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滨州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滨州港

中文名称;滨州港

外文名称;Binzhou port

地址;滨州市北海新区

隶属公司;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海事机构;滨州海事处

目前开航级别;2*3万吨级

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处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地带,同时还处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区,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现有500-3000吨级泊位10个,引堤11公里,年设计吞吐量300万吨。

序言介绍

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公司,代表滨州市政府负责港口建设和对外合资合作事宜。公司注册资本金2.518亿元,拥有东港公司、西港公司、航道公司、航盛混凝土工程公司四家子公司,员工236人,其中管理人员22名,专业技术人员57名。主要从事港口建设、船舶制造、码头装卸、仓储、物流、商品包装、航道疏浚及码头、库场、房屋、机械设备租赁等业务,年产值达10.6 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滨州港建设和口岸开放承载着渤海老区人民多年的梦想,结束了滨州市有海无港的历史,也结束了滨州作为全省7个沿海市惟一没有实现口岸开放的现实。这标志着滨州真正打开了融入世界的“海上大门”,滨州港拥有了国际海港发展平台,这对我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北部沿海崛起,意义重大。

历史沿革

内河港口阶段

1969年,东风港在套尔河西岸两个500吨级泊位开工建设。

1971年,东风港正式投产。

1990年,滨州与黄骅争取神华集团出海通道建港。

1991年6月,惠民地区行署(滨州市)专门成立建港筹建处。

1992年5月,成立滨州地区港口建设办公室。

1991年末及1992年初,山东省人民政府分别在滨州和北京召开"神木煤炭出口港滨州港路方案"大型专家论证会。

1992年4月,国家最终确定把神木煤炭出口港定在河北黄骅,滨州遗憾地与机遇失之交臂。

1992年7月,省计委批准在套尔河东西两岸兴建两个3000吨级散盐泊位。

1994年7月,国家计委批复了滨州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在潮河口建设两个1万吨级码头,另在套尔河内退海十几公里处建设两个3000吨泊位。

1994年底,套尔河两个3000吨级散盐泊位建成主体工程。

1995年,国家批复滨州两个万吨级的"一盐一杂"泊位,一个盐业专用泊位、一个杂货泊位。

1997年3月,在套尔河开工建设东西两条导流防沙堤拟建设万吨级码头

1997年,滨州遭遇百年不遇大海潮,港口建设遭受重大损失。

1998年,因资金困难港口建设搁浅。

海港阶段

2005年5月28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加快滨州港建设进行了专门研究和部署,提出航道疏浚、商港、渔港、造船、油盐化工"五位一体"的总体工作思路。从此,滨州港跳出内海,走向深蓝,拉开了万吨级大港建设序幕。

2006年,《滨州港总体规划》作为地方一般港口由滨州市政府批准实施。

2006年2月26日,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7年,滨州市政府确定了"以港兴市"的战略,强力推进滨州万吨级港口建设。

2010年,滨州市紧抓"黄蓝"两区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滨州港确定为2011年全市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

2010年3月,滨州港疏港公路开建。

2010年4月,滨州港防波堤、防潮堤一期工程开建,正式启动滨州港大规模开发建设。

2010年4月,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及附属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0年9月30日,疏港公路竣工通车。

2010年12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将潍坊港等3个港口确定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批复》,将滨州港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2012年3月5日,修改后的《滨州港总体规划》(2011-2030年)获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

2012年7月15日,四座25吨级、变幅达33米门座式起重机安装完毕。

2013年5月16日,由中交烟台环保疏浚公司承建的滨州港防波堤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省质监总站验收。

2013年8月15日,防波堤二期工程开建。

2013年10月10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口岸开放工作专题会议,对滨州港申报一类口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滨州港正式准备申报国家一类开发口岸。

2013年10月12日,从烟台港驶向滨州港的冠全1号、兴华8号、通达698号三艘5000吨-7000吨巨轮依次落锚成功靠岸;13日,万吨级巨轮"昊昌6号"在滨州港停靠。这意味着2x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结构预留5万吨级)试通航

2013年12月30日,滨州港供水工程竣工,滨州港调度运营中心正式通水。

2014年5月20日,滨州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2014年8月14日,市政府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滨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滨州港通用码头项目合资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滨州举行,滨州港将与青岛港正式合作。

建设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滨州港紧靠"京三角",坐落黄河三角洲,既是环渤海经济圈与胶东半岛的交汇点,又是山东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最近的口岸,是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西部省市的桥梁,也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枢纽,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也是包括省会济南都市圈在内的鲁中和鲁西北地区最便捷、最廉价的出海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被山东省政府列入山东半岛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关键一环、"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一翼和济南都市圈的主要成员。

(二)富饶广阔深远的经济腹地。滨州港腹地跨三省八市,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人。经济腹地为山东滨州、东营、淄博、德州、聊城、济南、莱芜等地市及河北东南部地区,直接拉动鲁中、鲁西南、河北中部、山西、陕西等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域已经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纺织家纺服装、机械电子产业、造纸工业、粮油果蔬深加工、建材等优势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尤为迅速,滨州、淄博、东营12家炼化企业2005年原油加工能力达2065万吨,2010年原油加工量将突破4000万吨,发展石油化工企业条件得天独厚。

(三)充足的运量需求。滨州港腹地深远,物产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一胜利油田的主采区,也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和原棉生产基地。仅滨州市境内物资运输就有6000多万吨的运量。一是境内原盐生产达1200万吨;二是发电用煤达到2000万吨;三是矿石、矿建材料达600万吨;四是渤海石油正在寻求上岸的通道,预计有1500万吨,同时可带起一个石油加工厂;五是滨州境内西王糖业、金汇玉米、香驰粮油等大型企业,每年粮油原料、产品进出在1000万吨以上。另外,莱钢、济钢矿石也有近亿吨运量,足以支撑万吨级大港的吞吐发展需要。

(四)大量的滩涂、水域。滨州海岸线长240公里,陆域为古黄河流入渤海淤积形成广阔而平坦的滩涂,现有17万公顷滩涂未开发利用,为港口及临港产业等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资源。滨州港水域宽阔,可用水域24.3万公顷,为港口发展和航船锚泊提供了"海阔任鱼游"的水域。

(五)强劲的经济支撑。滨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滨州港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2007年实现GDP100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9亿元,增长37.7%,辖区内金融机构当年新增贷款1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已连续五年列全省前三位。特别是飞机、汽车、轮船及零部件制造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预计十大产业链建成之后,可实现产值1500亿元以上。这些都将为滨州万吨级港口的建设提供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1]

建设内容

按照科学建港的原则,一期工程采用疏浚与整治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建设双堤环抱式(向西环抱)港池,包括3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年吞吐量2000万吨,投资估算30.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滨州港西导堤改建工程

建设长15.584公里,50米宽的引堤。建成后可以满足双向四车道一级疏港公路、单线I级A类疏港铁路、输油管道的基础要求。2007年3月开工建设,2008年12底完成主体,建设周期2年。

已完成项目立项,并已完成投资5.2亿元,引堤向海中推进到11公里。计划2008年主体整体完工。

本工程总投资估算为18.3亿元。政府筹资4.6元,已到位1.06亿元,企业自筹2.4亿元,拟利用外资11.3亿元。

陆路运输是滨州港海港港区最主要的集疏运方式,改建后的西导堤是滨州港海港港区码头与陆域间连接的唯一通道,也是列入省路网干线改造的疏港一级路的延伸段,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二)滨州港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

建设2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年吞吐量500万吨。同步建设堆场、仓储、装卸设备、水电等配套设施。

项目环评、海域使用已经省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交通厅和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上报省发改委待批。计划2009年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用,建设周期一年。

本工程投资估算为7.06亿元,拟全部利用外资。

滨州港距天津滨海新区仅130公里,是山东省对接滨海新区最近的港口,是济南都市圈唯一的出海通道,对拉动山东省"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的"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个泊位建成后,可以完善滨州港的港口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港口的辐射范围,为货物运输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

(三)滨州港航道疏浚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为疏浚3000吨级航道及建设相关配套设施,疏浚量222万方。

工程总投资9011万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5561万元;二期工程投资3450万元。资金筹措:项目资本金1947 万元由无棣县财政出资,拟利用外资7064万元。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省发改委以(鲁发改能交[2006]650号)批复;《滨州港航道疏浚工程初步设计》已由省交通厅以(鲁交规划[2006]248号)批复。现项目一期试开挖已基本完成,共投入资金1836万元。

本项目实施后,从企业发展上看,可消除制约滨州港内河港区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环节,可提高泊位利用率,降低货物转运成本,对区域经济和全市经济的发展,均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建设进度

隆重开航

6月26日上午10点08分,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开航运营仪式举行,这将开启滨州面朝大海转身发展的新时代。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宣布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今日正式开航运营。

在地处山东省滨州市北海新区的滨州港,来自青岛黄岛港的永越号万吨集装箱轮船,停靠在滨州港刚刚建成的2×3万吨级码头一侧。高大的起重机正在紧张作业,准确无误地将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卸下,而远处的东、西防波堤的硕大身躯已经浮出水面,像两条长臂拥抱着蔚蓝色的大海

滨州港务集团董事长胡云江说:"滨州港是济南都市圈唯一的海港港口和最近的出海通道,在黄河三角洲重点建设的四个港口当中,是第二个可供3万吨级船舶进出的港口,3万吨级的船舶可以直接进港装卸货物,山东省海上"北大门"就此打开。"

滨州地处渤海西岸,拥有240公里海岸线,全部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而成,涨潮时一片汪洋,落潮时尽显泥滩,粉砂淤泥土质海岸的建港条件十分恶劣,向深海推进17公里之后才能达到-8米,达到万吨海轮进出的条件。尽管滨州是一个沿海城市,也是山东省七个沿海城市中唯一没有深水大港的城市。有海无港、有港无航的现实让滨州始终没有挺直"沿海城市"的腰杆。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历经50多年的筚路蓝缕、宵衣旰食的建设,累计投资70多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投资达60多亿元,先后建成东西防波堤和疏港公路、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以及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10万吨航道和3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正在建设之中,打开滨州包括整个山东的海上北大门,让深水大港开启滨州对接京津冀的新里程。

从201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滨州港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到国家和省里的"两区一圈"发展战略将滨州港确定为"四点"之一、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重要支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出海通道,先后从5000吨到1万吨,再到3万吨巨轮靠岸,滨州港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历程。滨州市长崔洪刚说,"在当前环渤海区域内港口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特点日益同质化的情况下,滨州港的发展定位要突出错位发展,找准优势,按照服务区域战略、打造产业高地的核心目标寻求发展之路"。

根据"立足服务区域战略、打造产业高地"的发展思路,设立北海新区、推行政企分开、组建滨州港务集团,2015年又成功与青岛港成立运营公司,实现合作共赢发展。同时,积极抢抓"黄蓝"两区战略机遇,探索实行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开展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工作,保障港口建设顺利推进。滨州港积极谋求与睦邻港口抱团提升,追求与黄骅港天津港,北海新区与河北渤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错位共赢发展,深度推进"兄弟港"模式,与黄骅港做好产业区分和合作,不搞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共赢发展。

深水大港的成功建设,打开了滨州面向世界的窗口。随着"两区一圈"深入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滨州港将启动滨州港服份有限公司的改组工作,通过优良资产包装上市,充分利用PPP筹集港口建设资金。紧紧围绕"两年苦干、三年成形、五年崛起"的总目标,始终坚持保护海洋环境、大气环境与港口生产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快推进滨州港各项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深水岸线资源优势,以现代物流、集装箱、大宗干散货、液体化工为主导,努力打造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性综合生态港口。

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说,"滨州港的成功启航,意味着滨州真正转身向北、向海发展,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发展,将古老的黄河三角洲和济南都市圈带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去,从而开启城市发展的新的未来"。

北海消防大队全力做好安保工作。自五月份至仪式结束,共检查活动场所6次,发现隐患12处,督促整改隐患12处,对滨州港务集团和北海大饭店等场所有关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其他工程

1、海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工程及陆域形成工程

10万吨级航道工程按单向航道设计,设计深度-14.7米,航道里程33公里,宽253米,施工工序在3万吨级航道基础上进行拓宽、浚深和延长,工程内容包括航道和港池疏浚、陆域形成、软基处理、挡沙堤延长、导助航设施,大约形成陆域面积约2万亩。目前,测量、勘察和工可已经完成,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开展的波浪、潮流和泥沙三项数模已经基本完成。该项目的施工、监理已于今年8月份完成招标工作,施工中标单位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标价901295万元,监理中标单位为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标价为1989万元。施工单位已经进场,克服了图纸不全、大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完成隔堤的基础处理,正在进行砂被堤身处理施工,

2、海港港区10万吨级码头工程

10万吨级码头建设许可是10万吨级航道建设的必要条件,该项目工可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工可审查、用海审批正在走程序。在今年9月13日,召集省内专家及两家设计院召开了码头结构形式定型会,近期将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由于前期工作项目一体化开展,配套工作同步进行,减少了中间环节,预计工程进度可加快6个月时间。

3、液体散货区围堰区(3万吨航道纳泥区围堰)工程

根据滨州港缺少砂石料、工期紧迫等实际情况,经过设计院设计优化、省交通厅专家咨询会论证,航道纳泥围堰拟采用壁桩框架新工艺方案。该结构长17.6米,宽15米,最高可达8米,单件重量650吨。吹填施工时起围堰作用,码头使用前可做为临时码头停靠,码头施工后亦可做为高桩码头的后承台。壁桩框架的预制工作已经有序开展,施工单位已在天津建设完成第二预制厂,预制后浮运到滨州港,8月1日开始安装,预计至年底可完成800米安装。

4、防波堤二期1-5标

工程总投资158523万元,累计总产值118536.2万元,完成投资75%。填筑基床砂垫层127万方,排水板打设1648.1万米,铺设土工织物3314.3万平方米,填筑碎(卵)石垫层40.9万方,垫层块石(150~300kg)35.03万方,填筑防波堤块石(10~100kg)307.07万方,棱体块石(350~1000kg)75.78万方,扭王字块预制20.5万块,扭王字块安装9.5万块。目前已整体出水,年底主体完工,达到10万吨航道开挖掩护条件。

5、2x3万吨级码头附属陆域工程。

码头临时堆场道路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按照合同约定已完成全部投资,于10月份交付使用。码头侯工楼工程计划投资2535万元,已完成投资90%。目前外墙保温、空调室内机安装、地面砖铺贴、电缆铺设已全部完成,弱电系统、室内吊顶、外墙涂料底漆等正在施工中,计划11月底交付使用。

已建成疏港路、运营中心、导堤、南防波堤等工程,西防波堤主体工程已完工。

相关视频

滨州港---山东济南最近的出海港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