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干苏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灰干苏铁,又称红河苏铁、灰杆苏铁、细叶苏铁等。分布于云南元江流域的个旧市保和乡和黄草坝乡,范围十分狭窄,多生长于低海拔的干热石灰岩向阳山坡的稀树灌丛中,成群落分布。直立,树皮纵裂;鳞叶呈披针形;大孢子叶柄为扁球形,种子圆球形。

  • 中文名: 灰干苏铁
  • 拼 音: huī gàn sū tiě
  • 学 名: Cycas hongheensis S. Y. Yang & S. L. Yang ex D. Y. Wang
  • 界: 植物界
  • 亚 界: 绿色植物亚界
  • 总 门: 轮藻总门
  •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 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 松纲
  • 亚 纲: 苏铁亚纲
  • 目:苏铁目
  • 科:苏铁科
  • 属:苏铁属
  • 种: 灰干苏铁
  • 保护级别: 极危(CR) IUCN标准

生长环境

灰干苏铁喜温暖湿润环境,稍耐荫,不耐寒。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

形态特征

灰干苏铁树干高5~7m,直立,有时分枝,基部膨大,主干直径30~40cm,有时可达1.3m,树皮纵裂,光滑,灰白色,有时具凸出的同心环,无干顶被毛,叶基仅在干预宿存。鳞叶披针形,坚硬,长3~4.5cm,基部宽1~1.5cm,顶端刺尖,上面光滑,背面密被黄褐色绒毛。羽叶长50~90(120)cm,"V"字形开展,羽片49~58对,对生或近对生,幼时被黄褐色柔毛,后逐渐脱落,叶柄长10~26cm,中部以上具6~22对短刺,刺长0.1~0.2cm,刺距0.5~3.5cm,中部羽片长7~16cm,宽0.6~0.8cm,边缘平或微反卷,革质,上面淡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中脉上面平,下面隆起;羽片微翘成龙骨状,叶柄、叶轴被黄褐色短柔毛;小孢子叶球圆柱形,长18cm,径4.5cm,黄褐色,小孢子叶楔形,长1.5~1.8cm,不育部分盾状,宽0.8~1.1cm,密被短柔毛,先端有小尖头;大孢子叶顶片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4.5~8.5cm,宽3~5.5cm,两侧各具(6)10~16对深裂片,裂片钻形,纤细,中部裂片长1.5~2.5cm,基部粗约1~2cm,有时有分叉,顶裂片比侧裂片稍粗大,渐尖,或比侧裂片明显宽大,菱状椭圆形,长2.2~2.7cm,宽0.3~0.7cm,两侧具2~4对细裂齿或具1片小裂片,大孢子叶柄长6~10.5 cm,径0.4~0.6 cm,两侧着生胚珠2~4(5)枚,扁球形,无毛,直径0.3~0.5 cm,先端有小尖头,种子圆球形,长1.7~2.7 cm,直径1.6~2.4 cm,成熟时黄色、橘黄色至橘红色。[1]

枝干形状

灰干苏铁树干光滑,灰白色,通常多分枝,近似于篦齿苏铁,但鳞叶比后者尖硬,而且羽片成"V"字形开展,羽片边缘通常微反卷,近似于苏铁;且灰干苏铁无茎顶绒毛,树干光滑,后者具茎顶绒毛,叶痕宿存。[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