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尾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尾菜

中文名称:牛尾菜

拉丁学名:Heterosmilax chinensis Wang

别称:鞭鞘子菜、草菝葜、鞭杆菜等。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平。归肝

牛尾菜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ripariaA.DC.的根及根茎。牛尾菜分布于除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四川云南高山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祛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证,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咳嗽气喘。

信息

界:植物界

科:百合科

属:菝葜属

种:华肖菝葜

分布区域:分布于北京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等地。

形态特征

牛尾菜又名草菝葜

多年生草质藤本。具根茎。茎中空,有少量髓,干后凹瘪并具槽,无刺。

叶互生;叶柄长7-20mm,脱落点位于上部,中部以下有卷须;叶片较厚,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2.5-11cm,下面绿色,无毛。

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较纤细,小苞片花期一般不落;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离生,长4-5mm,淡绿色;雄花具雄蕊6,长2-3mm,花药条形,多少弯曲,长约1.5mm;雌花比雄花略小,不具或具钻形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

浆果球形,直径7-9mm,熟时黑色。花期6-7月,果期10月。[1]

植物种属

百合科植物牛尾菜。

分布区域

除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四川、云南高山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灌丛、山沟或山坡草丛中。

药用价值

一、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祛痰止咳。

主治:用于风湿痹证,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量可用至30-60g;浸酒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关论述

1、《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2、《贵州草药》:“清热止咳,补虚益损。”

3、《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活血通络,消炎镇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高血压所致之偏瘫,骨髓炎,骨结核。”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摇边竹)根30g,虎刺、水龙骨、八角枫各15g,朱砂根9g,草乌3g,酒浸服。每日2次,每次10ml,不能过量。

2、治肾虚腰腿痛:(摇边竹)根15-30g。炖猪脚吃。(1-2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3、治坐骨神经痛:草菝葜21g,排钱草根15g,接骨金栗兰12g,酌加水酒煎服。(《福建药物志》)

4、治头痛头晕:牛尾菜根60g,娃儿藤根15g,鸡蛋2个。水煎,服汤食蛋。(《江西草药》)

5、治慢性气管炎,淋巴结炎:(摇边竹)根9-15g,小叶三点金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6、治肾虚咳嗽:金刚豆藤、饿蚂蟥根、大火草根、土枸杞根各9g,扑地棕根3g。蒸鸡吃。

7、治咳血:金刚豆藤、大山羊、岩百合、观音草各9g,一朵云6g。煨水服。

8、治气虚浮肿:金刚豆藤、毛蜡烛、地洋参各9g,水高粱根6g,葵花秆心3g。绿豆为引,炖肉吃。(6-8方出自《贵州草药》)

附注:本种嫩叶炸熟水浸淘净后可以作蔬菜食用。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净,晾干。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横走,有分枝,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每节具凹陷的茎痕或短而坚硬的残基。根着生于根茎一侧,圆柱状,细长而扭曲,长20-30cm,直径约2mm,少数有细小支根;表面灰黄色至浅褐色,具细纵纹和横裂纹,皮部常横裂露出木部。质韧,断面中央有黄色木心。气微,味微苦、涩。以根多而长、质韧者为佳。[2]

二、

【拼音名】Niú Wěi Cài

【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

【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DC.,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祛痰止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3]

三、

拼音Niú Wěi Cài

别名马尾伸根、过江蕨,老龙须(《江西草药》),金刚豆藤(《贵州草药》),草菝葜、大伸筋草(《陕西中草药》),千层塔、鲤鱼须、山豇豆(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出处广西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的根及根茎。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攀援状草质藤本,具纵沟,无毛。根茎具多数细长须根。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至披针状长椭圆形,长2.5~8.5厘米,宽2~4.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截形至圆形,基出脉3~5,脉间网状,上面光泽,下面淡粉色;叶柄基部具线状卷须1对。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具长总梗,苞片披针形;花淡黄绿色,雄花花被6,裂片披针形,雌花较雄花为小;子房球形,花柱3裂。浆果成熟时紫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分布广东、广西、陕西、浙江、江苏、江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苦,平。

①《江西草药》:"性温,味甘微苦。"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③《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舒筋通络。治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骨结核,白带。

①《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②《贵州草药》:"清热止咳,补虚益损。"

③《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活血通络,消炎镇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高血压所致之偏瘫,骨髓炎,骨结核。"

④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白带过多,淋巴结炎。"

⑤《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炖肉。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气虚浮肿:牛尾菜、毛蜡烛、地洋参各三钱,水高粱根二钱,葵花秆心一钱。绿豆为引,炖肉吃。(《贵州草药》)

②治关节痛:牛尾菜五钱,路边荆一两,老鼠刺一两,豨莶草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肾虚咳嗽:牛尾菜、饿蚂蟥根、大火草根、土枸杞根各三钱,扑地棕根一钱。蒸鸡吃。(《贵州草药》)

④治咳血:牛尾菜、大山羊、岩百合、观音草各三钱,一朵云二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头痛头晕:牛尾莱二两,娃儿藤根五钱,鸡蛋二个。水煎,服汤食蛋。(《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4]

参考资料

  1. 牛尾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牛尾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牛尾菜,中药大全
  4. 牛尾菜,中医世家