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龙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火龙拳是峨眉武术代表拳种之一。它收吸明代道家宗派太阳宗的火龙舞的许多动作,保留了步势高、活、稳的特点。以柳叶掌为主,风眼拳为轴。架式以前虚后实的含机桩为主,套路分走盘、定盘、扣手三种形式。技击特点以拧腰转胯活肩旋肘为主,借力使力,以巧打人,矫健柔韧,以柔克刚。

简介

峨眉派火龙拳是五龙拳之一种。系黄林拳系中著名拳术。通常称“挨盘”为火龙拳,挨盘是基础拳,有一百零八式。挨盘的行进间练法称:“走盘”。从挨盘中提其精华而编成三十六式的拳路叫“蹲桩”,吸取蹲桩精华加上走盘的形式,补以其他部分峨眉拳法而形成的拳路称四平拳。从挨盘、蹲桩、四平拳中相继衍生出“火炼金丹”、“单手”、“二排手”、“单扣”、“八法扣手”、“挨盘扣手”、“走盘扣手”、“四平扣手”等各式拳路,因此,现在的火龙拳实际上是上述各种拳路的统称。

火龙拳收吸明代道家宗派太阳宗火龙舞的许多动作,保留了步势高、活、稳的特点。以柳叶掌为主,风眼拳为轴。架式以前虚后实的含机桩为主,套路分走盘、定盘、扣手三种形式。技击特点以拧腰转胯活肩旋肘为主,借力使力,以巧打人,矫健柔韧,以柔克刚。

关于起源

火龙拳的起源,众说纷云:有说火火龙拳由火龙功发展而来;有说火龙拳是四川省德阳市一民间拳师在峨眉山观看大青格斗之后创编而成;有说反清和尚神灯长老与清虚道长被清兵围困峨眉山珠甘洞,在烈火中冲出洞口与清兵拼搏,蜿如双龙出洞,因他们全身着火,在战斗中边打边退,隐入深山,沿路火顺风起烈火燃烧,形似火龙,故有火龙拳之说。但笔者承火龙拳继传者钟方汉、刘震南等老拳师介绍:火龙拳本是四川省隆昌县黄林寺所传,清代嘉靖以后始传民间。据说,黄林寺一僧人精火龙拳,伟徒刘教古,刘再传刘松云。刘松云公工授徒,主要徒弟有宋鹞山、钟俊之、钟润之、张海门[1]。后来,宋鹞山传徒侯万里、陈大力、钟方汉等;钟俊之传周开臣等;张海门传张玉龙,张玉龙再传付思齐等;侯万里传刘震南等。至此,火龙拳广为流传,在流传中,很自然地形成了钟、宋两家大同小异的火龙拳风格。从总体上看钟家拳硬,宋家拳柔。

拳路

火龙拳有四个主要拳路:“挨盘”(俗称火龙拳),“走盘”(俗称火龙滚),“蹲桩”,“四平”(即南四平拳)。后世拳师在这四套拳术的基础上又派生出单练拳路。“火炼金丹”、“单手”、“二排手”;对练套路:“单扣手”、“挨盘扣手”、“走盘扣手”、“四平扣手”、“八法扣手”等两人对练拳术;此外还有一些器械套路[2]

视频

火龙拳 相关视频

这就是传说中的火龙拳!
《四川武术 黄林派·峨眉等桩拳》傅尚勋

参考文献

  1. 峨嵋火龙拳,武风武术网,2016-05-30
  2. 火龙拳的特点,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