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爬根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文学名:爬根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狗牙根属

爬根草(学名:Cynodon dactylon (L.) Pers.)是禾本科、狗牙根属低矮草本植物,

秆细而坚韧,下部匍匐地面蔓延甚长,节上常生不定根,高可达30厘米,

壁厚,光滑无毛,有时略两侧压扁。叶鞘微具脊,叶舌仅为一轮纤毛;

叶片线形,通常两面无毛。穗状花序,小穗灰绿色或带紫色,小花;花药淡紫色;

头紫红色。颖果长圆柱形。5-10月开花结果。

广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全世界温暖地区均有分布,北京附近已有栽培。

多生长于村庄附近、道旁河岸、荒地山坡。

狗牙根其根茎蔓延力很强,广铺地面,为良好的固堤保土植物,常用以铺建狗牙根草坪或球场;

唯生长于果园或耕地时,则为难除灭的有害杂草。

全世界温暖地区均有。根茎可喂猪,牛、马、兔、鸡等喜食其叶;全草可入药,有清血、解热、生肌之效。

形态特征

低矮草本,具根茎。秆细而坚韧,下部匍匐地面蔓延甚长,节上常生不定根,

直立部分高10-30厘米,直径1-1.5毫米,秆壁厚,光滑无毛,有时略两侧压扁。

叶鞘微具脊,无毛或有疏柔毛,鞘口常具柔毛;叶舌仅为一轮纤毛;叶片线形,长1-12厘米,宽1-3毫米,通常两面无毛。

穗状花序(2-)3-5(-6)枚,长2-5(-6)厘米;

小穗灰绿色或带紫色,长2-2.5毫米,仅含1小花;

长1.5-2毫米,第二颖稍长,均具1脉,背部成脊而边缘膜质;

外稃舟形,具3脉,背部明显成脊,脊上被柔毛;

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脉。鳞被上缘近截平;花药淡紫色;子房无毛,柱头紫红色。

颖果长圆柱形。染色体2n=36(Brown,1950),40(Hurcombe,1947),30,36,40(Tateoka)。花果期5-10月。

主要变种

双花爬根草(变种)与狗牙根的主要区别为:

小穗通常含2小花,长约2.5毫米;小穗轴在2小花之间有时长达1毫米。

花果期5-10月。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及云南等省。欧洲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产地生境

广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北京附近已有栽培;

全世界温暖地区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南欧。多生长于村庄附近、道旁河岸、荒地山坡。

繁殖方法

爬根草种子发芽率很低,能出苗的种子很少,故要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地进行耕翻,

每公顷施畜圈粪6-7万公斤、过磷酸钙150-225公斤作基肥。其主要栽培方法有以下几种:

播种法。用种子进行繁殖。狗牙根种子小,土地需要细致平整,

达到地平、土碎。种子发芽日平均温度18℃时最好,

每公顷播种量3.75-11.25公斤。播种时可用泥沙拌种后撒播,使种子和土壤良好接触,有利于种子萌发。

条植法。用枝条繁殖。按行距为0.6-1.0米挖沟,将切碎的根茎放入沟中,枝稍露出土面,盖土踩实即可。

主要价值

营养:幼嫩时期粗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17.58%、粗脂肪占1.95%、粗纤维占29.64%、无氮浸出物占36.54%、粗灰分为14.29%。

饲料:其根茎繁殖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1]

叶量丰富,草质柔软,味淡,其茎微酸,适口性好,黄牛、水牛、马、山羊、兔等家畜均喜采食,幼嫩时猪及家禽也喜食。

药用:1.抗菌作用:全草提取液在体外试验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

但其嫩枝的提取物未显示有抗菌作用。本品呵产生氰酸,牲畜食之,有时可发中中毒。

2.其他作用:狗牙根有利尿作用。

根茎氯、锰、钾、钠水平测定表明利尿作用不完全与钾、氯存在相关,可能另有活性成分。

经济:爬根草根系发达,根量多,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也是铺设停机坪、运动场、公园、庭院、绿化城市、美化环境的良好植物。

参考来源

  1. 氰酸,- 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