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熊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熊果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界:植物界

中文名 熊果

别 名 熊葡萄、熊莓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熊果属(Arctostaphylos)

种 熊果(A. uva-ursi)

熊果又名熊葡萄、熊莓、紫林,是杜鹃花科熊果属的一种植物。果实是红色的浆果。 [1]

简介

熊果:bearberry、亦作kinnikinnick。 熊果又名熊葡萄、熊莓,是杜鹃花科熊果属的一种植物。

植株扩展,形成宽大的地被。叶丛到冬季变紫铜色。花呈小口的钟状,白色、粉红色或花瓣尖端粉红色,浆果红色。

杜鹃花科(Ericaceae)开花、匍匐生长的常绿灌木,学名Arctostaphylos uva-ursi。广布於北美多岩石砂地的树林及开阔地。

茎木质,通常长1.5~1.8公尺。根从茎节上长出,植株扩展,形成宽大的地被。叶丛到冬季变紫铜色,叶缘下卷,有流苏状毛。

早春开花,花白色、粉红色,或花瓣尖端粉红色。 花呈小口的钟状,在细枝末端成小簇生长。浆果红色。

形态特征

匍匐性小型灌木,茎木质,通常高1.5~1.8公尺,根从茎节上长出。植株扩展,形成宽大的地被。

叶丛到冬季变紫铜色。花呈小口的钟状,白色、粉红色或花瓣尖端粉红色,浆果红色老茎褐色,嫩茎通常为绿色,不过在日照较强的地区嫩茎则呈现红色。

叶为常绿性,可以持续生长在树上1-3年才会掉落,叶小,单叶,互生,倒卵形,质地硬且厚;叶面光亮,叶暗绿色,叶背的颜色比叶面淡。在春天开花,花期为每年的三月至六月,花小,白色或粉红色。 果实为红色的浆果。

分布范围

熊果分布在北极圈及广泛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只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区。广布於北美多岩石砂地的树林及开阔地。茎木质,通常高1.5~1.8公尺,根从茎节上长出。

在欧洲的分布范围,由冰岛及挪威的北开普,往南至西班牙南部(内华达山脉)、意大利中部(亚平宁山脉)及希腊北部(品都斯山脉)。

在亚洲的分布范围,由西伯利亚北极地区,往南至土耳其、高加索及喜玛拉雅山脉。

在北美洲的分布范围,由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加拿大及格陵兰,往南至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的洛矶山脉及美国东北部的阿帕拉契山脉。

主要价值

熊果可以做为药用植物,它的叶子中含有熊果素,熊果素有抗菌的功效,是一种温和的利尿剂,可以用来治疗泌尿系统的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结石。熊果素也可以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具有美白的功效,而被用于化妆品中。

将熊果的叶子浸泡在乙醇中,可以制作成熊果叶的萃取液,使用时需加水稀释。 熊果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常绿植物,可以做为观赏植物使用。也可以做为水土保持的植物,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熊果的叶子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在以前也被拿来鞣制皮革。

亚种

熊果有四个亚种: 熊果(Arctostaphylos uva-ursi subsp. uva-ursi)–分布于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 Arctostaphylos uva-ursi subsp. adenotricha–分布于美国的内华达山脉。 Arctostaphylos uva-ursi subsp. coactilis–分布于美国加州的北海岸、中海岸及旧金山湾区。 危地马拉熊果(Arctostaphylos uva-ursi subsp. cratericola)–特产于危地马拉海拔3000-4000米的山区。

食用注意事项

因为熊果中含有大量丹宁酸,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痉挛、恶心或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不宜长期大量[每天超过2~3克胶囊或片剂形式的标准化提取物(含有20%熊果苷)]服用。另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服用熊果。

参考来源

  1. 柚木种源8605/86,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