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怀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目录

潘怀素

潘怀素(1894—1978),原名潘茳,字思白,永嘉昆阳人。少年有志于学,20多岁即远渡重洋,先后去日本、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晨报》记者和许多大学的教授。建国后,曾任政务院参事室参事。

1921年6月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参加郭沫若与成仿吾等创办的创造社,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推动新文化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期间,是北京各大学17位教授联名发起抗日救亡的宣言人之一,又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

对于文学、医学、教育、外语均有较深造诣,对中国古代音乐研究尤为深入。1953年辞去政务,专门致力于乐律研究,曾带领学生到福建、广东、陕西等地采访民间音乐、博览历代音乐文献和各国音乐著述。1957年,出版《敦煌琵琶谱解读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隋唐燕乐的流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以半生精力发掘和整理的中国古典乐律——二十三不等分纯正律,在1983年全国首届律学学术讨论会上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开创了一条律学研究的新路。

1978年,以84岁高龄从温州去北京,因路途劳顿,一病不起,在告别人世的最后一刻,手里还紧攥着乐律资料和文稿。其治学精神受到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