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溧城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溧城镇江苏省常州溧阳下辖镇,位于江苏省南部,总面积75.51平方千米(2017年),城区面积27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29927人(2017年),非农业人口14万人,是溧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1]

乡镇简介

溧城镇建于公元903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锡溧漕河、芜太运河、常溧公路穿镇而过,与南京禄口机场相距仅30分钟车程,尤其是国家5A级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繁华古镇注入了无限生机。

经济发展

200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4亿元,纳税销售3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33.6%。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11元。已建成以马垫为中心的万亩蔬菜、以泓口为中心的万亩水产养殖、以城南与清安为中心的万亩茶果蚕桑等三大生产基地。

工业、建安企业优势明显。全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500余家,其中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93家,已形成钢铁、稀土、化工、机械、服装、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6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4亿元,实现工业利税总额3.3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入4亿元;拥有建安企业22家,2004年

完成建安工作量11.9亿元,实现劳务收入3.5亿元。

第三产业繁荣兴旺。2004年完成三产增加值9.3亿元。全镇拥有个体工商、服务网点6800余家;各类集贸市场21个,年成交额48.5亿元;其中,位于溧城镇南片区新建的苏浙皖边界市场、唐家美食城,以及正在建设的溧阳假日大酒店已成为商家投资兴业的热土。[2]

城镇建设

城市设施功能齐全。全镇范围内拥有旅游饭店1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5家,涉外饭店1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数十家,电力、供水、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完备;规模医院8家, 中小学校21所,幼儿园26所。

溧城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力争"两个率先",加速推进富民强镇进程,积极营造"亲商、爱商、助商、富商、安商"的招商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年年都上新台阶,连续三年荣获常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乡镇工业十强乡镇"、"农业十强乡镇"光荣称号,连续三年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中荣获"第一名"。

党建工作

溧阳市溧城镇党委注重"三抓"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抓组建。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主动上门服务,说服企业建立党组织。如高展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在镇党委的积极支持下,成立了党支部。对于那些党员人数少,不符合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镇党委积极协调,将其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到户口所在的村(居)党支部,使他们能在村(居)党支部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抓机制。从实际出发,坚持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的原则,着重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员培训、党员发展、"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10项制度,使溧城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抓"发展"。把认真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作为溧城镇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注重在生产、工作一线的优秀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溧城镇非公企业中有12名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同时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在2004年4月份举办的全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中,来自企业选派的学员有56名,占总人数的36%,其中私营业主7人。重视教育培训。在选优配强村干部的基础上,溧城镇党委高度重视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将此纳入镇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统筹考虑,拨出专门经费予以支持,着力消除他们的"本领恐慌"。一是注重提高村定额干部的学历层次。先后推荐14名村定额干部参加省农广校与扬州大学合办的农村干部大专班学习。又推荐了9名村干部参加南京农业大学与市人才培训中心的农村干部大专班学习。为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镇里明确规定,凡参加学习的农村干部取得毕业证书后,经费按镇、村、个人各承担三分之一的办法执行。二是采取多形式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主要以镇党校、成人校、农技推广中心为主阵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定额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每期次的培训有主题,有新意,尤其是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村干部,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及一些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相关业务,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为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法律以及驾驭全局工作能力创造了条件。

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溧城镇是溧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溧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继2006年2月经济开发区与溧城镇行区镇合并后,2007年3月,根据江苏省常州市和溧阳市关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指示精神,将原新昌镇所属的9个行政村合并成新的溧城镇,形成规划大,人口多。实力强的新区镇,区镇下辖47个行政村,30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3.4万人,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7平方根,非农业人口16万人,2006年实现财政收入6.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25元。 经济开发区溧城镇农业基础稳固扎实,围绕主导产业,整合山水资源,构建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五大板块农业产业区:无公害粮油、特色蔬菜(白芹、番茄)、林果桑茶、优质水产、旅游观光,逐步走上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创效农业的发展道路,拥有水稻种植面积66625亩,年产量39300多吨,小麦面积4500亩,年产1500多吨,油菜面积51500亩,年产量为7700多吨,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无公害农产品14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2个,梅坞生态园艺生产的"天目寿星"有机白茶获得国家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陶峰牌白茶获得有机白茶的认证。又有7家企业13只产品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申报中。溧城镇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主动接受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的经济辐射,制定落实了一系列加快经展的科学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已经规划实施了11平方公里工业园和正在规划建设的45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区,为中外客商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投资环境,成为创业、创新、创优激情迸发的发展局面。

所获荣誉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