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湛北乡位于襄城县南部,东部与山头店乡接壤,南与叶县为界,西与紫云镇、平顶山市郊区为邻,漯宝、平禹铁路穿境而过,311国道横贯南北,S329省道湛北段即将开工;总面积55.18平方千米(2017年),辖21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30423人(2017年),3万亩耕地;境内西有焦赞、孟良山,北有首山,中南部为易涝洼地,气候温和,以农作物为主。[1]

目录

概况

湛北乡位于襄城县南部。东与山头店乡接壤,南与叶县为界,西与紫云镇、平顶山市郊区为邻。面积55.1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0423人(2017年)。辖姜店、李成功、南姚、山前徐庄、北姚、南十里铺、七里店、南武湾、坡李、侯楼、山前杨庄、山前姜庄、古庄、尚庄、山前李庄、马芳营、南田庄、南周庄、丁庄、前聂、后聂21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境内西有焦赞、孟良山,北有首山,中南部为易涝洼地,漯宝、平禹铁路,311国道、S329省道湛北段过境。

沿革

1965年成立程庄公社,1966年更名八一公社,1982年更名湛北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53.6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侯楼、李成功、姜店、周庄、后聂、南武湾、丁庄、南十里铺、坡李、七里店、山前徐庄、山前古庄、山前李庄、南姚、山关姜庄、北姚、山前杨庄、尚庄、南田庄、马芳营、前聂21个行政村。

行政区域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姜店村、李成功村、南姚村、山前徐庄村、北姚村、南十里铺村、七里店村、南武湾村、坡李村、侯楼村、山前杨庄村、山前姜庄村、古庄村、尚庄村、山前李庄村、马芳营村、南田庄村、南周庄村、丁庄村、前聂村、后聂村。[2]

农业概况

湛北乡现有耕地面积2.6万亩,从事种植、养殖业人口2.7万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6.4%,以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近年来,湛北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断引导全乡农户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完成植树造林39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14%;利用"公司加农户"的办法建成优质小麦基地5000亩;完善南姚、后聂、马芳营等村水利林业园区8000亩,在全乡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格局,大大提高了农业整体水平。

采取强有力措施,下大力气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引进山东种植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快速发展的尚庄反季节大棚西瓜从原有100亩基础上再次扩大100亩,亩产高达7000--10000市斤,销售区域涵盖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周边市、县,同时带动了小拱棚瓜、露地瓜及拱棚露地蔬菜业的飞带发展,大棚种植户的人均年收入已达3000元左右,辐射带动了一方经济;以前聂、后聂为中心的食用菌种植产量达到300万袋;年育肥肉牛280--300头的姜店村肉牛育肥厂,年销售肉猪和仔猪2500头的古庄养猪厂,马芳营养鸡、养羊基地等均已形成规模;占地百亩的徐庄村徐朋思花卉公司,实行销售、栽培、管护一条龙服务,年产值达70万元,并带动了徐庄、十里铺村个体农户花卉苗木种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全乡农税、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3年全乡农业税收完成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

非公经济

湛北乡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抓实干。同时,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乡党委、政府把七里店襄平交界中间,平禹铁路311国道两侧定为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基地。根据襄城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若干规定》,结合湛北实际,用活、用足、用精规定中的优惠政策,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按照"先发展,后规范,先支持,后返还"的原则,让非公企业自主选择投资领域,政府全力协调配合。该乡推出了"活地价"政策,即对投资 300万元以上的新办生产项目和扩建用地,实行零地价,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除零地价,包办一切手续外,实行"一事一议",给予更大更多的优惠,并确保企业与群众"零接触",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不受外来干扰。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抓住思想解放这个关键,突出发展这个主题,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两项措施,做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篇文章。该乡已发展私营和个体工业398家,建筑业9家,交通运输业300家,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239家,服务业123家。在全乡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该乡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年招商引进资金5945万元,新上50万元以上项目48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千万元项目3个,超亿元项目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了7329万元,比2002年增长9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跨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