东路、消防路;投资230余万元新打了两口温泉回灌井,增加地热水日涌量3000立方米;投资100万元全面亮化了“两街一路”及公共场所;投资20余万元新建面积600余平方米的城镇健身广场;投资10万元栽种香樟、绿化集镇;投资20余万元完成对集镇人行道的地面砖以及临街店面玻化门改造;投资30余万元添置了洒水车等环卫设施,用于集镇美化、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逾亿元。

社会事业

改善办学条件。2004年温汤镇人大顺利通过搬迁温汤中学的建议,镇政府投资950余万元,对温汤中学进行搬迁,预计在今年底可交付使用,届时将全面改善温汤镇中学的办学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更新能源观念,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建设。镇政府专门配备配套资金200元/个,以奖励沼气建设户,目前昌坑村建成500立方米沼气池一个,并且沼气工程在全镇有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认真解决全镇五保户的生活难题。2005年,镇党委、政府投资45万元,对现有镇敬老院进行扩建,扩建面积1086平方米,以解决80%以上孤寡老人集中供养问题。

相关报导

温汤旅游公路封闭改造2011年05月10日,宜春至温汤公路将实行封闭改造。其中,袁州区南庙镇袁梅村至温汤镇仙巩、明月山风景名胜温汤镇仙巩至温汤镇温汤中学两段实行全封闭,宜春中心城区窑前转盘至南庙镇袁梅村实行交通管制,限制部分车辆通行。据了解,宜温公路是宜春中心城区通往明月山风景区的一条旅游公路。改造后的宜温公路取名为明月大道。宜温公路改造项目已列入全省重大项目调度。改造后的线路全长14.12公里,道路宽42米,双向8车道。

发展优势

温汤镇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便捷,浙赣铁路、320国道、沪丽高速公路穿越宜春市区,距南昌、长沙仅2小时车程,修通了宜春至温汤的二级沥青公路和温汤至明月山的水泥公路出时,为迎接2004年全国农运会在宜春召开,现在在修建沙温公路这条宜春至温汤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供电充足,镇内修建了两座水库,5个发电站,建有一个变电站、并架设了一条35KV专线,可满足全镇的生产及生活用电需求。通讯发达,建成了程控电话网,光缆程控电话容量2000门以上,集镇还设有30多个磁卡电话亭、有线电视网、调频广播网覆盖全镇,可清晰地收看到30多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收听到20多个电台的节目,并建有移动、联动差转站各1座,明月山上也安装了大歌大直放站,传媒网络十分健全。供水充足,建成了日供热水5000吨和日供冷水7000吨的自来水厂,冷热水通往集镇千家万户,各村(居)委会的农家也基本用上了自来水。还有加油站、汽车站、公共厕所、绿化工程排污工程等基础设施都相当完备。软环境不断优化。制订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了招商引资机制,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对客商的服务热情周到,把解决客商的困难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对外地客商和个私业主反映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做出处理,直到客商、个私业主、游客满意为止,营造出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旅游资源

旅游疗养日益兴旺。“两大优势,一大潜力”是大自然赋予温汤人民的宝贵财富,充分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唱好“山”歌——明月山,念活“水”经——温泉水,认真搞好旅游开发,修建好小木屋、观赏亭等,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兴建左将军寺大雄宝殿等一批人文景观,在集镇上建成省、市、区各级疗养院、培训中心18家,其中4家达三星级标准,接待床位2900多张,各疗养院内设有温泉浴室、桑拿、舞厅、大中小型会议室、网球场、健身房等设施,各疗养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会议、旅游、培训、疗养的理想之地,旅游开发步伐的加快使前来温汤旅游、疗养、开会、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加,每年都在100万人次以上。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温汤镇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达60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比例达40%。旅游、疗养业的兴起,促进了娱乐及相关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卡拉OK店、网吧、酒店、旅游产品店遍布集镇各主要街道,生意十分火爆,从业人数达1500人。

所获荣誉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温汤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7月29日,温汤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视频

宜春温汤镇水口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