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煤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煤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2]。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在采煤过程中巷道中飞扬着的煤粉。煤尘污染空气影响矿工身体健康,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引起爆炸造成灾害。

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是矿山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可引发矿工的煤肺病。当其浓度和氧气浓度达到一定界限并有明火时可发生煤尘爆炸,其危害性十分巨大。

预防的措施有:向煤层中注水,在采煤工作面喷雾洒水,有效通风等。脆度大的煤容易产生煤尘,镜煤和丝炭比亮煤和暗煤脆度大,中变质烟煤的脆度最大。

煤矿防尘

煤矿防尘是指防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细微颗粒的总称。煤尘的危害极大,它不仅污染作业环境,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而且煤尘的爆炸还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抑尘技术

综合抑尘技术主要包括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及湿式收尘技术等关键技术。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超声波雾化 ,可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 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显。

湿式收尘技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着粉尘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产、加工、运输、装卸等环节,如矿山、建筑、采石场、堆场、港口、火电厂、钢铁厂、垃圾回收处理等场所。

化学结构

由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可知,煤尘表面主要存在3类基团,即脂肪烃、芳香烃和含氧官能团。煤尘表面大量的脂肪烃、芳香烃等疏水性基团,是导致煤尘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性的根本原因;而煤尘表面含有的羧基、羟基、羰基等含氧官能团,使煤尘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同时这些基团的电离,导致煤尘表面的带电。

煤尘表面的电性将直接影响溶液中溶质在表面的吸附,进而影响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能。

煤尘的产生与危害

煤尘的产生

1、采煤工作面的产尘:采煤工作面的主要产尘工序有采煤机落煤、装煤、运煤、液压支架移架、运输转载、人工摧煤、爆破及放煤口放煤等。

2、掘进工作面的产尘:掘进工作面的产尘工序主要有机械破岩(煤)、装揣、爆破、煤肝运输转载及锚喷等。

3、其他地点的产尘:巷道维修的锚喷现场、煤炭的装卸点等也都产生高浓度的矿尘,尤其是煤炭装卸处的瞬时矿尘浓度,有时甚至达到煤尘爆炸浓度界限,十分危险,应予以充分重视。

煤尘的危害

1、矿尘不仅污染作业环境,降低了生产场所的能见度。

2、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长期吸入矿尘后引起身体器官的病变,轻者能引起呼吸道炎症、慢性中毒和皮肤病,重者可导致尘肺病。

3、矿尘中的煤尘,有的还具有燃烧爆炸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

4、矿尘还会加速机械、电气设备的损坏,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防尘设施的设置

1、要求掘进机内外喷雾完好,且掘进时喷雾常开,能保证正常使用。

2、在转载机尾以外5米设臵一道移动式净化水幕,外距此道净化水幕20-30m处再设臵一道净化水幕。掘进时随工作面推移而净化水幕向工作面移动且保持正常使用。

3、综掘面距掘面正头50-100m范围内由施工连队负责设臵两道全断面牢固可靠的捕尘网,随工作面推进而推移。

4、施工连队每班对掘进工作面50m内的巷道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无积尘现象。

5、锚喷支护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喷浆回风流侧20-30m范围内必须至少设臵一道净化水幕。

6、工作面掘进、实施防突预测,效检时保证工作面20米范围内喷雾打开一道正常使用。

7、皮带机头、刮板机转载点处必须按标准设臵喷雾。

8、皮带机头、刮板机转载点处20m范围内巷道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确保无积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