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爱色尼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网 的图片

爱色尼派,外文名:Essenes,基督教圣经里主前一世纪至主后一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派或团体。

基督教是对信奉耶稣[1]为救世主的各大教派的宗教,是信仰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在古希腊语中,上帝之子被称为基督,基督教[2]由此得名。

简介

第一次提及有关爱色尼、法利赛,以及撒都该人的事情,是在犹大马加比(参约瑟夫:《犹太古史》13.5.9)的继承人约拿单时代(主前160-143)。约瑟夫称这些团体为“教派”,原文似含有异端运动之意,不过,这是此词后期才发展出来的意思。路加使用此词来形容法利赛人(徒十五5,二十六5)、撒都该人(徒五17),和基督徒(徒二十四5、14,二十八22)。

马加比叛乱始于主前167年。叛乱的背景是西流基希腊人和多利买希腊人之间的争斗。争斗的目标是巴勒斯坦。西流基人在主前198年取得胜利,但在犹大省仍有亲叙利亚和亲埃及的党派。由西流基人鼓动的希腊主义,深深植根于许多犹太人之中。为了参加运动竞技,有些犹太人甚至不惜动手术消除割礼所留下的疤痕(《马加比一书》一15)。西流基王安提阿古四世在168年将犹太教的大祭司职位卖给出价最高者门尼老斯,犹太人群起反对,大逼迫因而爆发。其后一群虔诚的犹太人兴起,与马加比联合起义。我们知道他们被称为哈西典(意思是“虔诚派”;参《马加比一书》二42)。

由于教义上有许多相似处,一般认为法利赛人要不是哈西典的直接继承人,就是众继承者之一。学者一般更进一步相信,爱色尼派也是从法利赛或哈西典分裂出来的团体。昆兰社团(留下死海古卷的社团)则被视为爱色尼派的一支,或是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内兴起的另一群分离主义者,此群体与爱色尼派亦有紧密的关系。

约瑟夫只提到3个犹太教派:法利赛、撒都该和爱色尼(《犹太古史》18.1.2)。因此,一般推论他们是那时期的仅有教派,但这是错误的推论。就我们所知,那时至少有7个犹太教派,甚至可能多达12个。这些教派之间大概会相同之处,此外这些团体是否都应当称为宗教团体则不十分清楚(如奋锐党就是一例)。不过,我们可以根据约瑟夫所提供的资料,来反证他所说的教派数目。按照约瑟夫所说,法利赛人计有6,000名(《犹太古史》17.2.4),爱色尼人4,000(《犹太古史》18.1.5;参斐罗:《让每一个好人得自由》75),撒都该的人数则比法利赛人少(参《犹太战争录》2.8.14)。把他们的数目加起来,至多不过16,000人,但犹大省的人口远超过这数字。另外,约瑟夫自己提及“第四种哲学”(《犹太古史》18.1.6),虽然他从没有指明是什么,但有些学者认为是指奋锐党。我们所能作的结论是,按约瑟夫的观念,那里有3个主要的或重要的犹太教派或团体。

爱色尼人离开巴勒斯坦的大城市,迁居小镇和村庄。老皮里纽指出他们居于死海以西,他说“在他们下面便是隐基底”(《自然历史》5.15.73),其意或指隐基底海拔较低,或指位于其南方。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学者意见不一。

爱色尼人不关心逻辑或自然哲学,只热衷于伦理学。约瑟夫将他们比喻为希腊毕达哥拉斯信徒(《犹太古史》15.10.4),但未作进一步解释。爱色尼人着重洁净和思想的圣洁。他们拒绝起誓(入门的重誓显然不在此限),认为只凭一句话就足够。他们守第七日,进入会堂后按年龄就座。一个人读经,另一个人解释,常运用象征和三重定义释经法(或许指拉比释经法)。在安息日,他们不作工。关于献祭,有关资料颇混乱;他们或不献祭(斐罗:《让每一个好人得自由》),或只在自己人之中献祭,并不将祭品送去圣殿(约瑟夫:《犹太古史》18.1.5)。但约瑟夫在同一段里又记述他们送献金往圣殿。颁律法者(是摩西?或神自己?)极得他们的尊敬。

爱色尼人研读圣书,擅于预测未来。约瑟夫提到有一个名叫门纳汉的爱色尼人,曾预言希律作王(《犹太古史》15.10.5)。他们也喜欢读古书(似乎指圣经以外的书),精通医疗、草木和石材的知识。爱色尼人相信他们的灵魂不灭;但根据约瑟夫对他们的教义的了解:人的身体“会朽坏,其构成物质不能永久保持”(《犹太战争录》2.8.11),或许表示否定复活。

我们凭现存的资料来重构爱色尼神学,实在不易令人满意。所能清楚指出的是,他们是犹太人,热衷于律法,但他们所强调和偏颇的地方使他们有异于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爱色尼人禁欲,虽然有些人也结婚。仅管约瑟夫提到有一位名叫约翰的爱色尼人是统率军队的将领(《犹太战争录》2.20.4),但他们仍是非战主义者。最主要的,他们是排他主义者,脱离其他的犹太人而生活于公共团体的公社模式里。

参考文献

  1. 耶稣:“我们都与上帝同在”,中国台湾网,2013-04-03
  2. 宗教文化:什么是基督教,第一星座网,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