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热化学方程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热化学方程式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简介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298.15K)、气压为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同素异形体)时,还需将晶态(形)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其单位一般为kJ/mol,有时也用J/mol。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6)不标注气体上升符号和沉淀符号,即"↑"或"↓"。

(7)热化学方程式无需书写如△(加热)和催化剂的反应条件。

(8)即使是有机热化学方程式或可逆反应也用等号"=",不用箭头和可逆符号"→","⇌"。

(9)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在25℃,100kPa时,(旧的标准态压力为1 atm=101 kPa,即1标准大气压,新的标准态压力改为1 bar=100 kPa。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85页注解1)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10)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mol水为基准。

(11)同一化学反应,随着化学计量数改变△H的值而改变。若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生成物状态不同时,△H的值也不同。

(12)△rHm的意义是在标准状态下,下标r表示反应(reaction),m反应进度为ε=1mol,上标Θ表示标准状态

(13),在SI单位制中,标准压力应为101.3kPa,但是这个数字使用不太方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建议以1x10Pa作为气态物质的热力学标志状态,符号为p,若压力不为p,反应焓变符号为△rHm。

(14)中学化学课本将△rHm和△rHm简写成△H,但实际上这二者是有所区别的。△H代表的是一个过程的焓变,两种符号的意义不同,单位为kJ或J,二者的关系是:

对于,△rHm和△rHm的数值和方程的计量关,但某一具体的过程的焓变△H的数值与计量方程无关,这一点需要和中学化学区分开来。

评价

1840年俄国的化学家赫斯(Hess)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热化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它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赫斯定律的建立,使得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向普通代数方程式一样进行计算,有很大的实用性。可以从已知的反应热数据,经过加减运算得到难以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热数据。使用时应注意聚集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否不同。[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