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漫水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漫水河,珠江水系北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广东省广宁县义和村湴仔顶,穿过广宁、四会、清新、三水3县(市、区),最后至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圩澉鱼咀汇入北江,干流长75公里,集水面积791平方公里。漫水河属山区性河流,山地约占流域面积的70%。下游靠近北江干流。

中文名称 漫水河

英文名称 ManShui river

别 称 江屯河(会真水)、威整河、三坑河

所属水系 珠江水系

地理位置 广东省西北部

流经地区 广宁、四会、清新、三水3县(市、区)

发源地 广宁县江屯镇义和村湴仔顶

主要支流 廉水、白带水、木洞水

干流情况

在广宁境内漫水河(江屯河) 又称会真水,发源于江屯镇的湴仔山,自北向南经联和镇,出四会县威整,广宁境内流长28.5公里。境内集雨面积247.83平方千米,境内流长23.5千米,境内河流落差608米,平均比降2.47%,境内河道弯曲系数1.35。四会境内漫水河(威整河)。流经威整镇出潭口汇合广宁县白带水流入清新区三坑镇,。全流域集水面积791平方公里,县境内占143.14平方公里。四会内河长8.6公里,河床平均坡降为2.79%。清远市清新境内漫水河(三坑河)。进入清新县三坑镇,到择善村(今迳口华侨农场七区)流入三水境内。境内集水面积791平方千米,其中流经县境河长22千米,集水面积103.2平方千米,平均坡降2.7‰。佛山市三水区境内漫水河,到择善村(今迳口华侨农场七区)流入三水境内,至大塘镇埠街附近汇入北江。流经境内为14.6公里。常因北江水位上升而倒灌,使下游出现负流现象。河面较窄,汛期也只宽约百米左右,水道较浅。由口敢嘴至北江一段,可通小船,输送石块、水泥。

水文特征

广宁境内漫水河,蜿蜒曲折,流程远,水量小,落差大,集雨面积广,在多雨季节经常出现洪水。山洪暴发时,水流急涨。汛期多在5月份,丰水期与枯水期相比,水位差达1.5米以上,含沙量较少[1]

四会境内水文特征

四会县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文特征统计表清新县境内河段亦称三坑河,发源于广宁县禾叉坳湴仔山、由四会县陶金井流入县境,经九牛洞、三坑圩和茅舍岭流出县境,入三水县至大塘圩对面的瞰鱼咀汇入北江,河长75公里,流域面积791平方公里。县境内河段属中游,长15.5公里,两岸有耕地5.6万多亩,枯水期河宽约40米,境内河床平均比降0.59‰,沙底最大流量记录为1982年5月12日的19.88立方米/秒,冬季河床沙多水浅,水深0.6米,仅可通航30吨以下船舶。

主要支流

山塘坑(漫水河一级支流)。古名廉水,在北江右岸山塘圩旁起,经大湾、松岗、马安、元塘、大榄岗至泥围(解放后划归三水县)牛头岗注入漫水河,再向南流到瞰鱼咀汇入北江,全长25公里,在县境内长8公里,河宽约50米,两岸农田约10多万亩,常被北江洪水淹浸,1950年兴建清西围时,在泥围(当时属本县境内)堵塞了下游,建茅舍岭排水闸,1958年再沿泥围至牛头岗修筑东洲围,从此山塘坑的两端出入口都密堵变成一条内坑。故当地人现称为内坑水。白带水(漫水河一级支流)从广宁县江屯镇白带至威整圩,汇入威整圩。木洞水(漫水河一级支流)从广宁县江屯镇木洞至江屯圩镇,汇入江屯圩镇。其余小支流因没有记载或名字,所以就不说明。

流域概况

广宁江屯镇漫水河综合治理开发3月14日,广宁县江屯镇的漫水河河堤附近,一帮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人们在细雨中加班加点,桥面已现雏形[2] 。据悉,漫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致力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江屯新型城镇化进程。  年过半百的欧伯对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洪灾记忆犹新。他回忆,当时江屯镇遇洪灾,水势浩荡,流经镇中心时,沿岸居民房屋无一不被2米多高的洪水淹没。此工程将在河道中心区建设防洪防护工程,并新建橡胶坝闸1座,为两岸居民架起了“防护桥”。该工程的作用当然不仅仅是防洪。据悉,漫水河位于广宁县的东部,是北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江屯镇义和村委会的湴仔顶,全流域791平方千米,其中广宁县内247.83平方千米,流经广宁江屯镇,涉及人口6.3万人,耕地3.64万亩。为了更大范围让当地居民受益,该工程总投资6230万元,集中搞好水利、桥梁、道路、污水、市政、绿化等六个工程建设。其中作为重心的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分为5个建设区,除了城镇中心治理区总长5.9km(含清理河道2.58km)的防护工程,还包括面上小型水利工程综合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建设治理区、人居环境改善和污水治理工程、非工程措施建设区。该工程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年底动工,于2014年6月完成建设。后期将致力于漫水河支流上带心、九坑、坑口、锦波4个区总长3.06km的河道综合治理防护工程建设。


视频

漫水河镇:搬出新希望 共同奔小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