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烟台苹果

烟台苹果

烟台苹果是以烟台辖区内的长岛县、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和海阳等地栽培的苹果。烟台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苹果栽培最早的地方。1871年西洋苹果引进烟台,有14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烟台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长,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区,烟台苹果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香气浓郁”享誉国内外。是烟台市的区域公用品牌。

2014年7月,中国第一枚《苹果》特种邮票在烟台首发,烟台苹果成为“国家名片”。烟台苹果已连续6 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101.05亿元。2015年,通过政府公开招标方法,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了《烟台苹果品牌战略规划》,凝炼出烟台苹果的核心价值及品牌口号: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设计出了烟台苹果品牌形象、品牌卡通等一系列品牌符号体系,作为宣传及包装物使用。

2015年9月,烟台苹果新的品牌口号和品牌形象登陆央视,2019年11月,入选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目录

目录

产品特点

历史渊源

产地环境

生产情况

产品荣誉

地理标志

产品文化

产品特点

果型端正,果面光洁,色泽鲜艳,汁多爽口,果肉松脆。

品种

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齐全、产量高、品质好而驰名中外。烟台苹果品种多,以红富士最负盛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红富士有早熟红将军、晚熟条纹2001等,此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特色。

风味

果实个大、果形正,色泽鲜艳红润,外表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咬一口细脆津纯,清香蜜味,且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果汁含量在89%以上,糖份含量高,总糖量16.4%,含有铁、锌、锰、钙等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起到帮助消化、养颜润肤的独特作用。烟台苹果有“水果皇后”美誉,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历史渊源

烟台苹果历史悠久,是中国西洋苹果栽培最早的地方,早在1618年以前就有苹果栽培。《中国福山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就有“花红”之称。1871年,西洋苹果由美国传教士约翰。倪维氏从美国、西欧等地引入,传教士引进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以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后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烟台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烟台苹果的主产区是栖霞。栖霞素有“胶东屋脊”之称,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点。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栖霞人栽苹果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栖霞还被誉为“中国苹果之都”和“中国苹果第一市”

烟台自古有苹果。明代以前叫作“奈”,明代以后称为“苹果”,不过那时的苹果口味实在不敢恭维,果肉绵,果汁少,所以又称绵苹果。苹果改写历史的时刻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毓璜顶东南(今北海宾馆对面)的一片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果园。果园的主人是来自美国的牧师倪维思。倪维思夫妇1871年自美国返回烟台时,这位爱好园艺的牧师从他的家乡纽约州带来了十几种西洋苹果树苗,这对美国夫妇是为了在异国他乡仍能尝到家乡的水果,还是遵从上帝的旨意造福人间,不得而知,但是,烟台乃至中国大地上从此开始了西洋苹果与本地苹果嫁接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数年后,大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倪维思夫妇带来的苹果苗结出了与本地苹果迥然不同的果实,这种苹果个儿大,皮儿薄,汁儿多,瓤儿脆,酸甜可口。于是,便不断有当地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取得西洋苹果的枝条,与当地的绵苹果嫁接,很快,在当时的芝罘西沙旺、南山一带便出现了蔚为壮观的苹果园。

二十世纪初,经常到烟台出售农副产品的福山县绍瑞口村的青年农民唐殿功,当他经过广兴果园,看到果园里那与众不同的苹果时,便产生了将洋苹果嫁接到自家果园的想法。一次,在经过果园时,他趁看园人不注意,便剪下几根枝条,回村后嫁接到自家的果园里,三年后结出了甜美的果实,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烟台青香蕉苹果。唐殿功又将自家果园的枝条剪下送于乡亲们嫁接栽培。自此,青香蕉便在绍瑞口村一带繁衍开来,并一度成为烟台苹果的主打品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段相对和平的时期,是烟台苹果的第一个鼎盛期。据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唐荃生、技师吴瑞之1939年撰写的《山东烟台青岛威海卫果树园艺调查报告》所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每逢农历三、八两日,各地果农将水果(主要是苹果)由产地人挑、畜驮运至烟台奇山所城内进行果品交易,当时,烟台街上收购果品的商行、货栈就有三十七家。烟台苹果在这里集中后,通过陆路运往省内各地,通过水路———这条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南下、北上,并经香港转销至菲律宾的吕宋等地。

产地环境

自然环境:该区域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西、北靠渤海,东、南临黄海,境内多山或丘陵,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空气湿润。

气温:年平均气温12.0~13.4℃,年平均无霜期为210~231天。

光照:年平均日照时数2416~2630小时。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505~864mm。降水集中在6月~8月,正值烟台苹果果实生长发育需水量较大时期。

土壤:棕壤土占总土地面积的80%左右,土质较细而松软,耕性良好,保水力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0.90%左右以上,pH值5.5~9.0。

生产情况

肥水管理

土肥:果园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活土层60cm以上,亩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3000kg以上,其他用有机复混肥补充。以秋施基肥为主,结合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等物候期灌水时适量追肥,氮、磷、钾比例按每生产100kg苹果,施氮为1.0~1.2kg、五氧化二磷为0.5~0.75kg、氧化钾为1.0~1.2kg。根据树体营养诊断适量施用微量元素。

果园生草:行间种植三叶草、苜蓿草或燕麦草等提高土壤有机质。

水分:采用滴灌、微喷灌等灌溉技术,使果园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80%。禁止使用污染水。

花果管理

花前复剪:对花芽多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调节花、叶芽的比例至1:3~4。

人工疏花:花序分离期始,每间隔20cm左右,选留一个粗壮花序,其他多余的花序全部疏掉。

授粉:花期采用蜜蜂、壁蜂和人工授粉。

疏果: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一个月内结束。根据树势强弱、坐果多少确定适宜的留果间距,一般为20~25cm,选留一个坐果的壮花序,留一个中心果,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除。

果实套袋:苹果谢花后30~40天开始套纸袋,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结束。套袋前进行疏果和喷一次杀菌剂。果实采收前20~30天去袋。

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摘袋后立即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增强冠内下层反射光照,提高果实着色度。对影响果实上色的枝、叶全部剪除。待果实向阳面着色后,进行转果,使果实背阴面全部上色。

病虫防治

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主要防治腐烂病、早期落叶病、轮纹病、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不得使用国家禁用农药。

整形修剪

主要树形:自由纺锤形:树高3m左右,冠径2~3m,主枝12~15个,适用于株距2~3m的密植园。小冠疏层形:树高3~3.5m左右,冠径3~4m,主枝5~7个,树冠扁圆形,适用于株距3~4m果园。

树体结构:纺锤形的主枝角度80°左右,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左右。采取以疏剪为主,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纺锤形主枝过长的适时缩剪,小冠疏层形树头过高的及时落头。盛果期树亩枝量7万~8万条,内膛枝叶透光率30%。

适期采收

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刺伤。

产品荣誉

烟台苹果分别在200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6中国苹果品牌大会烟台苹果荣获“十大苹果品牌”

2008年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1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9年11月,入选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19年12月23日,第五届中国农业品牌年度盛典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开幕,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烟台苹果等品牌入选。

2020年2月26日,山东省烟台市烟台苹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烟台苹果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山东省烟台市现辖行政区域(注:烟台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山东省烟台市全镇)

质量技术要求

等级规格

项目 等级

特级果 一级果 二级果

品质基本要求(适用于全部等级) 各品种、各等级的苹果,都应果实完整良好、新鲜,无病虫害;具有本品种的特有风味;色泽纯正,果面光洁;发育充分,具有适于市场或贮存要求的成熟度;果形端正或较端正,果个整齐;果梗完整或统一剪除

色泽 红色品种 着色面≥90% 着色面≥80% 着色面≥60%

其他品种 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色泽。

轻微碰压伤,表皮不变色,面积不超过0.5cm轻微磨擦伤1处,表皮不变色,面积不超过0.5cm允许轻微果锈,面积不超过1.0cm允许轻微薄层,面积不超过1.0cm允许轻微薄层,面积不超过1.0cm允许轻微日灼,面积不超过1.0cm允许轻微雹伤,面积不超过0.4cm允许轻微表皮虫伤,面积不超过0.5cm

产品文化

艺术苹果是苹果表面印满了祝福语言、卡通图形和十二生肖等图案。仔细看来,祝福语言简洁大方,卡通图形生动可爱,十二生肖形象逼真。一个个苹果拿在手里仿佛一件件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文字、图案是利用着色原理由阳光自然雕刻上去的,无公害,市场收购价格是普通苹果的两倍,尽管价格贵,产品仍供不应求。艺术苹果在苹果上做文章,生产艺术苹果,是烟台栖霞农民的一大创举。2000年,栖霞果农王秀英利用着色原理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和文字,粘贴在刚摘袋的苹果上,十几天后各种艺术图案和文字被阳光形象地“雕刻”在苹果表皮上,使苹果增添了新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情感色彩。王秀英拿着这些带图案和文字的苹果在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上一亮相,就出尽了风头,成为海内外客商的抢手货。

商品与文化是割不断的,任何一种商品,文化信息、科技含量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栖霞作为“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2002年以来,挖掘以剪纸、民间书画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化艺术,层层举办民间剪纸艺术创作大赛、民间书画比赛,设计创作出一大批艺术作品,形成一系列各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艺术图案。如卡通动物、十二生肖托物寄情,活泼可爱;名言警句、各体书法,给人启示和享受;福禄寿禧、吉祥如意寄托祝福,

2002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栖霞苹果艺术节上,由6000多个书法苹果组成的《感恩农业赋》和64首《耕织诗》一露面就吸引了大批人。2004年9月在烟台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果蔬博览会上,用16000多个优质苹果组成的万里长城图案,博得了与会客商的一致赞誉;2003年在第八届国际果蔬博览会上,用艺术苹果雕塑的苹果巨龙以其磅礴的气势、生动的造型和交叉立体感,一露面就在果蔬会上拔得了头彩,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啧啧赞叹。苹果与艺术的结合,使苹果这种低质消费品,一跃变成了传递情感、传播文化的高档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