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澳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澳玉,又称澳绿宝,南洋玉,澳洲玉。因产于澳大利亚而得名 。

形态特征

澳洲玉色似翡翠,但它的颜色无翡翠的色形、色度、色调的变化。澳洲玉的颜色虽为绿色,并较鲜艳,但绿色不实,无绿色色形,绿色分布较均匀,有漂浮感,鲜艳之中有嫩的感觉。它与人工处理的绿玛瑙的区别是:人工绿玛瑙为艳绿色,且绿中闪蓝。

由于颜色翠绿,颇得众人喜爱。它有一定透光性,晶莹剔透,颗粒细,它是一 种隐晶质的SiO2,在矿物学中称玉髓或石髓。 绿色玉髓的宝石学名称为“玉髓”,澳洲玉为一种含Ni的绿玉髓(Chrysoprase),为隐晶质集合体,绿色,常带黄色调和蓝色调,颜色均娇艳,微透明~半透明,高品质者呈较鲜艳的苹果绿色,颜色均匀。

澳玉是隐晶质石英质玉石,形成时间及地质年代久远,以澳洲产的为质量优者。色以绿色为主,2011年引进中国,是一种新进的宝玉石。是一个具有迷人历史的不寻常的矿物。很多五彩缤纷的变种受到古人的宠爱,他们被用作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 当今,尽管全世界玉髓有丰富的产量并被视为最便宜的宝石材料之一,但它仍然比过去更流行。从外表看,玉髓的颜色五花八门,其变化也多种多样,红色、粉色、蓝色、绿色等,对业余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永无止境的愿望和挑战。 澳玉的质地因为特殊的地质环境而在宝石内部呈现明显的联通网构,因此较其他宝石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进而发生变色现象。

澳玉是稀有的材料,国际范围内盛行中国风的当下,这种在中国文化中深受喜爱的绿色天然宝石终于引进中国,并在珠宝行业内迅速得到应用,挂件、镶嵌类产品先后面世,由于资源产地是国外,属于稀缺产品,在国内能有实力生产销售的企业并不多。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SIO2;可含有Fe Al Ti Mn V 等元素

结晶状态

隐晶质结合体,致密块状构造,也可成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

材料性质

颜色:绿 浅绿 蓝绿

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解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或参差断口

摩氏硬度:6.5-7.5

密度:2.6(+0.1,-0.05)g/cm3

光性特征

澳玉是指产在澳大利亚的一种绿玉髓,为隐晶质的石英,半透明状,绿色带有蓝色或黄色调。常做成戒面,珠串。极似高档翡翠的颜色及水种。

但是根据其密度、折射率借助仪器很容易与翡翠相区别。 澳玉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玉石品种,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玉石品种之一。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作为饰物出现,以后历代不绝。[1]

益处

澳玉能帮助人们缓和沮丧与焦虑情绪,带来快乐、增强个人洞察力,改善记忆力;根据国外文献记载,澳玉可以减少眼睛方面的毛病,对于胆、肝、膀胱、骨头及血液循环系统也有帮助;澳玉的绿色有益血液循环,可使气血顺畅,在美容养颜方面更是一绝。[2]

产地分布

澳洲玉产于以纯橄榄岩为主的蛇纹石化的含镍风化壳中。其主要产地在澳大利亚的马力波罗矿床卡尔古尔矿床。此外,美国、巴西、前苏联也有产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