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渼陂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渼陂行 》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渼陂行 》(音渼-měi 陂-bēi)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动人乐府诗。这首诗是杜甫与岑参兄弟同游渼陂时所作,描写了天气变化中渼陂的不同景象,以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全诗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和想象色彩。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黄鹤注:此天宝十三载,未授官时作。渼陂,原名五味陂,源出终南山,环抱山麓,故址在今陕西户县西南,是唐时游览胜地。岑参,盛唐时著名诗人,是杜甫的好友。

作品原文

《渼陂行 》[1]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花净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白话译文

岑参兄弟都喜欢寻幽探奇,

带我远道来一起游览渼陂这个地方。

忽然间天地昏暗,呈现出了奇异的颜色,

波涛万里涌来,清澈如同琉璃宝石。

水势浩瀚,如琉璃一样的波涛涌起,此时要浮舟而入,

此事绝非小可,但他们(指岑参兄弟)兴致极高,实在令人忧思凝集。

到那时就不再知道鼍龙如何发怒,如何被鲸鱼吞食,

面对风波险恶的白浪滔天,如何来得及抒发慨叹?

主人指使将船帆相继打开,

船夫十分喜欢风平浪静没有尘雾的天气。

行船时歌声齐发,惊散了水中的野鸭和水鸥,

丝管齐鸣,唤来了满眼绿色的草木,一片晴霁景象。

将竹竿探入水中或将丝线连结起来也难以测出水的深浅,

那水面上的菱叶、荷花像擦试过一样的干净。

船到湖心仿佛到了空旷清澈的渤海,

终南山峰倒映于无边无际的湖中也变成了黑色。

渼陂的南半湖全部侵满了终南山的倒影,

那倒影轻轻地摇动于平静的水面之间。

黄昏时船舷擦过天际山的大定寺,

渼陂水面上倒映的月光正是东南方从蓝田关上升起的月轮。

夜晚渼陂湖岸的灯火遥映,如同骊龙吐珠,

音乐远闻,如冯夷击鼓,游船竟渡犹如群龙趋逐。

游船上的美女若湘妃汉女再现,为人们载歌载舞,

金支、翠旗的光芒随月光闪烁,时隐时现。

片刻之后,就看到云气低沉,于是担心雷雨将至,

苍茫之中,真不晓得神灵是何心思。

由此可见想到人生年轻力壮能有多久,老年将至怎么办?

人生的哀乐交替一贯如此,这样的时候不能经过多少!

段作品鉴赏

开篇二句交待游览缘由后,即迅疾转入对渼陂景色的描写,暗示对渼陂向往已久,诗写岑参兄弟之"好奇"实亦诗人自己之"好奇"。

然而不料风云空变,刚到渼陂即逢狂风大作,天色骤变,渼陂顿时波涛万顷,天地暗淡,本来极高的兴致一下子变成了忧思,是否会葬身鱼腹已难逆料,而眼前的恶风巨浪更随时会将小舟掀翻水底,"何嗟及"表明了这时的真实感受。

俗话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急风骤雨来得突然,去得也迅疾,忽而风平浪静,众多游船升起了片片锦帆,一时间歌声四起,水鸟轻飞,特别是雨后空气特别清新,菱叶荷花干净得如同刚刚洗过,终南山倒映于水中,水波荡漾,如梦如幻,使游人沉浸其间,几乎忘却了时间,船到云际寺时天色已昏暗下来,不久一轮月魄跃出蓝田关映入水面,更是如诗如画。

正是在这样梦幻般感受中,诗人进而驰动神奇的联想。

"骊龙吐珠"、"冯夷击鼓"、"湘妃歌舞"、"金枝翠羽"一时并集,简直进入了神仙境界!

杜甫诗向以写实著称,山水写景也被人称为"图经",因此这首诗的神奇想象就特别引人注目,体现了杜甫诗艺术创造的多样性成就。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曰:写景入微,烟波远近,变态具足("水面月出"句下)。刘曰:惨怆之容,窈渺之思。寻常赋乐事则所经历骇愕者置不复道,吾常游西湖遇风雨,诵此语,如同舟、同时。

《批点唐诗正声》:诗思雄浑深重,如泰山庄严,而崿岩翠嶂,分支竞秀,无不佳致也。

《唐诗归》:钟云:只是一舟游耳,写得哀乐更番无端,奇山水逢奇人,真有一段至性至理相发,游岂庸人事?钟云:奇景,奇语,写得幽险怕人。四语中已有风雨鬼神矣("半陂已南"四句下)。谭云:游船忽生此语,是何胸中("苍茫不晓"句下)。),钟云:结得深(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渼陂》下语辄如此,其阔可想。接叠两字(按指"琉璃汗漫"句),语如乐府。中写景入微,烟波远近,变态具足,"此时骊龙"六句,凄怆之容,窈渺之思。周珽曰:一篇游渼陂记,伎熟巧生,僻耽佳句,语必惊人,真可单行一代也。

《唐诗快》:此诗不过游渼陂耳,却说得天摇地动,云飞水立,悄然有山林窅冥、海水汩没景象,岂不令人移情。每于起处见其雄健(旨二句下)。俱是画景("凫鹥散乱"十句下)。

《义门读书记》:缩本江海赋。上二连水中之影,此二连水中之气,万顷之奇,非此不能参灵极妙。亦暗与前黤惨优思相应也("此时骊龙"一联下)。

《杜诗详注》:张綖曰:"好奇"二句,乃全篇之眼。岑生人奇,渼陂景奇,故诗语亦奇。"骊龙"四句,设想更奇。初学若以实理泥之,几于难解;熟读《楚辞》,方知寓言佳处。卢世㴶曰:此歌变眩百怪,乍阴乍阳,读至收卷数语,肃肃恍恍,萧萧悠悠,屈大夫《九歌》耶?汉武皇《秋风》耶?此篇第六段,托假象以写真景,本于汉《艳歌》……少陵盖善丁摹古矣。

《声调谱》:已尽转韵之格调矣。

《茧斋诗谈》:真见其故,能发得出,不拘常格,此是豪放。若作怪支离,夹杂不伦,此是放肆,非豪放也。杜陵《渼陂》、《丽人》诸篇,是好样。《渼陂行》笔力如渴尤搅海。"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山与关影浸陂中,船行其上,故曰"暝戛";关头之月,亦在波间,故曰"水面月出"。皆蒙上"纯浸山"而言,此险中取巧法。写影中诸山,如在镜面上浮动,亦是虚景实描法。

《唐宋诗醇》:声光奇丽,气韵探稳。昭明称陶潜"文章不群,同采精拔,跌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可以移赠是诗。"骊龙吐珠"等句,全摹汉《艳歌》,末语用《秋风词》,颠倒变化,壁垒一一新,取材之善则也。

《网师园唐诗笺》:离奇恍惚,纯乎楚骚("此时骊龙"四句下)。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视频

倒霉的杜甫

诗圣杜甫的故事

参考资料

  1. 《渼陂行 》 诗词古文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