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中文網

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又称蛋形瓮,是夏朝时期的一件灰陶文物[1],该器物泥质灰陶,通体饰绳纹。又叫蛋形瓮,其渊源应是仰韶文化尖底瓶与河套地区土著文化蛋形瓮。该器着地平稳,又利于通风防潮,非常实用,很有地域特色。山西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沿用很久。目前藏于山西博物院

特点

1956年,考古队在山西省太原市光社村出土此文物[2]。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高72厘米,腹径60厘米。材质为泥质灰陶,通体饰绳纹。其文化渊源自仰韶文化尖底瓶与河套地区蛋形瓮[3]。此瓮器兼具了平稳及通风效果[4]

灰陶的顏色雖然看上比較普通,但至今在生活中人們仍然能看到灰陶器製品。灰陶給人刻板的印象是用來盛放物品,然而早在甚至更久遠的時候,人們已經將灰陶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灰陶器早在新石器時期已經出現,同時期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遺蹟中出土了大量灰陶器具。灰陶是先民最早燒制的陶器種類之一,陶器的顏色同陶土的成分存在一定關係。陶土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鐵氧化物,經過高溫煅燒(840度到1100度),陶胎的鐵氧化物發生反應,從而出現灰色(灰陶是在弱還原氣氛中燒成的)。

灰陶不僅在新時期文化中占據一定位置,到了夏商周時期,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更加不可忽視。根據胎質以及是否含砂,灰陶分為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前者人們主要用來作為飲食器具、盛放物品以及其它功能,後者可以用來作為煮飯的炊具使用。[5]

參考文獻

  1. 朱成山著. 文化无域 朱成山散文集.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01: 59. ISBN 978-7-5011-9100-0. 
  2. 薛首中主编. 山西音乐史 The history of Shanxi music.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7.02: 17. ISBN 978-7-5440-8683-7. 
  3. 夏路,刘永生主编. 山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10: 75. ISBN 7-203-03939-0. 
  4. 王晓岗,裴炜主编. 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4.01: 137. ISBN 978-7-80767-738-3. 
  5. 佩服先民的智慧,灰陶不僅可以盛放物品,商周時已經用來做水管,每日頭條,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